54年毛主席接见郑洞国,一个举动,让郑感觉到蒋介石和主席的差距...
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郑洞国都是蒋介石非常信任的将领。晚年时,郑洞国当选为民革中央副主席,年近八旬的他每个礼拜都会给他们手底下的老兵拿点衣服,拿点钱。 郑洞国的一生是他们那代人的缩影,他也曾庆幸地说道:“这后半生幸亏跟着共产党。”其实,当郑洞国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毛主席的一个举动就打动了他,也让他百感交集。 郑
1954年郑洞国中南海赴宴,一个细节让他感慨:难怪毛主席能服众...
蒋介石见他如此表现,心中虽有疑虑,但郑洞国的杰出战绩让他不得不重新重视郑洞国的地位。 蒋介石一直希望拉拢郑洞国,但郑洞国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忠诚于孙中山的理念和国民党,同时忠于自己的国家。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后,他再次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然而,蒋介石对日的温和态度令郑洞国感到不满。尽管如此,抗...
揭秘:仅有的两岸共同追悼的黄埔系高级将领_网络新闻联播_央视网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议郑洞国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其间又专门给郑洞国发来了家宴请帖。 那天,毛泽东一见到郑洞国,就迎过来热情地同他握手、寒暄、让座,诙谐地说到,“郑洞国,好响亮的名字哟!”还亲自站起来为他点燃了香烟,这个出乎意料的举止顿时使郑洞国感慨万千,敬意由生。 宾主...
毛泽东、蒋介石的人生道路 - 百度百科
一、毛泽东定都北京 二、蒋介石逃到台湾 三、蒋介石在台湾的自省 四、蒋介石的“反攻大陆”和毛泽东的“解放台湾”五、毛泽东、蒋介石的生活习性 第十六章 毛泽东、蒋介石与他们的故乡 一、毛泽东、蒋介石与他们两家的族谱 二、毛泽东、蒋介石的乡情 三、毛泽东、蒋介石与故乡族戚、旧交 附一:毛泽东表兄文东仙关于年初...
在毛泽东主席的宴席上|毛泽东_新浪财经_新浪网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经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我的祖父郑洞国将军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 不久,祖父收到一张套红的烫金请柬。打开一看,原来是毛泽东主席要在家中宴请他!祖父的心情真是既激动又不安,毛主席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日理万机,还想到要拨冗在家里宴请他,这该...
国家记忆|毛泽东主席入住双清别墅后,发出的第一道命令是什么?
毛泽东入住双清别墅后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同国民党政府的和平谈判。当时,蒋介石依然心存侥幸,企图依托长江以南半壁江山重整军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徐焰 军史专家 蒋介石也好,李宗仁也好,提出谈判就是缓兵之计。1949年4月1日,以国民党代表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和平商谈代表团”到达北平。通过谈判,4月15日,国共双方...
必须首先从战略上看问题 - 百度百科
我们准备下一次的战略展开,对于这一问题要很好的解释,不然要引起混乱和逃亡。毛主席讲:为什么我们能打败蒋介石,取得全国的胜利,就是头年战略的胜利。不管任何困难,我们拿出党最好的部队,如一、二、三、四、六、九各个纵队,原先的四方面军和一方面军的一部,中野就是那几个部队,拿出自己的血本去搞。这是...
将帅让衔、初心皎皎,那一天中南海里举行了两场授衔典礼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朱德(资料照片)。“贺老总,你想没想过今天能当元帅呀?”陈毅转过身,用浓重的四川口音问贺龙。“别说想当元帅,那时连打响的是第一枪也没想过呢!就是...
周恩来为何苦口婆心劝说一国军名将起义?他是自己的学生_百科TA说
毛泽东最后决定:“想办法争取他起义”。 于是,周恩来就承担了说服郑洞国起义的任务。因为,周恩来曾做过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与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是郑洞国有师生之谊。 周恩来给郑洞国写了一封信。原文如下: “洞国兄鉴:欣闻曾泽生军长已率部起义,兄亦在考虑中。目前全国胜负之局已定。远者不论,近一个月,济南、...
54年毛主席宴请郑洞国,亲自起身为他点烟,他从此不再提回家种地...
郑洞国最终投诚中国共产党,并要求隐瞒自己投降的消息。他希望自己能过上平静的生活。然而,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给了他无尽的温暖与支持。 1954年,郑洞国被调往北京水利局工作,但他因为妻子的离世,感到失落和孤独。最终,他决定回乡种地,但周总理坚决拒绝了他的请求。毛主席的邀请让他找到了新的力量,最终,他重新投入到...
54年毛主席宴请郑洞国,亲自起身为他点烟,他从此不再提回家种地...
,也是众多起义将领中的一位。而他此次前来,彻底改变了余生的人生轨迹。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让郑洞国转变想法的契机 ,竟然毛主席亲自点的一支香烟。 郑洞国的起义经过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到毛主席的特别照顾?他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中,又作出怎样令人称赞的成就呢? 这些问题的解答,要从“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说起! 被迫起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
挥手之间(中国革命史著名摄影作品) - 百度百科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实现国内和平民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应蒋介石邀请,从延安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945年8月28日,延安东门外机场,一千多位送行的人们带着复杂的心情依依惜别“一身心系天下安危”的毛泽东。当时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王若飞同志一行送行的,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影像再现弥天大勇!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从九龙坡机场走下舷梯
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是人民力量的一个胜利。展览中展出的1945年8月中国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照片。本次展览面积达930平方米,展览围绕两条主线展开,第一条主线是重庆谈判,即毛泽东与蒋介石进行国共双方最高级别会谈,国共双方代表展开谈判;第二条主线是...
红墙见证录 - 百度百科
毛泽东让周恩来“搬兵”高岗找毛泽东为饶漱石说情.毛泽东60大寿前后做出的决定 林彪激流猛转舵 毛泽东再次选择了刘少奇和周恩来 苏联解密档案:毛泽东谈高岗事件 事后证明“潘、杨事件”是一个冤案 第十二章 胡风、俞平伯及梁漱溟 重庆谈判时,周恩来将胡风介绍给毛泽东 冲突的发生 由批判《红楼梦》研究一下转到批判胡风...
美丽中国 | 南下,南下———文化——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站在长江边,望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我突发奇想,苏轼写赤壁怀古,绝不会想到800多年后,同样在长江,历史却书写了一部更为辉煌的伟大史诗。1949年4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同志亲笔撰写的新闻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
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丨针锋相对的“好戏” - 新华网客户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人们欢呼、呐喊、喜极而泣 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比这胜利消息早一天到达延安的一封重庆来电:蒋介石邀请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通过这封电报,老蒋设了个局:如果毛泽东接受邀请亲赴重庆,国民党就可趁机要挟,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 如果毛泽东拒绝邀请,那么一顶“拒绝和平...
陈赓救了“蒋校长”的命,却和老同学打了半辈子仗__财经头条
在黄埔军校时,蒋介石每周都到军校来,找十来个学生谈话,观察他们的特点,对看好的一些学生还会给一笔资助。他对陈赓印象很好,在新生花名册上批注道:“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这条批语至今还陈列在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里。 事情没有到此为止。1926年的“整理党务案”后,陈赓共产党员的身份公...
同英国工党代表团的谈话 - 百度百科
让我们大家统统解除武装,我们自己的几个兵也都不要了。让我们中国、苏联、英国、法国这些亚洲和欧洲的国家倡议一下,向美国提出这个建议。根据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毛泽东外交文选》刊印。原题是《关于中间地带、和平共处以及中英中美关系问题》。 注释 美国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一九五一年九月...
改变你我命运的那些瞬间丨针锋相对的“好戏” - 新民晚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人们欢呼、呐喊、喜极而泣 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是 比这胜利消息早一天到达延安的一封重庆来电:蒋介石邀请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通过这封电报,老蒋设了个局:如果毛泽东接受邀请亲赴重庆,国民党就可趁机要挟,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 如果毛泽东拒绝邀请,那么一顶“拒绝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