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三国名将,活了80多岁,却被世人嘲笑几百年!_看看头条_中华网
邓艾偷渡阴平,兵锋直指成都,不久后刘禅就出城投降,并下令让廖化和姜维投降于魏军。公元264年的春天,80多岁的廖化前往洛阳,因舟车劳顿,加上年事已高,病逝于途中,结束了传奇而无奈的一生。客观来说,廖化虽然没有关羽、张飞等人牛掰,但他也算得上是蜀汉后期的名将,不应该被嘲笑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熬死曹操刘备,活到90多岁,他却成了蜀汉最大的千古笑柄
丞相死后,大将军蒋琬、费祎相继执政,蜀汉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廖化呢,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当过广武督,负责镇守汉中北部的门户,这里是防御曹魏的第一线,压力山大。但他守得滴水不漏。后来,他被提拔为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这是什么概念?车骑将军,在蜀汉后期已经是军中最...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却战到蜀国灭亡,他活了上百岁吗? - 看看头条...
这么看的话,廖化也就活了94岁,很长寿,但在当时基本没可能。 到这一步,还没有结束。 因为,黄巾军虽然爆发于184年,但是直到188年才算被彻底剿灭,也即是说,廖化有可能是184年之后到188年之间,才参加黄巾军.而关羽千里走单骑时,是在公元200年,作者又说关羽见到的廖化是"少年",可见廖化当时年纪不大,可能也就20...
历史上真实的魏延,死得其实并不冤枉!
尤其是在后来的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将军曹爽率10多万大军压城而来。驻守汉中的蜀将王平,就是照着魏延此前所定下的防御战略,并利用后者留下的工事和兵力部署,和曹爽打起了持久战。最终愣是以区区不到3万人的兵力,将曹军消耗地半死不活,军粮断绝,最后被迫撤退……可以说,在刘备手下效力的这...
...活了90多岁, 却因一句话被无限的贬低|廖化|姜维|将军_新浪新闻
自黄巾军开始,就有廖化,廖化从关羽离开曹操的时候开始跟随,到蜀汉灭亡之后才病死,我们来算算时间,公元184年黄巾起,263年蜀汉亡,前后跨度79年,廖化将军可以说活了90多岁。这样一位传奇将军,却因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俗语,将廖化打入蜀汉二流将领的行列。廖化成为力不从心的代名词,带有贬义色彩,不能...
蜀汉五老将,2人被杀,2人病逝途中,1人得以善终,最高80岁
但或许正是这份“不合时宜”的忠义,让他在乱世中活成了真正的士人模样。柳隐:76岁仍提刀守城,破例被敌我双方敬重的奇人 当钟会大军压境时,蜀地将领或逃或降,唯独黄金戍守将柳隐选择死战。这位76岁的老将,年轻时曾随姜维九伐中原。面对钟会的劝降他不为所动,继续坚守,钟会无可奈何,一度想要撤军。若非...
因一俗语被误解千年,忠义堪比关羽,廖化有着怎样平凡悲壮的人生
不久,蜀汉就迎来了它的最后一战,已经七八十岁的廖化仍然自告奋勇地参加了蜀汉保卫战。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两路人马,发动灭蜀之战。在这个局势危如累卵的时刻,姜维因为被后主刘禅猜忌,被阉人黄浩陷害,不得不躲到沓中,假借屯田避祸。廖化在关键时刻,来到沓中,支援姜维。在蜀汉的最后一战中,廖化几经辗转,与姜维...
三国时期苦命一生的悲情男子夏侯霸,为何叛魏投降痛恨已久的蜀汉
夏侯霸归蜀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北上功魏。之所以被重用,是因为他与司马氏有血海深仇,投降西蜀是真心实意的,可以影响号召到一批,曹魏的遗老来反对司马氏;且夏侯霸武艺高强,又是名门之后,能征惯战,熟知曹魏的地理人文,是姜维北伐的重要向导。夏侯霸归蜀后,姜维曾问过他,“司马懿把持朝朝政,你看他会不会...
忠义堪比关羽,解析廖化不平庸的人生
一年之际,蜀汉命运摇曳于灭亡的边缘,姜维坚韧如昔,率领疲惫之师自狄道挑战魏国。然而,人们对姜维持续无果的北伐已渐生不满,连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也转而持保留态度。廖化对蜀汉的忠诚犹如砥柱,即便年迈力衰,仍毅然追随姜维的征途。他的坚持,或许源于一份深深的理解与共鸣。因为在蜀汉风雨飘摇的岁月里,他是少数...
廖化是黄巾起义军,但却活到了蜀国灭亡,活了上百岁,这是真的?
其次,想想看,若蜀亡时廖化真的已是百岁老人,那也就是说廖化在九十多岁时,蜀汉还让他领兵作战,你觉得可能吗?就算刘禅再傻,董允、费祎、蒋琬、姜维等蜀汉领导层再笨,蜀汉再缺将领,也断不会沦落到让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将去前线作战吧!而事实上,史书中虽未直接点明廖化的年龄,但是从史书一些关于廖化年龄...
姜维之死——生于魏而忠于蜀!蜀汉的最后一根稻草
诸葛亮用尽心血招揽天下贤人之士,来继承其志向,以辅佐幼主,兴复汉室。北伐时期,姜维采用计谋,一文一武让蜀军大败而归。从中让诸葛亮看到了姜维巨大的军事才干。“若得伯约,则得一凤凰”,诸葛壳极大地称赞姜维,说“姜伯约甚敏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与此同时,诸葛亮急切地想把他收入账下。后来由于姜维被怀疑将要
蜀中大将廖化,是演义书里的庸将,细读正史,可知他是了不起的人
而以出生于170年算,则在264年蜀汉灭亡时,他已经是94岁高龄了! 这样一员94岁高龄的老将,在邓艾兵围沓中时,还出现在战斗前线,建议姜维退守剑阁,神一般的情节令人难以置信。 话说回来,演义终究是演义,廖化的年龄,就和书中那匹宝马神驹赤免马的年龄一样,成为了该书的两道硬伤,止可粗读,不堪细究。 可以说,《...
如何评价姜维北伐? - 知乎
连张飞和诸葛亮的儿子都不支持姜维式北伐了
诸葛亮眼中的天才少年,稳定蜀汉政权几十年,为何还被人人喊打?
因此姜维也背上了弃母的名号,曹魏集团彻底不可能接纳这个声名狼藉的家伙。此后的姜维跟随诸葛丞相一直在蜀汉政权活动,而诸葛亮对姜维也极为看好,在姜维归汉之后,诸葛亮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返回汉中之后,诸葛亮随即征召姜维为仓曹掾,加官奉义将军,封为当阳亭侯,此时姜维二十七岁,投降蜀汉也不过一年。要知道...
姜维真的继承了诸葛亮的衣钵?真的一心为公?他其实没有这么纯粹
他妈可不是啥无知无识的人哈,深知自己儿子叛魏降汉而把自己丢在敌占区冀城,等待自己的是什么结果?按照曹老板定下来那规矩,她大抵是没法活了。于是,赶紧写信给姜维,你要么带着老妈一起走,要么赶紧回来。姜维是怎么回复的呢?他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言下之意是,老妈的...
夏侯霸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叛魏投降痛恨已久的蜀汉 - 百度知道
在蜀汉受到重用:夏侯霸归蜀后,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并随姜维北上伐魏。他因与司马氏有血海深仇,投降蜀汉是真心实意的,且武艺高强,熟知曹魏的地理人文,成为姜维北伐的重要向导。参与北伐并大败魏军:延熙十八年,司马师病逝,姜维借机与夏侯霸、张翼分兵三路北伐魏国,在洮西大败魏军,魏国死者达数万人...
蜀汉名将罗宪,为何蜀国灭亡后,他宁愿与东吴血战半年也不投降?
说实话,蜀汉集团到了中后期,人才真的少得可怜,不过那会儿还是蹦出了个了不起的大将,这家伙不是姜维,而是罗宪。蜀汉垮掉那会儿,他就靠着手底下那不到两千号人,硬是挺了东吴好几万大军足足半年的猛攻。更厉害的是,他还瞅准机会,把东吴军队给打退了好几次。就连东吴的大将陆抗也拿他没辙,不过挺遗憾...
姜维:蜀汉最后的孤胆英雄,九伐中原的传奇人生
公元 228 年,诸葛亮首次北伐,蜀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了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姜维当时正随天水太守马遵在外巡查,马遵听闻蜀军将至,又看到诸县纷纷叛魏归蜀,心中惊恐万分,竟无端怀疑姜维等人有异心,于是连夜抛弃姜维等人,独自逃往了上邽。姜维等人发现后,急忙追赶,但城门紧闭,马遵拒不开门接纳。无奈之下...
姜维:三国最后的孤勇者!忠诚与悲壮一生却背负千年骂名?
他接过的不只是兵符,更是一盏风中残烛般的理想。他忠心耿耿,九伐中原,以弱击强,屡次北伐曹魏,胜率约40%,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曹魏的国力碾压。有人说他穷兵黩武,却鲜有人知:蜀汉若不主动出击,只会更快被吞并。姜维的主张很简单:“以攻代守”,用北伐拖延魏国灭蜀的脚步。有人说他是“诸葛遗志的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