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行政能吊打科研”,一份高校内部表格,让大学生们看清现实
因为要么你升职,要么就直接走人,说明了如果做不出成绩来, 好像留在那种看似能够养老的行政岗会更好一些。“难怪行政能吊打科研”,一份高校的内部表格,让大学生们看清现实 但是直到最近一份来自某某高校的内部表格流出,才让大家看清了现实, 原来行政和科研真的差这么大,行政听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做的。是类似于学校颁发各种规定...
“青椒” 们的学术梦,咋成了 “行政 + 填表” 的循环?
资源向 “青椒” 倾斜:设立 “青年教师科研保护基金”,允许他们有 1-2 年 “只搞科研,少上课、不接行政” 的缓冲期。毕竟,大学的核心是 “学术”,“青椒” 是学术的未来。若连他们都被行政和评价压得喘不过气,学术的光环只会彻底消失。写在最后:别让 “青椒” 的学术梦,死在表格里 当 “青椒” ...
教授发怒:我不是行政考核的工具!没法让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为了顺利留校、顺利评职称,教学科研岗的教师需要接收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科研成果、论文数量等方方面面的考核,“不是在考核就是在考核的路上”已成为工作常态。 而在不少教学老师看来,行政岗则是一个“旱涝保收”的好工作,“铁打的行政队伍,...
“纸面科研”“表格科研”……别让高校青年教师陷入“科研短期...
在具体科研工作上,青年教师群体期待优化人才使用机制,提高资源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破解选题难、资源难、转化难的困局,持续释放科研活力。 一面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热门领域的“过度竞争”,一面是基础学科的冷清和成果转化的困境,这是许多“青椒”们的共同感受。一位入职某高校不满一年的青年教师...
“难怪行政能吊打科研”,一份高校内部表格,让大学生们看清现实
因为要么你升职,要么就直接走人,说明了如果做不出成绩来,好像留在那种看似能够养老的行政岗会更好一些。 “难怪行政能吊打科研”,一份高校的内部表格,让大学生们看清现实 但是直到最近一份来自某某高校的内部表格流出,才让大家看清了现实,原来行政和科研真的差这么大,行政听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做的。
大学行政稳如铁王座!教师却在“非升即走”的绞肉机里挣扎?
把尊严还给教师:让行政回归服务角色,让考核聚焦教学质量而非表格数量。少一点“思政工程”,多一点“自由课堂”;少一点“教改表演”,多一点“静心育人”。砍掉无用的会,还教师一张安静的讲台;撕掉冗余的表,还学生一堂纯粹的课;打破权力的墙,还高校一片学术的蓝天。象牙塔不该是“权力的棋盘”教育的本质...
大学机关变衙门,教师成了打工人
我们当然不是要全盘否定行政工作。就像公司不能没有财务和HR,大学也离不开职能部门。但当下某些高校正在上演的荒诞剧是:本该服务教学的后勤部门成了指挥官,应该支撑科研的部门变身监工,……。就像饭店里洗碗工指挥厨师怎么炒菜,保洁阿姨给店长布置KPI,整个运行逻辑完全倒置。有个精妙的职场定律在这里同样适用:权力...
大学老师与行政人员矛盾不断:铁打的行政,流水的老师!
在高校的运行体系中,教学老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错综复杂。由于双方在工作目标、薪酬制度、资源分配、晋升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教学老师与行政人员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这已成为高校日常工作的常态。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本应以科研教学为核心,但现实中行政却过度干预科研教学,而行政人员却缺乏考核机制、...
高校行政权力过大,裁减后竟引发更大争议?
- 顶尖名校教授吐槽:行政头衔比学术成果更重要→知识分子的权力游戏→高校资源分配严重失衡 2. “数据糖衣”- 每3个高校员工就有1个是行政人员,学术研究沦为笑柄!🎯 情绪钩子清单 ✅ 身份颠覆(教授变官僚)✅ 利益冲突(行政与学术争夺资源)✅ 认知反转(大学不再是象牙塔)💥 必杀技 用「悬停式收尾...
对高校行政的部分错误认知
一、高校行政收入比教学科研老师高 这是以讹传讹最广的传言,但却也是错的最离谱的。事实上在高校绝大部分纯做行政的工作人员收入并不高,行政部门的科员的收入基本处在全校最底层,做到副科长离全校收入的平均数还有些距离,做到科长才能接近全校收入平均数(一般略低于平均),单靠行政只有做到副处长其收入才能...
大学非升即走引热议,行政真能解决问题?
- 事件:大学推行“非升即走”- 人性洞察:懒人出局,能者上位 - 行业暗流:学术圈内卷加剧,行政岗位不再铁饭碗 2. “数据糖衣”- 把“科研产出同比增长67%”改成“每3个教授就有2个在疯狂发论文”🎯 情绪钩子清单 ✅ 身份颠覆(普通家庭孩子逆袭名校教授)✅ 利益冲突(名校生抢行政干部饭碗)✅ 认知反转
据说,这是当下高校老师的真实写照
那么问题来了,一如,知乎上曾经有人问:在高校工作,是行政部门好还是教学科研好? 最让人心安的回复是:全力以赴,都会有前途。 真是这样滴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学而优则仕,高校也是这样,为了留住老师中做科研比较好的,一般都会给予一定行政职务。在高校行政化明显的大前提...
无考核,给编制,大学行政岗凭什么“高人一等”?
还有“过来人”表示:高校行政岗,且报且珍惜,在某些地方,已经有博士连行政都考不上了。 大学行政岗,招聘门槛正在上升 从门槛上看,一些公办本科的行政岗,至今还是“硕士起步”,也能提供编制。 同时,另有一批有编的公办高校行政岗(不限于办公室行政岗、...
高校教师与高校行政,“零和博弈”!
其一,一些院校科研资源有限。如今随博士、博士后扩招,高校教师的“人才蓄水池”规模又大大增加,僧多粥少,更多的人争夺有限的资源,竞争加剧。人才“供大于求”的背景,使得对人才评价的权力、对资源分配的权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争夺权力,高校内部,陷入“你死我活”的境地。其二,过度行政化。说白了,高校行政...
高校职场抉择:教学科研与行政职务的思考
1.2 ▲ 高校中的角色选择 高校中权衡教学科研与行政职务的传统与现实挑战,反映了教学科研的独特机遇与压力。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高校同样如此。这种背景下,不少正教授都选择竞聘行政岗位,尤其是副处长等职位,这足以证明行政岗位在权利方面的吸引力。然而,豹子与老虎不同,它对行政工作...
大学老师VS小学老师:谁更吃香?行政岗薪资内幕曝光,这些潜规则太...
更扎心的是,高校行政人员拿着教师1.5倍的绩效,还能蹭各种会议补贴——去年武汉某高校统计,行政岗年均隐性收入比普通教师多出4.2万。迟到1分钟背后的门道更让人唏嘘。广州某职院教师因迟到1分钟被扣5个课时,要是搁行政科科长身上会怎样?内部人士说,领导开会迟到半小时,顶多在群里发个表情包。这种双标在高校...
高校里的公平之问:一张表与千万个普通人的期待
有个农村娃好不容易考上研究生,爷爷听说后高兴得犯了心脏病,抢救过来当天,他爸就收到了退学通知。后来才知道,孩子档案里少了份"思想品德鉴定表",而那份表格需要"相关人员签字"。爷爷躺在病床上攥着孙子的录取通知书,眼泪把纸都洇透了:"我就想不明白,咱老老实实做人,咋就比不过一张没写理由的纸?"...
行政岗该不该砍?某 985 校长:这三类人动不得
科技处:对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争取科研经费基建处:协调国土资源局,推进新校区建设财务处:与财政厅博弈,争取年度预算 去年某高校因行政对接失误,导致 2000 万科研经费延迟半年到账,直接影响三个重点实验室的运行。这正是行政岗不可替代性的缩影。二、内部管理:校园的 "操作系统"高校堪称 "微型社会",需要...
高校科研岗vs行政岗,大多数博士都选择了……丨高才情报局第169期
在当下的就业市场,科研岗位依旧是众多博士毕业生求职时的热门之选。但随着高校对人才引进的要求不断提高,科研岗位的竞争愈发激烈,博士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不少博士开始将目光投向行政岗。然而,新的选择也带来了新的困惑: “如果离开学术道路,多年积累会不会就此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