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领族兄坐飞机,说:十哥,你使劲看,下面就是杭州_毛...
新中国成立后,文运昌凭借着和毛主席的亲戚关系,自信心爆棚,曾在1954年4月向毛主席的秘书田家英提出一张由14人组成的名单,要求安排他们的工作和职务。这一做法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满,他通过信件对文运昌进行了严肃的教育,并在4月29日致信湘乡县石城乡政府,要求他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就觉得不好放手管理。”通常毛主席的信件简短明了,
家乡亲戚来京拜访,毛泽东并非有求必应 - 中国军网
1954年秋,文运昌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后,仍舍不得离开。这时,毛泽连、邹普勋几位乡亲在北京小住一段时间后准备回家,毛泽东便叫他们同行。文运昌一听有些不高兴,说:“主席,我还没有打算走呀!”毛泽东听了,生气地说:“你走不走由你,我不管你了!”文运昌没奈何,只好打道回府。 韶山来人,毛泽东这么下“逐...
51年毛主席点名要见“张一哥”,嘱咐他多给自己写信:就写四件事_运...
1937年10月,毛主席的表兄文运昌介绍有志青年前往延安,并托他给毛主席捎去一封信,一个月之后,文运昌再次给毛主席写信,表达了自己想要前往延安的意愿。 毛主席接到信之后非常高兴,当即给表兄写复信,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并托他转告亲人,如果想要和自己通信,他非常欢迎。但对于文运昌要来延安投奔自己...
党史上的今天(5月14日)
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病逝,终年42岁。
我为毛主席办家信--公益--人民网
在毛宇居之后,经毛主席同意来北京会面的还有湘潭韶山的堂弟毛泽荣、毛泽连,幼时私塾同学和邻居邹普勋,湘乡唐家垞毛主席的表兄文涧泉、文运昌、表弟文东仙、表侄文九明、湖南第一师范同学蒋竹如等人。毛主席亲友来北京的路费和食宿费用,都是由毛主席负担,从他自己的收入中支付。
杨开慧的哥哥求安排工作 毛泽东都“没开口子”--党史频道-人民网
毛泽东在复信中解释,他不宜出面介绍工作,推崇“有为才有位”:“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的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吾兄出任工作极为赞成,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表现,为人所重,自然而然参加进去,不宜由弟推荐。”…… ...
【优良家风展播】风范长存_澎湃号·政务_澎湃新闻-The Paper
文运昌(1884-1961),是毛泽东八舅文玉钦的次子,比毛泽东长9岁,早年毕业于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和湘乡县立师范学校,是当时湘乡亲戚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他不仅极力帮助毛泽东走出风气闭塞的韶山冲到湘乡东山学校就读新学,而且多方寻找各种新书报供毛泽东阅读学习,用新知识开阔毛泽东的眼界。毛泽东青年时期与文运昌交往非常密...
毛泽东最后一个春节:没有客人,更没有亲人
“开国元首”毛泽东宴请“末代皇帝”溥仪时,请他吃青椒炒苦瓜,辣出一脸热汗的溥仪,直说味道“不错,不错”;1976年,毛泽东最后一个春节身边没有一位亲人,年夜饭他只吃了几口武昌鱼和一点米饭,晚景令人唏嘘不已;周恩来和陈毅各带一队人马扭东北大秧歌欢度春节;邓小平多次在上海迎新年,部署改革开放大局;胡耀邦大年三...
追忆•缅怀丨赵志超:毛泽东最后一次到湖南
毛泽东最后一次到湖南 赵志超 湖南,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也是他深深眷恋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常回湖南调研、视察。从1953年起,几乎每年或每隔一年都要来湖南一次,有时一年两次,前后达50多次。 1974年10月13日,毛泽东又一次回到湖南,在长沙住了114天。这是他在湖南逗留最久的一次,也是他最后一次南巡。
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③|毛泽东书信之中显家风
毛泽东在复信中解释,他不宜出面介绍工作,推崇“有为才有位”:“运昌兄的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在人民中的表现,取得信任,便有机会参加工作。”“吾兄出任工作极为赞成,其步骤似宜就群众利益方面有所赞助表现,为人所重,自然而然参加进去,不宜由弟推荐。”裙带之门不可开 毛泽东外祖家的亲戚...
文化_ 文汇记忆 | 1954年毛泽东游故宫,身边只带一个保卫
1954 年5 月中旬, 毛泽东曾三上紫禁城。5 月17 日下午, 他身穿灰色中山装, 脚登白底布鞋, 手拿一根小竹竿, 登上了神武门城楼,不声不响地来到故宫, 当时只有保卫科长韩炳文一人陪同。毛泽东从神武门东马道登上城楼后, 顺着城墙向东走, 一直走到东华门,高兴地浏览了故宫全景。在东华门城台, 毛泽东坐在小马扎上休息, 询问
这盛世如您所愿,今天,一起缅怀这位伟人…… - 澎湃在线
1953年,这本不同寻常的账簿被捐赠给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收藏,如今展示在陈列馆内,每当人们看到它,无不动容,无不感慨。 严格的家风 毛泽东的家风,有一个醒目的标签:严。教子严,律己严,持家严。 1951年,毛泽东和女儿李敏一起看影集 毛泽东对子女品格修为的要求非常高。他教育子女要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看...
毛泽东主席三进故宫 _光明网
毛泽东主席来过故宫吗?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根据时任故宫博物院保卫科科长的韩炳文先生回忆,毛泽东主席不仅进过故宫博物院,而且不止一次,一共有三次。 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故宫城墙上视察。资料图片 1954年5月17日下午,韩炳文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说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要从西华门进故宫参观,要求他全程陪同,并注意保护...
江天水一泓:毛泽东与文化名人的交往 - 百度百科
书名"江天水一泓"取自毛泽东1915年悼念友人易昌陶诗句"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书中包含延安文艺座谈会等核心事件的交往细节。丛书采用纪传体史书形式,历时20年编撰,通过趣闻轶事呈现人物生平与交往特点。内容简介 王爱枝主编的这本《江天水一泓(毛泽东与文化名人的交往)》通过毛泽东与近百位文化名人的交往过程、...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故园长歌 - 华声在线
然而,革命者的旅途是充满凶险的。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年5月初,毛泽民和毛泽覃风尘仆仆来到武汉,聚拢在大哥身边。对于时局,毛泽东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现在和平的日子不多了,我们三兄弟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多了。”此时的毛泽东,已经下定决心,回湖南去“穿草鞋”,组织工农...
赶考路上的“最严规矩”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站在当年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屋子里如是说。 时间追溯到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为了防止革命胜利后党内可能出现的麻痹、松懈情绪,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制定了“六条规定”:一、不...
西柏坡"六曰"规矩的当前借鉴———史鉴...-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凡是到过西柏坡的人都知道,在西柏坡纪念馆内有一块醒目的红底白字展板,上面写着:“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是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作出的六条规定,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前定下的“规矩”。1953年8月...
梁衡的《假如毛泽东去骑马》是如何写成的--传媒--人民网
在四川,毛泽东与彭德怀相见、忆起田家英,在江西,反思庐山会议的论争……骑马走江河的毛泽东,调查研究,考察民生,听取意见,一路反思。文章以毛泽东骑马一事,牵出了一条思想的轴线,勾勒出共和国历史走向的概貌,以缜密的推理,实现了语言和思想的穿越。在这样的前提推断下,推出了一个结论和思考“总结教训,对前几年的一些...
1955年,毛主席带老家邻居去天安门,指着块空地,发言令众人落泪...
一时间,屋内的人们热血沸腾。 特别是毛泽东的老邻居、比他小两岁的毛爱堂,更是在一旁激动地附和道:“润之哥哥,只要你说怎么争取,怎么反抗,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跟你走!” 在家乡百姓的支持下,毛泽东在这里亲手创建了中国农村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中共韶山特别支部。
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致文运昌信--党史频道-人民网
点击进入专题>>>毛泽东档案系列,1937年11月27日:毛泽东致文运昌信--党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