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清仓电车企业,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电车到了转折点
诸多电车企业仍在努力,电车在新车市场的比例也达到了60%的高点,似乎一切都显示出电车似乎在碾压燃油车,就在此时知名投资家巴菲特却彻底清仓了一家电车企业,给这个行业抛下了深水炸弹,让业界警醒,电车的辉煌顶点可能就在此时。 对这家电车企业来说,其实它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去年了,月销量曾达到50万辆,而今年以来它试图复制去年价格战的成功,进一
巴菲特清仓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告别“躺赢”时代
日前,据外媒报道,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已完全退出其在比亚迪的投资。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说:“2022年8月,伯克希尔开始陆续减持其于2008年购买的公司股票,去年6月其持股就已在5%以下了。”也就是说,巴菲特在减持这件事上已经持续了3年的时间,并非突发事件。据统计,巴菲特持有比亚迪股票的...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不是撤退,是时代拐点的终极信号!
2023年,巴菲特正式任命格雷格·阿贝尔为接班人。阿贝尔更擅长能源、基建等重资产领域,对科技股、成长股的偏好与巴菲特不同。清仓比亚迪,也可能是为“后巴菲特时代”的投资组合做结构性调整——从高增长、高波动的科技股,转向更稳定、现金流更强的传统行业(如能源、保险、铁路)。这不是背叛,是进化。—三、误读...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的真相:他抛弃的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时代
【比亚迪】:短期股价承压,品牌光环受损。以前跟人吹牛可以说“我是巴菲特重仓的公司”,现在不行了。但公司的运营基本面变了吗?没变。车还得造,技术还得研发,市场还得抢。相当于你本来有个明星代言人,现在合同到期不续了,产品好不好,最终还是得靠自己说话。比亚迪进入了硬核闯关模式。【市场和其他投资者】...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持股价值归零
沃伦·巴菲特,这位被奉为“股神”的投资界泰斗,其麾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彻底清仓其持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股份。这笔长达14年、收益高达38倍的传奇投资,最终以一个冷酷的“零”值在财报中画上句号。市场哗然,比亚迪官方虽轻描淡写地回应“股票投资,有买有卖,很正常”,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巴菲特减持比亚迪全过程:从2008年入股到2025年清仓的17年传奇
2025年清仓:一个时代的终结 2025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能源公司(持有比亚迪股份的子公司)的财务文件显示,截至3月31日,该投资的价值已归零。伯克希尔发言人随后证实,比亚迪的全部持仓确实已被出售,标志着这场跨越17年的投资传奇正式落幕。市场分析认为,清仓决策背后有多重考量:估值方面,比亚迪股价已脱离...
别慌!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股价会崩吗?一文看懂影响与对策
密切关注月度销量、毛利率变化、研发投入和海外业务进展等核心指标,并根据自身投资风格设置合理的止损 / 止盈区间。巴菲特的清仓或许标志着一个投资时代的结束,但绝非比亚迪发展故事的终结。股价短期波动不可避免,但真正决定其长期走向的,依然是公司在全球舞台上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热点观察家# ...
为何巴菲特清仓比亚迪?38倍回报真相
从IGBT芯片到电机电控,均实现自研自产。当一家企业从“被定义”走向“自我定义”,资本的进退就只是过客的背影。巴菲特的离开,带走的是一个时代的象征;留下的,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实证。投资会结束,但创新不会停歇。真正的长期主义,不在于谁持有你,而在于你是否始终走在进化的路上。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还有多大想象空间?
9月22日盘前,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云淡风轻的回应。他不仅澄清了“清仓”系误读,更点明伯克希尔从2022年8月就开始减持,去年6月持股就已低于5%的披露线。最后,他以一句“股票投资,有买就有卖,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和对巴菲特、芒格的感谢,为这场风波画上了一个充满高情商...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的三点警示:一个时代的终结,往往在最热闹的时候...
一,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的三点警示:1,别谈信仰,看周期。2,别谈梦想,看估值: 安全边际比高成长故事更重要。3,别光看总账,看谁在卖:外资套利资金在流入,但巴菲特却在清仓。一个时代的终结,往往在最热闹的时候,悄无声息。 二,2024各地区女性初婚平均年龄分布图 2024各地区男性初婚平均年龄分布图 这是民政...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高管回应正常,投资圈多方解读
比亚迪A股当日闪了下腰跌1.51%,港股更不含糊,几个点下去了。市值这么大个盘子,风浪哪个企业能说“我无所谓”?办公室里公关拍胸脯说“没事,挺正常”,资本市场却跟着小幅打摆子。有点像小学老师淡定地说“明天抽查”,教室全体同学瞬间悬壶济世。其实要刨根问底,不得不承认,巴菲特的减持既不代表比亚迪遭遇重大危机,也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17年38倍收益背后的战略逻辑与时代转折
38倍收益的完美兑现,诠释"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时代转折:全球产业链重构下,传统价值投资框架需要进化 正如比亚迪用刀片电池重新定义安全标准,巴菲特的撤退同样在重新定义价值——没有永恒的持仓,只有永恒的进化。当中国新能源车出口量突破500万辆时,这场清仓或许会成为资本与产业良性互动的经典注脚。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股份,回报率3890%……
但比数字更令人回味的是巴菲特在2023年的评价:比亚迪是一家“非凡的公司”,由一位“非凡的人”经营。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本土品牌已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巨头更是占据了全行业68.1%的利润。巴菲特清仓比亚迪,不是一个故事的终结,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熟与自信的新开始。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股份,3890%惊人回报时代落幕
最后,投资决策应基于对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宏观趋势的独立判断,而非仅仅依赖市场情绪或名人效应。在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中,真正的长期主义,是懂得何时坚守,更懂得何时放手,以智慧驾驭风险,而非被情绪所裹挟。巴菲特清仓比亚迪,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易,而是一堂价值百万的公开课,它告诉我们:投资的艺术,在于...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从神话到拐点,投资逻辑为何改变深析
还有一层不得不说的背景伯克希尔的资产配置在变化。巴菲特近年频频买入传统能源、日用品类高股息标的,资金配置向稳健复利靠拢,这种偏好变和新能源行业的高波动性本身就是矛盾。市场竞争让价格战持续,利润被消耗,插混销量也连月下滑,从2024年到2025年,增长动能明显放缓。真心的,曾经的护城河现在看着有点薄了,别说...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38倍收益背后的价值投资逻辑与时代转折
比亚迪匈牙利工厂的推进与国内价格战的持续,恰是这种二元困境的缩影。巴菲特退出不应被简单解读为看空,而是资本对产业成熟度的自然反应——当孩子长大成人,雪中送炭的使命已然完成。给投资者的启示录 这场38倍收益的经典案例,最终留下三点当代投资箴言:警惕"偶像崇拜"陷阱,比亚迪仍是好公司,但好公司≠永远好...
中国再抛257亿美债,巴菲特清空中企股票,中美开始动真格
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始终低于1万亿美元,而此次减持后,中国在美国海外债主中的排名进一步下滑。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日本和英国等美国传统盟友仍在增持美债。 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清仓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2008年,他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投资2.3亿美元入股比亚迪,17年后这笔投资回报率高达3890%,最终获利...
巴菲特为何清仓比亚迪?普通人防御策略揭秘
然而,更深层次的思考是:巴菲特清仓比亚迪,是否也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以及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当传统价值投资的巨擘开始转向更保守的策略,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正站在一个全球经济范式转变的临界点?或许,真正的“防御”并非仅仅是资产配置的调整,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从线性增长的幻梦中醒来,拥抱不确定性,并...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38倍收益背后的战略撤退与新能源行业拐点
写在最后:没有永恒的股东,只有永恒的进化 对比巴菲特同期加仓西方石油的动作,其"资本友好型模型"的本质显露无遗:偏好稳定现金流而非技术迭代风险。比亚迪的平静回应"为长期主义点赞",标志着中国制造从"被资本定义"到"自我定义"的蜕变。当一家企业的价值不再依赖单一股东背书,或许才是真正的成人礼。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背后的深意,新能源赛道告别高增长时代,投资风向...
另外,新能源市场内卷程度严峻,车型琳琅满目,竞价打得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国内汽车产能严重过剩,销量增长放慢,整体健康度令人担忧。地缘政治因素也添了点乱,比如美国和欧盟限制进口,给车企带来不确定影响。这事儿还让人想到马斯克的想法。特斯拉老大哥直接放弃拼电车销量,把赌注放到机器人和上了。9月初,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