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新车“哑火”!车企不再玩流量,卖点已千篇一律?
电车通发现,这届成都车展的冷清并非唯一特点,它似乎还回归了车展的本真——卖车,车企公布促销权益的场景比比皆是。这些车企中,绝大部分并非头部阵营的佼佼者,有的车企是为了兑现此前立下的销量目标,有的车企则已濒临淘汰边缘,他们加大促销力度,无非是想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市场博弈筹码。不再玩流量!新势力变得更务实了 要
凉了?卖过才知道|成都车展
归根结底,“卖车”才是车企在成都车展的任务,本届成都车展凉没凉,看的不是流量而是效果……
成都车展自有“活法” 成都车展开幕在即,往年的热闹却已不在?2025年...
每一年的成都,我们总能一揽众生相,它们中的有些人总能意气风发,但又有些人势必是带着忐忑的心理前来参展,那到了2025年,明星车型提前曝光让成都车展失去了一些能够引发流量关注的焦点,“熄火”的背后亦有着太多外部因素在影响。不过,作为一年一度的大型车展,只要能形成地区辐射,成都车展的存在就有意义。
再见,成都车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成交率,本届成都车展期间,完成新车上牌流程,并在申报平台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后,将按标准发放汽车消费奖励。以10-20万元价格区间为例,油车2千元,电车3千元。到了35万元以上,油车7千元,电车8千元。“卖车、卖车、卖车”,就是本届成都车展的主题。事实上,成都车展本身就是四大A级车展当...
没有流量明星空降,成都车展真的不好看?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失去了雷军、周鸿祎等顶流大咖的加持,没有流量明星的空降,2024年成都车展媒体日刚结束,就收获了“车展凉了”“没热点”“不好看”的评价。 焦虑的市场环境下,一向财大气粗的奔驰、宝马、奥迪甚至都不再投放展馆外的巨幅宣传海报,“空空荡荡”的展馆外观与昔日海报、热气球“争奇斗艳”“热热闹闹”形成鲜明对比,也...
规模大但新车看点不多,今年成都车展为何不再热闹?
亦或者是从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合资主流品牌们集体"哑火",几乎没有其他大动作,只是参展走个过场的时候呢?照理来说,受疫情影响,虽然开幕时间只是延期了两天,但基本无伤大雅。可从本次成都车展上车企们的"动作"来看,作为今年下半年刺激国内车市消费的最重要汽车展会之一,本届成都车展看起来,的确和往年不...
旧序瓦解,新篇待启,成都车展见证行业转型拐点
在车市风云莫测的今天,成都车展的意义反而更显珍贵:它是行业热闹的晴雨表,也是城市消费的助推器。对车企而言,这里是卖车的好地方;对市民而言,这里是一年一次的大聚会;对行业观察者而言,它则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传统豪华的退潮、新势力的登场,以及中国汽车市场加速重排的格局。成都车展的“排场”或许越来越小...
成都车展:台上台下都冷清,来往走个过场,卖车才是王道
车展:流量没有了 你要是真说活动减少了吧,其实也不尽然。过去,车展是流量集中的平台。各家车企把活动放在车展媒体日上,是要借车展的热度,蹭车展的流量,靠车展来做最大限度的传播。如今,车企自己就可以做媒体的事情,真正有流量的品牌早已经在车展前夕就把该举办的活动、该发布的产品、该请的媒体、该做的...
成都车展,造车新势力为何集体哑火? - 车文频道
其实造成造车新势力在成都车展集体哑火的原因并不复杂。 第一:目前造车新势力深受政策影响。他们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市场,尤其是北上广深等四大城市,几乎占据了整体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西南市场虽然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但是主要销售燃油车,电动车的销量很少,市场份额不到3%。而成都车展又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车展,造车...
成都车展,这两个曾经的热门变凉了_搜狐汽车_搜狐网
而传统合资车企恰恰是车展这种传统汽车营销方式的主要支持者,这些合资车企的业绩下滑成为车展热度滑坡的加速器。 以这次成都车展为例,不论是媒体日还是公众日,进入展馆的人流基本可以分成三部分:比亚迪一家独占三分之一人流量,其他中国品牌占据三分之一人流量,其他所有品牌占最后三分之一人流量,而这最后三分之一中...
车展失势,从成都开始
在成都车展前夕,大量新车接连上市。此种所有人都躲着车展走的发布节奏,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从车企意识到扎堆车展后的信息大爆炸不能使之破圈开始,首发新车集体“逃离”大型车展已是习以为常了。那如今,即便车展能如期召开,车企可否从中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然也没了一个定数。谁来拯救集体哑火的合资?“没有预算了,不参加了。”成都
焦虑的成都车展:自主品牌“C位”、新能源“哑火”_易车
回想起去年举办成都车展的博览会建筑上犹如双翼的品牌广告,到了今年也缺失了部分。那空荡的广告位是成都车展焦虑的最好证明。 “成都车展是售车的舞台,但今年各车企都受制于芯片短缺,产能不足,库存也不足,即使推出新车,也无法正常销售,这使得车企参展热情下降。”中国汽车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
成都车展造车新势力集体“哑火”!50多家新车企还能剩几家?
一时间各种造车新理念层出不穷。可今年的成都车展到场的造车新势力却只有8家,他们分别是蔚来、威马、天际、爱驰、前途、小鹏、赛力斯、博郡。 原本组委会特别给造车新势力准备了一个大展馆,但却仅仅用了一半的面积,剩下的一半被改成了汽车博物馆。而参展的8家车企没有一家有首发新车,基本也算敷衍了事。
车展由热变冷,对车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有驾
虽然今年深圳车展也没有新车发布,但有雷军到场了,余承东更是主场作战。周鸿祎、李斌等车企大佬也纷纷现身,让深圳车展不缺流量。 成都车展似乎这几年一直“流年不利”。先是在2022年,成都车展开幕就遭遇缺电,紧接着又赶上疫情被紧急叫停。对车企来说,车展的投入,包括展台布置、灯光配备,以及场地租金,后期收益包括曝...
2025成都车展,“连车马费都不香了”
甚至于,这不仅是成都车展的个例,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广州车展,以至于北京上海车展都有如此操作。车企的公关市场部门邀请媒体参展,并不是为了深度传播产品价值,而只是为了满足KPI。所以在邀约中,越来越多奇怪的要求被提出:比如要求稿件在短时间内发布、必须达到一定的流量,规定必须是原创视频、不能是图文……满足...
观众问价、媒体跑路、车企摆烂:金九银十的第一枪,成都车展哑火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8月29日,成都车展媒体日第一天,西博城门口排队的不是观众,而是一排举着手机的汽车自媒体。他们手里有邀请函,却都在群里吐槽同一句话:机票酒店自己掏,官方就给一张电子票。有人直接把截图甩进群里:“没子弹就别打仗!”一句...
成都车展的冰与火
今天的汽车传播,不再迷信集中曝光,而更注重精准触达。在这样的趋势下,没有哪个车企愿意为了博一丝参与感在成都凑份子。甚至连顶流品牌都收起了话筒,蹭流量的小品牌更不敢造势。另一方面,车展回归卖车功能。当营销战术技穷时,不如踏实回到一线来卖车。今年的成都车展,某种意义上像一次渠道拉练,消费者涌入展馆...
成都,怎么就不香了
当一个车展没有新车展示、没有差异化体验,而促销价格却是年中无休随时可得的时候,那么这样的车展就可以看作是一次4S店的聚会。唯一的差别只是,消费者可以一次性看完所有的4S店展车而已。现在,还有谁需要这样的促销嘉年华会呢?另一个必须要说的问题是汽车品牌的营销认知问题。流量化的营销思维,正让各大汽车...
成都车展大牌都不来,国产车抢风头,包下整个展馆秀实力-有驾
“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这些往年挤爆成都车展的豪车品牌,今年居然集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米、比亚迪、鸿蒙智行这些国产车,甚至直接‘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