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他授衔中将,不满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回去后,聂鹤亭陷入了深思,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与错误;不该因为一时的不满而跑去找老首长大闹一场,更不该忽视军队授衔的严肃性与公正性。因此,在1955年授衔时,聂鹤亭并未参加。但考虑到他过去的功绩等因素,一年后,也就是1956年,他才被重新补授了中将军衔。而在《罗荣桓传》中,曾有一段关
1955年,他授衔中将,不满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1955年,一场轰动全国的授衔仪式拉开帷幕,无数英雄将领的名字被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然而,在这场庄严的仪式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位将军因不满自己的军衔而与上级发生激烈争执,最终被暂缓授衔。这位将军是谁?他为何会做出如此举动?他的命运又如何走向了终点?聂鹤亭,一个名字或许并不为所有...
1955年,他授衔中将,不满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别因为一时的不爽,就跑去找老首长发火。这样做太不对了,而且军队授衔是多么严肃公正的事,咱可不能把它不当回事儿。所以,1955年授军衔那会儿,聂鹤亭没赶上。不过,因为他以前立下的功劳啥的,后来1956年,上面又特别给他补了个中将的军衔。但是,他在私生活上老出问题,进了城更是不听组织安排,犯了大...
1955年,他不满授衔中将,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可以说,他的一生没有空白,从南昌起义一直到建国后,聂鹤亭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在做贡献,说他是个劳苦功高的将军,丝毫不过分。然而,在1955年授衔时,聂鹤亭却闹了起来。因为当时中央军委给他的评定,是中将军衔,这让他很难接受,他找到负责评定工作的罗荣桓,吵着让这个老领导“给个说法”。聂鹤亭表示,自己以前是...
1955年大授衔,一位老同志不满军衔级别与罗荣桓大闹,结果如何?
1955年,聂鹤亭被授予中将军衔。最初,他对这个结果并没有太大异议。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注意到与自己同期参军、战功相仿的许多战友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这一发现让他心中不满的种子逐渐发芽。他不禁反问自己:“同样是出生入死,为什么我只是中将?”这种情绪反复发酵,最终演变成一种愤怒。他认定军衔评定存在不公,甚至...
1955年,他不满授衔中将,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1955年授衔时,聂鹤亭突然闹起了情绪。当时中央军委给他评了个中将,他对此很不服气,直接去找负责评衔的罗荣桓理论,非要这位老上级给个合理的解释。聂鹤亭提到,他曾担任林彪的副职,在晋察冀军区期间,他的级别与杨得志和吕正操相当。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的贡献甚至超过了杨、吕两位,可如今杨、吕都成了上将,他...
1955年,他不满授衔中将,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不过,在1955年的军衔授予仪式上,聂鹤亭出现了情绪波动。由于中央军委当时授予他的军衔为中将,这一决定让他深感不满。于是,他主动找到负责评定军衔的罗荣桓,直接要求这位老上级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聂鹤亭提及,他曾是林彪的助手,在晋察冀军区任职期间,其职位并不比杨得志和吕正操低。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他的贡献...
1955年,他不满授衔中将,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尽管某些人的军衔在他人眼中已然偏低,然而仍有部分人因对自身军衔心存不满而引发争端。在钟伟、王近山等广为人知的将领之外,还存在一位因特定历史背景而获得中将军衔的人物。然而他的内心始终无法得到满足,最终采取了一个行动,这个决定让他在之后的人生中持续陷入懊悔之中。这一举动带来的后果,让他用漫长的岁月来...
1955年,他授衔中将,不满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不应因一时情绪失控而前往老首长处无理取闹,更不应轻视军队授衔的庄重与公平原则。1955年进行军衔评定时,聂鹤亭并未在首批授衔名单中出现。然而,鉴于他以往的突出贡献和重要地位,经过重新评估,1956年,聂鹤亭被追加授予中将军衔。这一决定充分体现了对他历史功绩的认可和肯定。《罗荣桓传》里提到聂鹤亭时,讲到了...
1955年,他授衔中将,不满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1955年,全军进行大规模授衔仪式,当时许多将领展现出了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风范,他们对待军衔荣誉看得淡然,视其为身外之物,从不为名利而争斗。比如我们熟悉的“‘三辞元帅’”粟裕大将,便多次主动请求降低军衔,另外像徐海东、许光达等几位著名将领,也曾主动提出“降衔申请”,彰显了他们无私的胸怀和淡泊名利的精神。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在部长室大闹,罗荣恒:暂缓授勋,去反省
罗荣桓严肃地指出聂鹤亭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军队规定,更与他高级将领的身份严重不符。因此,罗荣桓决定暂时推迟给他授予军衔,并希望他能认真反省。谈话不愉快地结束,聂鹤亭离开部长办公室时,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他独自一人走在空荡荡的走廊上,沉默不语,脚步沉重,脸上的怒火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复杂的心情。回到
1955年,他授衔中将,不满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在1955年中国全军大授衔时,许多将领展现出了高风亮节,他们无欲无求,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毫不为个人的名利得失所动。很多将领如同我们熟知的粟裕大将一样,宁愿放弃荣誉,也不为一纸军衔所束缚。像粟裕那样“三辞元帅”的事迹,更是让人感动,而徐海东、许光达等将领也曾多次主动要求降衔,他们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谦逊...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大闹部长室,罗荣恒:暂缓授勋,去反省
“老罗,咱哥俩多少年的交情了?我老聂对革命那可是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你说说,就凭我这些功劳,怎么就混了个中将?那些个上将,哪个比我贡献大?这不明摆着不公平嘛!”罗荣桓部长听着他抱怨,脸色也渐渐严肃起来。等聂鹤亭说完,他才开口,语气也硬邦邦的:“鹤亭,授衔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得综合考虑,...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大闹部长室,罗荣恒:暂缓授衔,去思考
1955年,军队授衔,举国欢庆。但这热闹背后,一位大将却怒气冲冲,直接闯进部长办公室,为结果鸣不平,真是出人意料。一九五五年,全军授衔,怀仁堂肃穆。将领们等待着,名单揭晓,多数人欣然接受军衔,心怀感激。可聂鹤亭,四野老兵,看到自己只被授予中将,心里波涛汹涌。老将军聂鹤亭,戎马一生,南昌起义,解放战争,...
1955年,他不满授衔中将,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聂鹤亭在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自己带来了不利影响。尽管如此,在1956年,他仍然被“补授”了中将军衔,然而这一过程中的争议,也让他在部队中的形象蒙上了阴影。此后,聂鹤亭担任工程兵司令员,带领部队创造了许多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他始终未能再获得上将军衔,直到他去世。
1955年,他不满授衔中将,大闹部长室,一时冲动,结果后悔一生
这位老兄的“大闹部长室”,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毁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军队管理敲响了警钟。咱先不说别的,就说这位老兄,如果他能冷静下来,好好想想,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会不会有更解决办法呢?所以说,友友们,做人呐,还是要冷静理性,尤其是在职场上,情绪管理很重要!冲动是魔鬼,三思而后...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大闹部长室,罗荣恒:暂缓授勋,去反省
1955年,新中国首次全军大授衔,怀仁堂外,军乐齐鸣,将星闪耀,气氛庄严得让人屏住呼吸。可就在这一片喜庆中,一场令人意外的插曲却悄然上演。一位功勋卓著的老将军,看到自己仅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怒气冲天,直闯部长办公室讨要“公道”。授衔本是荣耀,可他却用这般激烈的方式表达不满。为什么会这样呢?1955...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大闹部长室,罗荣恒:暂缓授勋,去反省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大闹部长室,罗荣恒:暂缓授勋,去反省 【军衔风波:一位将军的自省之路】1955年,一场轰动军中的"授衔风波"在北京悄然上演。这一年,新中国首次举行全军授衔仪式,一位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却因对军衔安排不满,闯入部长办公室"讨说法",上演了一出令人唏嘘的"军衔闹剧"。这位将军就是聂鹤亭。
不满被授衔中将,聂鹤亭大闹部长室,罗荣恒:暂缓授勋,去反省
1955年的军队授衔,无疑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重大事件。彼时,四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却冒出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情况——有一位大将,因对授衔的最终结果心怀不满,竟径直闯入了部长室,其目的便是想要讨个说法,求得公道。【风波初起,授衔不满】1955年,新中国迎来了首次全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