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秋凉渐至,正宜润补
9月7日,我们迎来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谢皛介绍,白露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增大,清晨时常见露水凝结,“白露”因此得名。中医认为,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以干燥为主要特征,燥邪易伤肺脏。因此,此时的养生重点在于
白露养生防“秋凉”:保暖防寒,润肺燥
寒意渐增:虽然还未到深秋,但寒意已开始显现,尤其是早晚时段,体感明显凉爽。这些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白露时节的养生保健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认为,秋季与肺相应,而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因此秋季养生应以养肺润燥为主。二、保暖防寒:白露养生的首要任务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民间流...
白露|白露进补姿势多,你补对了吗?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炎炎之日渐远,肃杀之气渐浓。人们一方面开始慎防秋季“燥邪伤人”,一方面也开始进补,调养自己“经夏三分虚”的身体。 但是中医认为,白露应淡补。因此在白露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以免上火伤身。以滋阴润肺为宜,应“平补”,而大补则容易补“过”了。 01 秋藕最补人 正所谓...
白露至,秋意浓:顺应天时,养生有道
2025年9月7日16时52分,我们将迎来白露节气。此时,暑气渐消,凉意初生,白露之名,源于古人发现这个时节清晨的露水日益增多,且在草木上凝结成一片洁白,故称"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这句话精准地描述了白露时节的自然现象和气候特征。作...
白露渐秋凉,食宜甘润平
白露秋凉后,很多人发现自己容易口干舌燥、皮肤干涩,甚至毛发脱落,这些其实也与秋燥有关。此时要少吃燥物和寒物,多食用清心、降火、甘润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秋梨、龙眼等清润养肺,以防秋燥伤人。不过入秋后也不要过于着急进补,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期,此时一般应以清补调养,兼解热除燥。平时可多按摩中...
节气养生|露从今夜白,秋风至此凉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此时节燥令当行,人体容易出现口唇干、咽干、鼻腔干燥、大便干结、皮肤干等症状。所以,“白露”的饮食养生是以“润”为主,需要“养阴液,润肺燥”。建议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黑芝麻、南瓜、莲藕、茭白、荸荠、豆腐、鸭肉等。另外,秋季肺脏当令,肺五行属金,根据...
健康科普 | 节气养生——白露知多少
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度,天气逐渐转凉,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故而得名“白露”。在这个季节交替的重要时期,人体也需要顺应自然变化,调整养...
白露:秋季养生好时节,养胃润肺正当时
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天气转急,地气渐明。同时,《黄帝内经》还强调了肺在人体中的核心地位,称其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不仅负责气的生成和调控,还与秋季的气候紧密相连。由于肺喜润不喜燥,因此在白露时节,我们应避免过度进补,而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素食为主。此外,秋季喝粥不仅能...
露凝而白,中医教你顺时养“收”
白露如一位温柔的提醒者,告诉我们:顺应“收”与“润”的节奏,才能在渐凉的秋日里,让身心如晨露般清润安宁,为寒冬积蓄能量。遵循中医顺时养生之道,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呵护。 文:针灸科张晓燕 审核:护理部 编辑:宣传统战室 精诚服务惠泽民众中医为本质量至优宗旨...
白露至,秋意浓,滋阴润燥养生正当时
白露,秋之韵味渐浓时,悄然踏至。暑气消散,秋高气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仿佛是大自然轻启画笔,为天地绘就一幅温婉的水墨图。此际,“秋老虎”悄然退去,天气渐转凉意,正是养生好时节。白露时节,养生之要,在于滋阴润燥。秋燥当道,身体易感干涸,故需以柔润之法相待。饮食间,不妨多品尝银耳莲子羹、百合炖雪梨,滋阴...
白露到,暑气消!养肺防燥正当时,科学“贴秋膘”有讲究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养生之道,在于顺应天时。防秋燥:重在“润”,多食白色食物,多喝汤水,滋润肺腑。贴秋膘:重在“衡”,营养均衡,循序渐进,科学进补,切忌盲目油腻。把握好这两个方向,就能健康、舒适地度过这个金秋时节,为寒冷的冬天积攒足够的能量。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蒙愈堂说健康 温馨提示:本文为通用养生建议,个人体质各...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养生正当时 🍂
白露过后,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忌吃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忌吃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忌吃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可多吃的食物有: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除了饮食要润,也要注意滋润皮肤,做好清洁后使用保湿喷雾、涂抹润肤液...
白露至,秋意渐浓,如何“润养”一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近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大地暑热渐消,早晚微凉,所谓秋高气爽就是指的这个气象,秋水长天之间自有一番澄澈清朗之意境。白露不仅是自然界开始由阳转阴的重要节气,更有一套传承千年的中医养生智慧——收敛润养、药食...
秋意渐浓,白露养生有妙招——食疗与日常保健指南
预防秋凉:白露时节,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增添衣物,特别是颈项部、脐腹部、腿脚部以及关节部位的保暖 。滋阴润肺: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白露时节气候凉爽干燥,容易伤肺阴。因此,应多吃一些润肺降火的食物,如生梨、百合、蜂蜜、银耳等 。调和肠胃:经过夏季,肠胃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建议食用清淡、易消化且富含...
白露:露从今夜白 肺宜自此养(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之道)
此外,白露节气气温变化较大,再加上燥邪风寒渐长,养生需格外注重润燥养肺。品茶啜米酒,食白润秋燥 自古以来,白露的习俗不少,且多与“吃”和“饮”相关。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本身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而白露前的龙眼个大、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时吃龙眼...
白露| 宜滋阴润肺、养肾气,做好5点可防寒祛秋燥!
从白露开始,天气越来越凉,有些人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乏力等症状,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所以白露后应注意补养肾气。 这时可以坚持晚上泡脚,用温水或用大医派足浴方泡脚,水要没过脚腕,时间在15到30分钟,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 03 情志养生 秋季...
华阳﹒中医|节气话养生——白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基本...“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秋季宜早入睡,使阳气收敛、阴气渐生;早晨鸡鸣即起,使阳气舒张。...下面教大家几个简单的补养肾气的养生方法: 1.坚持泡脚: 睡前用...
明日是“白露”,有空没空,提醒中老年人:1要喝、2不吃、3不做
此节气后,冷暖交替愈加明显,北风主导气候,地面辐射迅速,温度急剧下降,正如《诗经》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白露既至,秋凉渐深,各地自此步入丰收与寒凉交织的秋季,四时更替,天地静谧。白露三物候是指什么?白露有三个物候现象:初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初候鸿雁南飞:北去时归,鸿大雁小...
白露养生说丨食宜清补防秋燥,露从今夜谨添裳
《黄帝内经》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贴秋膘”要适当,其实在白露时令,仍有湿气,此时若一味进补,“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反而会致脾胃内虚,免疫力下降。这时适合吃一些热粥,粳米或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功能。可以通过喝汤、吃粥的方式来滋补润燥,健运脾胃。《黄帝内经》云:“使志安宁...
进入白露节气,需养生……
同样,肺应秋,秋气燥,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易袭肺。白露节气的经络穴位养生,也以健脾、润肺、益气滋阴、补养肾气为主。空闲时,不妨可在手脚四肢上寻找到的穴位,方便按摩。在“第五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按下这穴位,这是鱼际穴,每天按下一到三分。这穴位能宣通肺气,利咽止通,有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