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西藏的足迹】仓央嘉措:浓浓的挣扎与爱, 纯纯的才情与诗
仓央嘉措是唯一 一位非藏族或蒙古族出身的达赖喇嘛。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二十五日的时候,在刚刚重建竣工的布达拉宫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圆寂,他的亲信弟子桑杰嘉措,为了继续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掌管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事务,秘不发丧,向外界宣布,达赖喇嘛已“入定”,进行无限期的修行,静居高阁,不见来人,一切事务均由“第巴”负责
经济参考网
经过调查,他发现喜欢仓央嘉措情诗的人,大多在20~30岁,知道“仓央嘉措”这四个字的不少,可基本上都是因为《信徒》那首歌的歌词,很多人并不了解他的生平,甚至不知道他是六世达赖喇嘛。 据降边嘉措回忆,1981年出版《仓央嘉措情歌与秘传》时,出版社领导曾有顾虑,担心藏族人民会反感把他们的佛爷当成一个浪荡公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透视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
1959年,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西藏封建农奴主上层为了“永远不改”封建农奴制度,最终不惜发动武装叛乱,图谋从中国分裂出去。1957年7月,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十四世达赖接受叛乱组织“四水六岗”敬献的“金宝座”,并向在场的500名代表回赠礼品、挂哈达,极大煽动了叛乱活动。达赖身边的人大肆参与各种阴谋活动,他的...
达赖喇嘛——一个自相矛盾的谜般人物
据说,这个“如法守戒的佛教比丘”每天凌晨3点半就起床,诵经冥想。但他似乎同样热衷于在俗世红尘抛头露面。 一份互联网上公开的美国司法部文件显示,2008年4月10日至24日,达赖喇嘛又一次访问美国。访美两周间,他频频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等知名媒体的采访,大谈政治以及中...
"撒谎"的恰恰是他本人——达赖喇嘛如何下这台阶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益多)十四世达赖喇嘛三天前刚刚对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发动了一次举世皆知的攻击,本来想要让中央政府下不来台,没想到却搞成自己无法下台,在世界面前落下笑柄。事情的经过颇有戏剧性。 3月7日,杨洁篪在记者招待会上答问时说,“达赖方面提出要在中国四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他的所谓‘大藏区’,要赶走...
“创作出真正感动人心的作品”-中青在线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及政治人物。中央民族歌舞团历时一年将这个传奇人物搬上舞台,舞剧《仓央嘉措》于2015年年底与观众见面。 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舞剧《仓央嘉措》在民族剧院举行首轮公演,之后,应观众要求于2016年1月5日至7日加演3场。6场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舞剧《仓央嘉措》受到藏学...
《圣途》:纵千番蹉跎,爱国之忠,不惧不悔_央广网
中国西藏网讯 近日,央视播出纪录片《圣途》,重现了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从扎什伦布寺启程,不远万里从西藏到北京朝觐乾隆皇帝这一历史事件。中央政府和六世班禅克服各方面的阻力,共同携手,遵循西藏人民意愿,奠定西藏稳固的政局,共谋安定与团结。该片再现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一重大规章制度形成...
城管可得双全法 执法服务两相宜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这首表达人生双重选择发生冲突而致使内心无比矛盾痛苦的诗篇广为流传,人们也常常感慨世间难得“双全法”。 7月2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的由面人儿艺人无照街头摆摊被查,到城管队长主动帮忙联系工作的惊喜,石景山城管八宝山街...
在山南,你能找到一分前世今生的眷恋_中国广播网
据说电影《非诚无扰》的主题曲《最好不相见》其歌词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诗,很多人因为这首歌而知道了那位情诗菩萨。 《非诚勿扰》热播的时候我正在云游四方,无暇在电影院观赏这部现代爱情剧,但在我看来,却是在最恰当的地方听到了这首歌。 那个在拉萨八廓街上已经有千年历史的取名玛吉阿米的酒吧,据说正是仓央嘉措与他的梦中情人玛吉阿米幽会
还原一块浓墨重彩的历史拼图_原创_手机中国西藏网
随着七世达赖喇嘛的圆寂,日渐成熟的六世班禅大师不仅是后藏的政教领袖,更逐渐成为整个西藏的宗教领袖、政治实权人物。大师东行,不仅是作为一位格鲁派大活佛入京朝觐,更是作为一个能代表西藏的宗教、政治领袖人物而面圣。朝觐之旅,向清廷展示出西藏逐渐清晰的新政治格局,以及在这个新格局中地方对中央的忠诚。
民主改革,一座不朽的丰碑 - 中国军网
六十年前,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上层集团为保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永远不改变,悍然发动了旨在分裂中国的全面武装叛乱。随后,中央政府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领导西藏各族人民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获得了解放。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从风雪双湖到森布日新家 牧民达瓦次仁的...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从风雪双湖到森布日新家 牧民达瓦次仁的两次迁徙记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8月19日电 题:从风雪双湖到森布日新家 牧民达瓦次仁的两次迁徙记 中新网记者 江飞波 “我们经历了两次迁徙,上世纪七十年代从申扎北迁前往双湖是为了拓展草场,2019年从双湖南迁到气候更好的雅江(...
「侠客岛」这份事业难上加难,但中国做到了
到1951年,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人均寿命仅35.5岁,治病靠求神拜佛;全西藏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电站,只供给十四世达赖及少数特权者使用。再对比一下现在的数字——2006年至2024年,中央和西藏不断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西藏各族人民普遍住有所居;各级各类学校3618所,九年义务...
《见与不见》引发的乌龙:网友创作加班版堵车版——中新网
无论如何,这次有关浪漫诗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这次乌龙事件却让更多人重新关注到这位已经去世三百多年的藏族诗人,而那不少情意缠绵的情诗也有了更多被世人关注的机会。 - 《见与不见》原诗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
难以阻止的叛逃脚步
在西藏,达赖喇嘛曾经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他的产生方式,不是民主选举,也不是封建世袭,而是西藏特有的活佛转世制度。 1933年12月十三世达赖圆寂后,为了寻访他的转世灵童,摄政的热振活佛等人前往天女寄魂湖观湖(注:此湖为圣湖,寻找达赖、班禅转世灵童前都在此地举行观湖仪式),并把湖中显现的景观绘画...
达赖--披着宗教外衣残酷剥削西藏人民的最大农奴主_CCTV.com_中国...
披着宗教外衣残酷剥削人民的农奴主——揭露十四世达赖宗教上的虚伪性系列评论之一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精神奴役和经济剥削。而集政教大权于一身的达赖正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