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结束之际,莫迪发文感谢中方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刚刚,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感谢中方成功组织并举办了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莫迪说:“结束了对中国富有成效的访问,其间我出席了上合组织峰会并与多位世界领导人进行了交流。还阐述了印度在全球关键议题上的立场。感谢习近平主席、中国政府以及人民成功组织了此次峰会。”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第...
莫迪破冰出访中国,未见中方邀请函,只得两字答复,背后原委印方知晓
近期,印度新闻机构抢先在各大平台发布报道,声称印度总理莫迪已接受中方正式邀请,计划于8月底至9月初赴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领导人峰会。这一消息迅速在印度舆论场引发热烈反响,不少媒体欢呼雀跃,将其解读为两国紧张关系出现缓和的重要契机。不难想象,莫迪本人或许也暗自盘算,希望借助此次多边外交舞台,为陷入低谷的...
...陈晓东会见尼日尔国防国务部长莫迪_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24年6月4日,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会见来华访问的尼日尔国防国务部长莫迪一行。 陈晓东说,中尼友谊源远流长。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尼两国始终坚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方愿同尼方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今年秋天,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欢迎尼方积极与会,共商中非、...
蔡奇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蔡奇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2025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在天津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印度总理莫迪。 蔡奇表示,习近平主席刚刚同总理先生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见,就中印关系发展达成新的重要共识,为我们推进两国睦邻友好合作指明了方向。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
印度外长称中印关系“非黑即白”,实则反复横跳,骗得了自己,骗不了...
印度防长、外长在数月内相继访华,甚至一度传出总理莫迪即将访华的消息。这些行动,被解读为印度失去美国支撑后的“自救操作”,是“危机中的姿态调整”。印度政府长期以来,都将“战略自主”包装成其外交哲学。但其在实践中,更像是“左右逢源”的机会主义策略,即在大国之间对赌,押注中美谁能提供更大战略筹码。...
今晚莫迪发文盛情欢迎中方!印中关系新动态,友好互动引全球目光聚焦
此刻的新德里街头,莫迪访华的宣传海报开始出现在重要街区。 这位印度总理即将在8月底踏上时隔七年的访华旅程,目的地是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王毅当面转达了中方对其访华的期待,莫迪则回应称此行将推动双边关系“稳定、可预测、建设性”发展。在挂满印度教神像的总理府厅堂里,两种文明古国的智慧正在碰撞融合——印度...
莫迪苦等两天,北京终于摊牌了!中方2字回复,已是仁至义尽,莫迪彻底...
这两者间的差别有多大?看看普京的访华行程就一目了然。普京这次来华足足四天,除了参加峰会,还安排了详尽的单独双边会谈议程。这才是标准国事访问的待遇。相比之下,莫迪的行程更像是一次紧凑的“打卡”。会一开完,人就回国。这不是简单的礼节问题,而是一个清晰的定位问题。中方用“欢迎”二字,既全了作为...
...感谢中国,莫迪公开强硬表态,这一次,印度脸丢光了_达尔_中方_发展
巴方感谢中国党、政府和人民长期以来对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宝贵支持,感谢中方在国际事务中为巴仗义执言。巴基斯坦珍惜和平,致力推动经济发展,但面对侵犯巴主权和领土行径,将坚决予以回应。 达尔外长此次访华的时间点,恰逢印巴边境局势持续紧张之际。尽管中方明确表示“印巴都是重要邻国”,但某些势力始终试图将中巴关系“...
印度外长感谢中方,态度180度大反转,中国想要的,他给的很痛快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国际政治的戏剧性转折,往往比小说更精彩。就在中印关系长期胶着之际,印度外长苏杰生的一次访华,却让外界看到了两国关系破冰的曙光——这位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中国放狠话的外长,如今却当着中国高层的面,不仅痛快接受了中方的核心诉求,还罕见地表达了合作诚意。7月14日,苏杰生抵达北京,开启...
莫迪2天没等到中方邀请函,只收到四字回复,印方心里清楚
最近印度媒体闹了个大乌龙,8月3日,多家印媒集体放出风声,说莫迪总理已经收到中方邀请,将在8月31日到9月1日“应邀访华”出席上合峰会。 消息一出,新德里街头卖报的小贩都扯着嗓子喊“莫迪要访华了”,民众讨论得比看板球赛还热闹。 可谁也没想到,仅仅两天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只说...
王毅刚落地印度,莫迪4条快讯通电全国,绝不许邻国摧毁大坝
王毅与莫迪的握手被印媒反复解读。 在总理府90分钟会晤中,莫迪首次公开定义“印中是伙伴而非对手”,强调双方有“加快发展的共同任务”。 他特意提到感谢中方重启西藏朝圣路线,这条中断五年的宗教通道,6月刚迎来首批印度香客。边境摩擦的阴影仍未消散。 印度国防部月报显示,8月上旬印军向中印实控线增派侦察班组,班公湖
行程结束,王毅离开印度,临行前莫迪讲出两个字,给中印关系定调
令人惊讶的是三天访问中双方竟达成了二十项具体共识,包括重启中断五年的边境贸易市场,这可是2020年边境冲突后的破冰之举。王毅外长此行从8月18日傍晚抵达新德里开始,当晚就与印度外长苏杰生展开首轮会谈。两国外长在持续三小时的对话中,首次确认了"稳定、合作、前瞻性"的双边关系定位。苏杰生特别感谢中方为印度香客...
印度总理莫迪结束访华 微博与中国网友告别
中新网5月17日电 据外媒报道,印度总理已经结束了对中国的3天访问并前往蒙古继续访问行程。在临别前,他还在微博上留言,跟中国网友说再见。 报道称,署名“莫迪总理”的微博留言说:“中国再见!感谢中国政府和人民的热情款待。我会永远的记得这次访问。未来这些年我们应该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印中关系。” ...
印度终于认清形势,苏杰生当面感谢中方,中国想要的,他给的痛快
国际政治的棋局上,印度外长苏杰生7月的访华之旅,无疑是一步意味深长的落子。这位曾因在中印边境问题和多边场合“唱反调”而备受关注的外交官,此次却在北京向中方作出两大关键承诺,甚至直言“中印是发展伙伴而非竞争对手”。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印度为何突然转变态度?背后既有国际格局的深刻演变,也有印度...
莫迪最新表态:印中紧密关系,至关重要!
据日本《读卖新闻》、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当地时间8月29日在日本访问期间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印中保持紧密关系对构建多极化的亚洲和世界至关重要。《南华早报》评论说,莫迪此番言论释放出印中关系进一步升温的信号,是近年来对华最强烈的示好姿态之一。
莫迪时隔7年再访华参加上合峰会,中方回应仅两字,已是仁至义尽
然而,两天后等来的中方回复却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但这已经是对印度仁至义尽了。面对印度的外交困境和莫迪的访华请求,中方的态度既体现了大国风范,又彰显了外交智慧。一、内外交困下的求援?莫迪此时选择访华,绝非偶然之举,而是在内外交困局面下的无奈之选。特朗普突然对印度征收50%的关税,让本就面临经济压力...
等来了北京的回复,莫迪政府在刷存在感,中方给出明确回应
现在中方的回应来了,"欢迎"出席峰会,不谈双边。 这不是敷衍,是有讲究的。 2018年莫迪访华时,中印领导人见了面,还一起逛了武汉东湖,当时双方签署了120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中印关系降到冰点,直到2023年G20峰会,两国领导人才在巴厘岛短暂会面,聊了20分钟。这次"欢迎"二字,其实...
一声欢迎!莫迪7年后访华遇冷,中方只给2个字回应释放深意
两天后,中方终于回应了,但这回应却让印度方面略感失望——仅有两个字:"欢迎"。这看似普通的外交辞令,背后却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印度的急切与中国的克制 印媒争相报道莫迪"应邀访华",言辞间透露出浓浓的期待。若成行,这将是莫迪时隔7年后首次踏上中国土地,对于中印关系走向无疑是个风向标。但中方的回应...
莫迪马上访华,中国在南亚加快布局,印度人心里不是滋味
国际舆论场的博弈也是重要因素。 西方媒体多次试图描绘中国“偏袒俄罗斯”的形象,但中国始终坚持客观中立立场。 泽连斯基公开感谢中国贺信的做法,客观上为中国的中立立场提供了佐证,同时也改善了乌克兰在国际舆论中的形象。 这种双向的舆论需求促成了这次外交互动。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始终保持连贯性。 中方既承认...
莫迪阅兵前“态度急转”!外交部“十八字回应”暗藏什么信号?
莫迪的访华行动本身是妥协的结果:既需安抚国内强硬派,又需推进与中国的经贸议程。拒绝参加阅兵,可能是为了缓解国内舆论对“对华示弱”的批评。中印边境问题的未解之结尽管两国在2023年达成边境管控协议,但中印在边界争端上的根本矛盾尚未解决。莫迪的“克制”态度,或许也是对中方的一种试探,试图在对话中争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