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的陷阱:从日本消费贷款中的启示:为什么越借越穷,越来越穷
2006年,日本政府出台《贷金业法》,试图规范消费金融市场。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政策反而导致地下高利贷死灰复燃。许多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消费者转向地下钱庄,陷入了更深的债务泥潭。### 二、中国的消费信贷狂潮 如今的中国,正经历着与日本当年相似的消费信贷扩张。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信用
日本90年代网贷毁掉一代,中国年轻人,别被“超前消费”绑住未来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了,内需不振、物价猛跌,政府先砸7000亿日元发消费券,结果68%的钱全被老百姓存起来,根本没拉动消费。更糟的是,银行被房地产坏账缠得动弹不得,眼瞅着经济要“熄火”,日本政府竟出了个“险招”:大力推消费贷,让普通人多借多花,用民间债务帮政府“化债”。为了让这招落地,日本直接...
日本消费贷款启示录:为什么我们越借越穷,越穷越借?
日本消费贷款的悲剧,核心在于“债务陷阱”:消费主义洗脑:社会鼓励“先享受后付款”,贷款广告无处不在。收入停滞,物价上涨:泡沫经济破灭后,工资不涨,但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金融监管滞后:政策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一刀切,导致市场畸形发展。社会压力大:日本人爱面子,怕被催收曝光,宁愿自杀也不愿“社会性死亡”。...
日本消费贷悲剧背后的三大教训,普通人如何避开债务陷阱?
先来捋一下背景线索——19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内需低迷、工资缩水,整个社会像泄了气的大皮球。本想着发点钱刺激大家买买买,可七成资金都进了储蓄罐里,一点没流向市场。这下子政府急眼了:既然老百姓不愿花,那就放开贷款,让银行和金融公司把钱送到消费者手里!1999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法》出台,...
经济下行,尽量别碰贷款,碰贷款就死!
一、债务陷阱:从房贷到消费贷的连环绞索 1. 房贷:温水煮青蛙式的财富绞杀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集体走高,工行达0.86%,建行0.76%,较去年末分别上升0.13和0.13个百分点 。更恐怖的是,全国断供潮背后存在隐性风险堰塞湖:银行业将不良贷款处置周期延长至14个月,23个省份要求银行“稳妥...
网贷是如何毁掉日本一代人的?中国年轻人正在重演
日本花了20年,把金融消费做成了全民陷阱,而我们只用了不到10年,就让“先花后付”变成所有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即便是如今,我们的监管也设置了24%年化利率红线。并且严禁暴力催收。而这些也确实压住了一部分的乱象。可平台的创新永远比监管快半步,你封死高利贷,他就玩砍头息、服务费。你限制广告,他就玩算法...
别被便捷借贷的甜头迷住眼。日本经验是现实警钟
泡沫破灭后,日本内需疲软,工资下滑、物价低迷。政府发了7000亿日元的消费券,结果有68%被居民存了起来,拉动效果寥寥。银行被房地产坏账拖得喘不过气,放贷意愿下降。政策的“缺口”就被民间信贷填补:1999年通过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法,等于打开了消费贷的闸门。资金找去处,消费信贷像春运的列车一样拥挤。1998年...
消费贷,榨干年轻人最后一滴血!日本早就上演过 - 新浪财经
这与当今中国的情况,何其相似?房价泡沫高悬,消费贷无孔不入,有个消费贷巨头差点就上市了。唯一不同的是,中国那名首富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日本消费贷泡沫被政府主动刺破,要求年化利率不准高于20%,贷款额不得超过借贷者年收入的1/3。此前,我们的网贷利率是不准高于36%。现在是不准高于LPR利率的4倍。但...
有人被骗上亿日元!疯狂的“牛郎债务陷阱”,日本政府整改有用吗...
有人被骗上亿日元!疯狂的“牛郎债务陷阱”,日本政府整改有用吗? 推荐人:碧欧耶 2025-06-19 22:31:24 有人被骗上亿日元!疯狂的“牛郎债务陷阱”,日本政府整改有用吗? 时代周报 今日头条 查看原文 相关商品 0值得看 0 0 分享 举报 影音游戏-日剧 0评论 发表评论 当前文章无评论,是时候发表评论了...
日本消费贷款是怎么收割年轻人的? 媒体报道,最近有多家银行消费贷利...
2006年起,日本政府陆续出台了限制消费贷的政策。2006年颁布的《利息限制法》对贷款利息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牢牢限定在20%。同时允许借款人向消费金融公司索要此前贷款中利息超过20%部分,也就是说,之前收取的超过年化20%的利息,企业还得吐出来,还给借款人。2010年修订的《利息限制法》规定,借款人贷款余额不得超过...
日本常见诈骗手法之八:高利贷陷阱_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馆
日本常见诈骗手法之八:高利贷陷阱 不法分子主动接近受害者,编造借口称急需资金,愿以20%以上年利率借款。受害者被高利率诱惑,同意借出钱款。到期后借款方拒绝归还,甚至报警举报贷款方放高利贷行为。 根据日本法律,10万日元以下本金,贷款年利率不得超过20%;10万日元以上100万日元以下本金,贷款年利率不得超过18%,100
你常用的小额现金贷,可能是无声的高息陷阱;“日本制造”数据造假...
小额现金贷:无声高息陷阱 所谓“现金贷”,指的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为用户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用于日常消费,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特性。近来网贷的监管规则出台,很多平台无法绕过企业借款200万的门槛,开始转型做现金贷。蚂蚁金服、京东金融、腾讯微众银行等大公司,到用钱宝、掌众...
平均每个国民被骗717块钱,日本电信诈骗为什么这么疯狂?_澎湃号·湃...
2023年,日本2023年的网络诈骗案件大增,涉案金额超过455亿日元,比同年的特殊诈骗涉案金额多出约14亿日元,两种诈骗方式合计896亿日元。 要知道日本全国人口也不过1.25亿。 也就是说,2023年平均每个日本国民被骗将近717块钱! 日本的电信诈骗为什么这么疯狂?
疯狂的“牛郎债务陷阱”,有人被骗上亿日元-虎嗅网
• 👊【政府重拳整治】日本通过法案打击牛郎俱乐部剥削女性,违规者将面临刑事处罚。 • 💔【情感操控牟利】牛郎通过“宠溺+辱骂”操控女性心理,诱导高消费并签下天价欠条。 • 💰【天价债务陷阱】女性负债后被迫卖身、诈骗或自杀,有人单笔欠款达千万日元。
日本消费贷危机,悲剧频发引警醒,债务阴影如何毁掉未来?
政策上头放水的时候,1999年出台新法规,允许放贷公司搞资产证券化,钱一下子全涌进这个圈,消费贷规模一年暴涨,1998年12月武富士上市,创始人直接当上日本首富,媒体天天拍他游艇豪宅,底下年轻人再怎么加班,工资也追不上利息涨得快 2003年,个人破产数据直接飙到24万,十年前还不到一万,大家都觉得这行风光,...
被网贷榨干的青春:那些在消费主义陷阱里窒息的年轻人
"注册送水果,点击就送1万额度"——这是25岁的林芳第一次接触网贷时的场景。彼时的她刚毕业,月薪2000元,却被分期乐弹出的广告蛊惑,用5000元分期买了一张某网红健身房的年卡。三年后,她的手机里躺着9个网贷App,每个还款日都像一场凌迟:工资到账即清零,陌生催收电话24小时轰炸,连父母问"钱够不够花"时,...
被消费贷绑架的90年代日本:巨头狂欢,小民死扛,饱食穷民 - 新浪财经
你也许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见过美国爵士时代里疯狂的享乐主义,可即便如此,在许多人眼中,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比,那也只是小巫见大巫。1987年之后的4年是日本经济最辉煌的年代,经济连续51月的高速增长,有赖于消费引擎声浪轰鸣作响。日本政府在1989年推出了消费税,但丝毫没能放缓人们花钱的欲望。代表着...
日本消费贷款,逼死年轻人-虎嗅网
最近有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已经下跌到4%以下,而前几年个人小贷猖獗的时候,部分黑心借贷的年利率甚至能达到300%,这种断头贷不知坑害了多少年轻人。而这种过度诱导人超前消费的贷款,日本早就开始多年。本期视频大白就跟你聊聊,日本年轻人是怎么被小贷逼死的,他们的国家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起底网贷黑产(下)|高薪扩张!精心设计的“债务规划”黑洞
近日,多个网贷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确实出现有平台设债务转移陷阱,以“债务优化”套取用户信息,冒用身份申请新贷“借新还旧”,导致债务恶性膨胀的情况。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飒指出,“这种诱骗消费者支付所谓的‘服务费’,或直接盗用信息进行非法借贷的行为,只会将消费者推入更深的债务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