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十万还喊“是最底层”?香港中产的真实处境,到底有多扎心?
房子不仅是资产,更是身份和归属感,可偏偏,香港的房价在全球都是天花板。哪怕近几年楼市下行,价格从高点跌去三成,香港的楼价收入比依然高达14倍以上。这意味着,普通家庭如果不吃不喝,至少要十四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这让很多中产陷入两难:不买房,租金同样高得吓人,买了房,立刻成为房奴。那位太太提到,当初如果
房子跌成负资产的香港中产,月入10万却惨叹是“香港最底层”
发帖的是一位女性,她坦言自己与丈夫月收入合计达10万港元,本应是令人艳羡的“高收入家庭”,却因名下房产跌成负资产,加之各类开支繁杂,生活压力大到近乎窒息,甚至自嘲是“香港最底层”。图源:Threads 结果评论区却炸了锅:“月入十万还喊穷?”、“雇外佣、给父母高额家用,这是凡尔赛吧?”在香港,做一...
香港中产的困境与焦虑:高收入但仍感经济压力
然而,近期一位香港主妇在社交媒体上坦言,尽管她和丈夫的月收入达到六位数,却因房价的下滑、贷款压力的增大以及日常开销的繁重而倍感窘迫,甚至自我调侃为“香港最底层的群体”。此言一出,立刻激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有人认为她过于矫情,认为这种家庭压力完全是自找的,他们可以选择不购买房产、不生育孩子、不雇佣...
月入10万港币,仍是香港底层? - 知乎
据测算,月薪11万港元只是香港中产的入门标准,而要真正进入这个阶层,收入至少需要达到22万港元。 这一标准放眼全球已属于高薪群体,但在香港,却只是维持体面生活的基本要求。究其原因,住房成本是最大的压力来源。香港土地资源紧缺,房价高企,一套普通住宅往往动辄上千万港元,租房成本也远高于全球许多城市。即便是一套市区...
月入十万竟成"伪中产"?香港中产的财富幻象
陈明的遭遇,正是香港中产困境的缩影。 高门槛的中产定义 在香港,衡量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级,不仅仅是收入问题,更是生活成本、房价、教育支出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测算,香港中产的入门标准为月薪11万港元(约合人民币9.6万元)。 而严格意义上的中产,则需要月...
月入十万的高级中产是怎么破产的——一个广泛流传的香港案例 |...
这个家庭是香港的一个高级中产家庭,李先生夫妻两人的工作都不错,月入加起来有12万港币一个月,90年代初买了一套房,月供4万港币,有两个小孩。 夫妻俩的生活是不错的,收入挺高,月供只有收入的三分之一,雇个菲佣一个月也才4000港币左右,可以说绰绰有余。 由于在1998年之前香港的房价是一路上涨,楼市非常繁荣,于...
香港月入十万夫妇的困境与社会真实面貌
在香港,月入十万港元的夫妇虽然拥有体面收入,但由于高昂的生活成本,扣除各类必需开销后所剩无几。他们面临房屋供款、子女教育费用和日常开销的重压,常常感到税后收入不足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起初,许多人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但深入剖析后,他们的看法开始动摇。他们的支出清单令许多外地人瞠目结舌。每月固定开销,包括...
月入十万也算最低层吗?夫妻账单暴露供楼育儿双重压力
月入十万,真能被算作“最低层”吗?有人把家里收支明细全摆出来后,用自问自答把这件事讲得挺清楚:夫妻合计每月入账约10万港元,供楼已还六年,结果房子成了负资产,账面看着光鲜,生活却紧得像被绑了绳。她的明细像账本一样冷静:供楼、水电煤、差饷约3.5万;孩子兴趣班2千、学费6千;请外佣5千;...
一个月入十万的香港夫妻是怎么破产的
然而,买入第2套房后,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来了。香港楼市大跌50%,当年850万的房子,半年内就跌破了50%,跌到了420万港元。不过此时,李生夫妇的工作还在,还能继续维持9万的月供。但是很快,经济不景气导致男方因公司倒闭而失业,光靠女方的工资是不足以维持9万月供的。这时,他们想甩掉第二套房子。但是...
月入十万的高级中产是怎么破产的?@深... 来自风闻社区 - 微博
】@深圳宁南山:多年前在一份报纸上看到的香港高级中产家庭的案例↓↓现在在网上也可以找到相关的文章提到这个案例,是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下对香港普通家庭的影响。我觉得对于当下的中国大陆家庭,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之前我也发过文章讲过这个例子。这个例子讲的是香港的李先生夫妻,两人的工作都不错,月入加起来有...
香港楼市的冰川正在融化!买房者一夜变成负资产…… - 观点
香港,正在经历一场狂欢后的惨跌……2018年的中国香港,房价开始响起危险的信号。 地王流拍,买家违约,银行加息,这个房价曾经冠绝全球的一线城市,房价开始进入下行通道!来自凤凰财经的新闻报道,香港不少郊区楼盘(不具体点名)房价成交已经实质性下跌达20%,香港某些在近期买入房地产的投资者,成为负资产
#月入十万的高级中产是怎么破产的#?@... 来自观察者网 - 微博
【#月入十万的高级中产是怎么破产的#?】@深圳宁南山 :这段时间看到了一些关于香港的新闻,是说今年疫情放开通关以来,大量的香港人北上到深圳消费,光是六月份就有408万人次的港人到深圳,平均每天超过10万人次。深圳《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费大厨辣椒炒肉区域负责人,他表示,罗湖的金光华店表现最为突出,该店周末的...
月入11万港币,在香港却活得如此艰难?
陈明的生活,无疑是香港中产阶层困境的一个真实缩影。他们表面上拿着令人羡慕的高薪,却在高房价、高教育成本和高生活开销的重压下,陷入了经济上的困境。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他们努力奋斗,却始终难以实现真正的财务自由和生活的轻松惬意。月入11万仅是“入门”标准 在香港,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级,不仅仅...
谁说房价跟工资挂钩?85后中产月入10万,买房难,房价照涨不误!|旺角...
在香港买房,唯一的优势是房贷利率比较低,在2.15%左右。只要能拿得出首付,以买一套600万的房子为例,120万+7.92万按揭保险保费(超过七成按揭必须有按揭保险)+27.5万(印花税18万、律师买卖合约0.25万、屋契/按揭契3.25万、代理佣金6万)的首付, 贷款480万30年还,月供也就18000左右,跟房租差不多。
时隔17年,香港中产手上的房子,再次变成负... 来自价值投资日志...
时隔17年,香港中产手上的房子,再次变成负资产。如果房屋总价跌破了房贷总额,这套房子对于业主来说,就是负资产。 今年第一季度,香港负资产的房屋数量暴涨680%。香港房价从去年十月至今,跌幅超过10%,上千位业主守着资不抵债的房子,甚至还要面临失业和降薪的二次伤害。
亏麻了,一大批中产靠买房返贫!
之前提到的九龙小户型房在1998年的价格跌至1994年以前的水平。房价下跌成为常态。数年后的2003年,香港又经历非典肆虐,房价距离高位下跌了70%,近十万业主负债累累。高价购入的房产成为沉重的“负资产”,对于业主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不少悲剧因此上演。有些普通上班族购入的房产从购入时的742万元跌至250万元,由于...
No.49 的想法: [转发内容] - 知乎
月入十万的高级中产是怎么破产的---一个广泛流传的香港案例之前看过香港金融危机的一些记录性报道,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下对香港普通家庭的影响,其中传播很广的一个例子,这个家庭是香港的一个高级中产家庭,李先生夫妻两人的工作都不错,月入加起来有12万港币一个月,有一套房月供4万港币,有两个小孩。这个时候其实夫...
昔日高价抢房,今朝为何深陷 “负资产” 泥沼?
再参考仲量联行发布的报告,其指出香港的负资产个案已高达10万宗,远远超出政府此前预估的2至3万宗。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购房者的无奈与困境。例如,有些购房者在房价高位时购入房产,背负了高额的银行贷款,满心期待着生活的安稳。然而,市场风云变幻,房价大幅下跌,曾经价值100万的房产,如今可能仅值50万...
楼价跌3成负资产8万宗,香港楼市怎么了?... 来自信報HKEJ - 微博
【楼价跌3成负资产8万宗,香港楼市怎么了?】本港楼市持续低迷,金管局最新公布负资产个案达到4.1万宗;仲量联行更估计,若计及发展商按揭及财务公司二按,真实的负资产数量可能多达8万宗,直逼2003年高峰期的10万宗水平。当然,负资产「苦主」并非全都水深火热,事关「负一蚊」和「负一千万」都是负资产,处境却不可...
香港物价高企的残酷真相:2025年,月入多少才能在这座城市体面生存?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的财富认知与资产构成息息相关。在香港,一个月入10万港元的家庭若无房产,往往不被视为"富裕";相反,一个继承了市区房产的月入5万港元家庭,因拥有价值千万的不动产,社会认知上更接近"富人"行列。这种"物业富"现象在香港尤为突出。香港财政司2025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最富有的10%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