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专家看到村民用来喂鸡的罐子心都碎了:它距今已超6000年
于是,考古队友轻松地将这件鹰形陶器带回去研究,经过鉴定,确定这是一件文物。这件猛禽形陶器来自遥远的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来自仰韶文化遗址,这个陶器叫做陶鹰鼎,也叫做陶鹰尊。专家推断陶鹰鼎应该来自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阶段,应该是陪葬的器皿。考古队非常激动,既然已经出现一件器皿,那么那个地方一定还
1957年陕西农民犁田捡到个陶罐,拿回去喂鸡,没想到竟是国宝!
在殷家的院子里,张万钟教授看到了那个曾经作为鸡食盆的陶罐。虽然它已经被泥土和鸡食弄得脏兮兮、臭烘烘的,但张教授仍然从中感受到了不凡的气息。他们小心翼翼地擦拭掉陶罐上的污渍,渐渐地,一只雄壮的老鹰形象展现在了众人眼前。大家都被这只陶罐的精美和独特所震撼。虽然还不能确定它的具体年代和用途,但有一点...
种地挖到一件陶罐,被当成鸡食盆,没想是件国宝,还禁止出境展览
后来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到当地去考古实习,这位农民在听了师生们的考古宣贯后猛然想起了自己从地里挖到的那件造型独特的陶罐,专家看到陶鹰鼎之后大吃一惊,农民得知陶罐是件文物后,大方地将陶鹰鼎赠送给了专家,于是陶鹰鼎就从鸡食盆变成了国宝。
陕西农民殷思义耕田时,挖出个陶罐当鸡食盆,一年后成了国宝孤品
1957年,陕西农民殷思义耕田时,突然犁头一震,挖出个古怪的陶罐,拿回家当了鸡食盆。一年后,专家竟断定它是国宝,还是孤品……在老农殷思义眼里平平无奇的“鸡食盆”,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国宝呢?因为它是距今5300年左右的仰韶文物里,独一无二的陶鹰鼎。虽然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了不少陶器,但以鸟类造型的陶器...
陕西农民耕田捡到陶器,放院子里当鸡食盆,专家:国宝级文物
陕西农民捡到一个怪碗,放院子当鸡食盆,经专家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1957年陕西渭南太平庄,村民殷思义一锄头下去就碰到了东西,再使劲,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座36公分的宝贝破土而出。编辑 “东西外形像个花公鸡,老伴说像鹰,俺也没见过鹰,就觉得用来装鸡食好用着尼,干脆用来喂鸡,谁能认出它是个宝贝呢”太平庄...
6000年前的“萌系国宝”陶鹰鼎2195_中国国家博物馆攻略
陕西华县 今渭南市华州区 农民殷思义犁地时 挖出一只鹰形陶罐 误认作废品 被妻子当作鸡食盆使用 直到1958年 北京大学考古队在附近发掘仰韶文化遗址 走访时发现这只 鹰罐 殷思义随即上交 经鉴定 它是距今5000至7000年的仰韶文化文物 自此重归大众视野 陶鹰鼎的设计兼具实用与艺术 ...
农民犁地挖出神秘陶鼎 现已成为禁止出境的国宝文物
于是,他主动上前,向考古队的领队张万钟讲述了自己挖到陶器的经过。张万钟一听,立刻来了兴趣,连忙跟随殷思义来到他家。当看到那件被当作鸡食盆的陶鹰鼎时,张万钟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这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而且造型如此独特,极有可能是国宝级文物!”张万钟激动地说。殷思义一听,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
陕西农民家中的鸡食盆,竟是6000年母系社会的祭神礼器,曾助力申奥...
它曾被一位农民大爷在无意中挖掘出土,当时竟被当作鸡食盆使用,每日遭受鸡群的啄食,这一幕被网友们戏谑地称为“史上最憋屈国宝”。后来,这件陶鹰鼎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申奥的瑞士形象大使,名声因此大噪。如今,它已入驻国家博物馆,单独展出,享受着尊贵的待遇,并永久禁止出国展览。陶鹰鼎,这件出土于陕西的...
老农捡到远古“逆天”文物,专家无偿收走,如今成第二镇国之宝
1957年的时候,陕西华县的太平庄里,有一位老农正在山上务农,他在锄地的时候锄到了一块“异物”,这块“异物”是一个陶鼎,但是老农不知道这是文物,以为是一个普通的罐子,于是这老农就将这个罐子带回去做鸡食盆。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鸡食盆了,毕竟这可是来自远古时代的“逆天”文物。不久后,在1958年的秋天,北京...
农民耕地发现陶器,拿回家喂鸡用,专家看到后:国宝级文物 - 自说文史
如果时光回到62年前,农民殷思义一定不敢相信,他竟然把一个国宝级文物拿来喂鸡。 1957年,陕西省华县太平庄的农民殷思义正在村东头驾牛耕地。当时的犁是木犁,只有犁头是铁制,犁头很薄,碰到石头很容易断。耕着耕着,殷思义忽然感觉犁头碰到了硬物,他怕弄断犁头,就扒开土,把硬物拿了出来,完全没注意到还有许多碎陶片。 这件硬物中间...
被村民当作鸡食盆的国宝:陶鹰鼎
陶鹰鼎最后一次出境在1993年,由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自挑选,送往瑞士洛桑展览以辅助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此后永不再出国。 1957年,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意外发现了一件通体呈灰黑色的陶器,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但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挖到一...
农民捡来喂鸡的盆子,交给文物部门鉴定后,一跃成为国之重宝
今天要说的新石器时代陶鹰鼎,也就是这样的幸运儿。 在1957年,在陕西省华县太平庄,有一个叫做殷思义的农民在田间犁地时,发现一件通体灰黑的陶器。当时他也不知道是什么,回到家中用水冲洗之后,感觉造型非常漂亮。不过当时的人对文物意识普遍淡薄,仍然没有太过在意。他将这个酷似盆子的陶器,当作鸡食盆喂鸡所用,还自...
五千年文物被老农当做鸡食盆,专家很生气,收了后带回博物馆收藏
然而,这件国宝级文物曾几何时还是农家的一个鸡食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1957年下半年的一天,家住陕西华西太平庄农民殷思义正在家中田地里犁地,突然殷思义手头一阵,犁头好像碰到了硬物。殷思义以为是土中有坚硬地石头,为了防止石头碰坏犁头,殷思义准备用手将土中的“石头”挖出来,谁知挖出来却是一件陶器,...
陕西老农捡到宝石不识货,错当鸡盆送给专家,如今成为国宝级文物
陶鹰鼎可以被看作是中国青铜器时期造型发展的先驱,因其珍贵而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国宝级文物。陶鼎鼎的故事发生在陕西省的泉护村太平庄附近。考古队在1958年秋天前往该地调研,并在宣传考古知识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陶鹰鼎。而这个鸡盆的由来是殷思义在自己的田里犁地时,被绊倒了。他好奇地将土翻开,发现...
陕西老人捡到一“喂鸡盆”,鉴为一级国宝,专家联合上门宣传上交
在当下生活中,有许多文物都因为其貌不扬,被大家捡到之后,当作普通的物件使用,有的国宝沦为了舀水的工具,也有的国宝被当作烟灰缸,甚至还有的一级国宝,竟被人用来当作“喂鸡盆”,陕西老人捡到一“喂鸡盆”,专家鉴为一级国宝,联合上门宣传上交,这个喂鸡盆究竟是何物?在上个世纪1957年,在陕西一个普通的...
陶鹰鼎:曾被用来做了鸡食盆的国宝
1957年,殷思义捡了一个陶罐,被他用来做了鸡食盆子。哪知,出了怪事,一群鸡谁都不敢去吃食。殷思义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殷思义是陕西华县的一个农民,那是这年的夏天,这一天,他吃罢早饭便去犁地。老牛拉着铁犁慢悠悠地向前走着,他扶着犁跟在后面。忽然听见“咣啷”一声响,很显然犁头碰到了硬物。
村民殷思义犁地挖到陶罐,拿回家喂鸡。不料,被专家鉴定为国宝
陶鹰鼎的两条腿圆浑雄壮,和身后着地的尾巴呈三足鼎立之势,稳稳当当地站着。腹部上端是空心的,容量挺大,当个鸡食盆确实不错。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大都比较朴实,而这个陶鹰鼎却做得这般灵动传神,将动物的美感和器物的实用完美地融为一体,几千年前的古人就能做出如此精美的器物,陶塑水平太令人震撼了。看到这件精美...
不可思议!农民随手捡的“鸡食盆”竟然是国家一级文物!
能和陶鹰鼎的陈列位置相提并论的,只有后母戊鼎,子龙鼎,大盂鼎等知名已久的国之重器。能在强手如云的古代中国展厅里抢到如此重要的位置,足以说明它的重要。回首过去,殷思义发现陶鹰鼎的经历就像一场梦。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家院子里当鸡食盆用的陶罐,竟然摇身一变成为国家博物馆的一级文物,见证了我国悠久的...
仰韶文化鹰形陶鼎的逆袭:从鸡食盆到国宝的文明密码
此外这件国宝还经历了戏剧性的重生 那是早在1957年 陕西华县的农民殷思义犁地时无意间挖出了此鼎 因造型奇特且表面光滑误以为是普通的陶罐 遂后便带回家充当鸡食盆群鸡日日啄食于其内 时间来到了1958年当时北京大学的考古队正在 邻近的泉护村考古发掘仰韶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