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直赔”“订单退款”,侵占公司74万余元买游戏装备等!一审判了
网店店长办理虚假“售后直赔”“订单退款”,侵占公司74万余元买游戏装备等!一审判了 一年多时间里,他通过办理虚假业务,从公司店铺的电子钱包中将货款资金退至个人账户,共计侵占公司资金七十多万元……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该案一审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追缴违
【以案释法】李逵or李鬼?虚假下单后退款,商家直赔权限竟成漏洞!
因为运营账号可行使商家直赔的权限,所以李某在取得店铺运营主账号后,通过自行注册的买家账号虚假下单购买商品,后申请退款,直接取得商家直赔款,先后侵占八家公司款项合计196345.9元。 判决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侵占为目的,利用担任应聘公司运营管理的职务之便,侵占多家公司钱款,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
网店运营中的职务侵占案:李某获刑一年七个月
李某在短短七个月内,频繁地在八家公司担任网店运营管理的职务。李某在七个月内频繁跳槽至八家公司,以虚假下单并申请退款的方式,利用商家直赔权限侵占公司资金。利用运营账号所具备的商家直赔权限,李某在获取店铺主账号后,便采用虚假下单购买商品并申请退款的方式,直接获取商家直赔款,从而侵占了八家公司的款项,总...
利用退款时间差“薅羊毛”7000万元,判了!
“申请退款后,广告竟然还能投放两个小时!”一次偶然的退款操作,让跨境电商公司老板黄某、武某嗅到了“商机”。二人分别通过操控共计7000余个冒名广告账户,在境外社交平台疯狂“霸屏”,为自己销售的产品打广告,恶意骗取广告费总额超7000万元。2月27日,经上海市普陀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合同诈骗罪、销售假冒...
杜绝“大厂”贪腐 为数字经济注入法治基因-辽宁省铁岭县人民法院
而在职务侵占犯罪中,也有相较传统贪腐犯罪模式更隐蔽的方式,如通过虚假交易刷单骗取平台补贴款和优惠券,虚增、篡改后台业务数据骗取平台奖励款、推广费等利用平台交易规则侵占公司财产的新型手段。 那么如何防范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的贪腐问题? 一方面,需要完善外部制约,构建企业反腐法治屏障。应着重从完善规范体系建设,...
检察要闻_西藏自治区定日县人民检察院
2022年3月,王某某为偿还赌债,伙同其在该餐饮公司门店担任厨师长的姐夫张某,趁餐厅员工下班后,摆拍4段有关餐厅管理混乱、存在卫生问题的虚假视频,包括“用锅和肉松盒洗涮拖把、扫把”“将垃圾桶中的丸子放在餐盆中”等。同年5月12日,王某某伙同他人以曝光视频相威胁,联系该餐饮公司负责人刘某索要500万元。为达到...
政法机关严厉打击整治电商领域违法犯罪_其他信息_要闻信息_青海省...
2023年12月,马行牵头办结此案,有力维护了被侵权企业的合法权益,有效提振了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心。 售假、窃取贩卖个人信息、在直播间进行虚假营销等电商领域违法犯罪严重侵害群众合法权益,各地政法机关亮剑出招进行打击整治,倾力守护消费晴空。 斩断网上售假链条 ...
阳光头条|外贸经理利用假冒公司、阴阳订单侵占5270余万元
经查证,2010年9月至2023年2月,陈某利用假冒公司、阴阳订单赚取货款差价利润共计5270余万元。2018年至2022年,陈某将A公司为国外客户代付模具费等共计25万余元占为己有,一直未归还公司。检察机关认为,陈某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特别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职务侵占罪...
广州知名电商,5名员工被刑拘!_公司_公安_品牌
经查,3月,该公司店长王某因个人资金周转需要,利用珠宝店盘点规则漏洞,将店内珠宝黄金首饰盗出后转移到二手交易市场低价变卖。 4月7日,深圳市公安局经侦部门开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快速查清并全部追回涉案黄金饰品。目前,王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深圳市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下单再退款?都是网店“内鬼”惹的祸!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8年2月至9月,陆某先后应聘进入8家京东网店担任运营管理职务。陆某利用拥有网店运营账号可行使商家直赔的权限,使用三个买家账号虚假下单购买商品,再申请退款,从而直接取得商家直赔款,侵占8家公司钱款共计人民币19.6万余元。法院认为,陆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担任应聘公司运营管理的职务之便...
23名网店店主被骗59万余元,只...-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检察院
一些诈骗分子打着“网店代运营”的幌子,先下单虚增销量,再冒充厂家骗取货款后快速退单,利用时间差、信息差,在短短十几天内诈骗全国各地23名网店店主59万余元。近日,经江苏省海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一审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苏某甲、苏某乙等9人有期徒刑十年至二年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8万元至1.5万元不等。苏某甲不服判决上诉,目前该案正在进
售假、诈骗、泄露信息……检察机关办案发现电商这些“坑”_中共...
最高人民检察院7月23日发布的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电商黑灰产犯罪有关情况显示,当前电商产业链不法乱象增多,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破坏公平市场竞争秩序、影响电商行业健康发展。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电商领域相关犯罪1万余人。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涉电商犯罪领域以下情形值得重点关注: ...
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依法惩治网络传销犯罪典型案例 - 中 ...
李某具有自首、退缴违法所得等从轻、减轻情节,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没收,上缴国库。一审宣判后,李某提出上诉。山东省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以获得高额投资回报为诱饵实施网络传销的典型案例。近年...
曝光台 | 公布10起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_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
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市场环境,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领域,开展网络交易专项执法行动,依法打击电子商务、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领域违法行为,截至10月底,全系统共查办各类网络交易案件4700余件。“双十一”期间,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作用,震慑不法商家,规范经营行为,...
电商交易,拒绝入坑 - 新津检察院
“犯罪嫌疑人通过这种买真退假、高买低退的方式赚差价,让不少商家既伤了财又寒了心。”马鑫悦介绍说,朝阳区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全力帮助企业追赃挽损,在...让网店看起来生意‘火爆’,以此来吸引消费者。”汪玫瑰告诉记者,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引导公安机关深入调取证据,最终核实徐某至案发共销售假奶粉达7万余元。
买真货、退假货?男子骗取227万余元,法院判了
男子胡某恶意利用电商平台“期限内无理由退货”规则,通过“买真退假”的方式,骗取货款227万余元。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判决被告人胡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罚金11万元。 案情显示,胡某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
伪造交易记录要求网店退款,女子骗取多家网店7万余元!
网购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不法分子找到了可趁之机。利用一些商家不仔细核对交易明细的习惯,女子马某通过伪造虚假的转账记录,要求多家网店退款,骗取了共计人民币7万余元。近日,静安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马某依法提起公诉。去年9月25日,A贸易公司业务员收到了一则退货请求,一顾客表示因为尺码不...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网络消费民事典型案例-湖北法治网
胡某在韩某经营的网络店铺中购买一款女士手提包。购买时,店铺页面显示胡某该手提包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胡某收到该手提包后,于七日内向该店铺申请无理由退货,被韩某拒绝,拒绝原因为此手提包不支持七日无理由退货,并且此事项在胡某购物时即作出了提示。胡某诉至法院,请求判令韩某承担退货退款责任。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若商家不同意赔偿,被告人便以在网上曝光或者投诉相要挟。被告人李某某、刘某甲以此方式先后向17家电商企业敲诈勒索206次,涉案金额共计17万余元。其间,刘某乙帮助刘某甲签收快递、接收商家赔付款等,参与金额共计2.6万元,获利500元。 【诉讼过程】 本案由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弋江分局立案侦查。2023年10月,弋江区...
男子利用“7天无理由退货”骗取200余万元,获刑11年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检察官 赵越超:经过审计,计算出本案涉及的订单共计300余笔,涉案金额是200余万元。 检察机关出具的另一份证据显示,胡某利用家人、朋友的身份信息注册了大量电商平台账号用于买真退假,同时虚构了收件人的姓名以及收货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