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修改意见” 邓小平:一个字都不要改!
1978年春,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吴明喻是邓小平会议讲稿的主要起草人。据他介绍,中央审定小平同志的讲话稿件时,有人对讲话稿多方挑剔、无端指责,说稿件的马列主义水平不高,说知识分子的世界观还要继续改造,说毛主席等领导同志对科学技术工作和知识分子问题有过多次指示,应该引用这些指示。有天晚上,一位高层人士打来电话,建议对小平同志的讲话稿做
《中华文摘》文章:胡乔木 为邓小平起草文件
在邓小平谈话以后,邓小平在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稿由胡乔木负责修改。 胡乔木按照邓小平的要求,概括了邓小平1975年和1977年以来对科学技术的一系列论述,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社会主义科学技术事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就在此时,胡乔木又受命修改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这一讲话稿最初是由教育部...
改革开放40年|聊聊“摸着石头过河”的来历 - 中国军网
对于上文提到的陈云的讲话,邓小平明确表示赞同,他说:“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讲话……这个讲话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更早的时候,1978年12月,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就提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台前幕后
然后他提出,汪东兴在1976年12月说过的“邓小平的那两下子,不是(在1975年)试过了吗?就是不行嘛!”江一真还批评了汪东兴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讨论上的态度,以及汪东兴在北京医院揭批“四人帮”时庇护刘湘屏等事情。 江一真发言后,我和杨西光在西北组做了联合发言,我们着重批评汪东兴在粉碎“四人帮”...
1978年邓小平如何从党内排名第三成实际核心?_凤凰湖北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指示下,工作人员找到陈云,要求他按照中央的讲话口径修改发言稿,然后再下发简报。陈云说:“要发简报,就照我讲的,一个字不改地发。”最终,会议简报没有刊发陈云的发言稿,但他的讲话早已流传开,得到广泛赞同。1977年7月,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历史性转变_百科TA说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现场 从“整顿科学院”到 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决策 中国现代科技事业起步较晚,民国时期逐步建立了现代大学和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黄海化学工业社等公立或私立科研机构,一度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因内外战争和社会动荡,严重影响了科技事业的正常发展,20世纪前半叶并没有为科技事业建立牢固的基础...
...陈云:汪东兴当领导,全党都不会答应,为何_邓小平_华国锋_会议
但思想解放的洪流已势不可挡。1978年9月,邓小平提出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这一决策成为历史性转折。随后陈云在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强调必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才能实现真正团结。 12月13日,华国锋对两个凡是进行检讨,承认其绝对化倾向需要修正。这标志着政策方向的重大转变,领导格局也随之剧变。
百年瞬间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 澎湃在线
1978年3月18日下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邓小平: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正确认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发展我国科学事业有极其...
《中国新闻周刊》:1978,知识分子的那个春天(2)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就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两天,中央负责宣传工作的一位领导打电话给方毅,说邓小平的讲话稿有两处需要修改,一是一处标点,二是把“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修改成“我们已经有了一支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
1978年政治局会议上,陈云说:汪东兴当领导,党内同志不会答应?_毛...
1978年,中国国内的局势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四人帮彻底倒台,国家工作重心转向了对外开放与经济建设。然而,在当年的政治局会议上,仍然爆发了激烈的矛盾,邓小平和陈云针对汪东兴等人提出了严厉批评,会议的气氛一度相当紧张。双方为何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分歧?其中的根本原因何在?
一代伟人的21个人生瞬间(中)--北方网-新闻中心
听完文件传达后,邓小平回到“将军楼”,说出了久久憋在心里的一句话:林彪不死,天理难容!然后,他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揭露、批判了林彪的反革命罪行,表达了愿为祖国和人民重新做些工作的愿望。 1972年1月10日,毛泽东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在同陈毅的家属谈话时,毛泽东提到了邓小平,他说,邓小平虽然“文化大革命”初期犯了错误,但属于人民
转折时刻-文摘报-光明网
于光远至今还保留着这份提纲。那是邓小平用铅笔写在16开白纸上的,一共3页,近500字。由于年深日久,纸面已微微发黄。于光远还保留着自己的一份特殊笔记,记录着邓小平阐述讲话稿内容时的大量原话。这份笔记记在一个拆开的旧信封上。 邓小平首先对会议作了评价。他说:这次会议了不起,五七年以后没有,五七年以前有,延...
《红色印记》第80集:历史转折的宣言书_共产党员网
手稿由三页微微泛黄的16开纸组成,铅笔书写的讲话提纲用近400字、罗列了7个方面的问题。由这份提纲形成的讲话稿,实际上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勾勒出蓝图。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手稿复印件(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供图) ...
1978改革之发轫: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 中国新闻周刊
亲历这次会议的于光远回忆,这个会议还有一个特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两个阵营的主要人物都在会上。三十来天的分组会,几乎每天都直接间接地触及这个问题,发言都很坦率和尖锐,不模糊,不藏头露尾,把汪东兴等也点了出来,而这一点在学术界讨论时是不便指明的。这把1978年的这场全国性大讨论,引向彻底和深刻...
于光远: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浙江日报
胡乔木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代表,我作为国务院研究室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里我不想再赘述会议的具体过程,只想写写政研室与邓小平直接相关的几件事,以及会议期间邓小平的几次谈话情况。 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起草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稿。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三...
大玩学家于光远走了-中国青年报
10年后,钱三强回到祖国。又过了10年,于光远和钱三强都参与了周恩来主抓的《十二年科学规划》。 剪影之...刘世定所不了解的是,当他和于光远在书房里讨论国家政治体制的时候,对于中国政治权力中心的邓小平来说,...1976年12月,中央准备召开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要在会上讲话。讲话稿起草者把征求...
1978年,一篇文章引发中央强烈争论,汪东兴:哪个中央的意见?_毛主席...
这一场辩论,持续了大约半年之久,直到1978年12月13日,中央年终会议上,华国锋终于站出来,公开承认“两个凡是”理论过于绝对,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汪东兴此时也意识到局势的变化,开始反思自己的立场,承认曾经的思维存在片面性。 会议的最后,邓小平作总结发言,明确表达了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认同,强调了马克...
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 百度百科
第一节 叶剑英讲话稿的起草情况 第二节 关于叶剑英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第三节 叶剑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功不可没 第十一章 闭幕与散会 华国锋在大会上做检讨,承认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并强调少宣传个人、中央是集体领导 等,受到与会者的普遍欢迎。汪东兴的书面发 言承认自己“说过错话,做过错事”;西北组在...
1978年的两个会议,改变中国命运的41天 - 中国青年网
邓小平把农村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是基于中国的国情。邓小平后来说: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
为邓小平同志起草讲话稿--邓小平纪念网--人民网
在中央工作会议开始前后,叶剑英和邓小平就着手准备在大会上的讲话,而且找人起草。 12月2日,邓小平找胡耀邦和我到他家里谈起草讲话稿的问题。邓小平自己写了一个讲话稿的提纲,一共有7个问题:一、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二、发扬民主、加强法制;三、向后看是为的向前看;四、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五、允许一部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