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绿色上海迈入“千园之城”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绿色上海迈入“千园之城”上海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首轮“千园之城”建设目标提前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公园总数已达到1013座,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上升到9.5平方米。千座公园的无界融合,不仅夯实了城市绿色家底,也让市民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生态福利。在徐汇外环边,30万平方米的防护林带变身为西岸自然
绿色上海,迈入“千园之城”
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区域原本商业开发价值估算高达数千亿元,最终成为向所有人开放的中央公园,正是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生动见证。 闲暇时逛公园,赏花、散步、观鸟、遛娃,对上海市民而言几乎是触手可及的寻常乐趣。回首2011年,全市公园仅有153座;而如今,“千园”在量和质上都实现了跨越,这背后正是上海践...
上海成为“千园之城”,将用十年再造1000座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在上海城市发展决策中,是始终如一的坚持。这样的坚持不容易,除了克服“寸土寸金”的诱惑,还要面对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瓶颈。公园绿地的数量和品质如何兼得?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源是有效途径。从轨交3号线漕溪路站出来,顺路逛逛花店,就到了后门,如今便捷的生活让金谷...
...给市民最实在获得感 上海克服土地资源束缚 推进建设“千园之城”
傅兆宝们能够随时更加便捷地进出公园,正是上海坚持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带给市民最实在的获得感,也体现了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克服土地资源束缚,奔向“千园之城”目标的智慧:用时间换空间、用融合增空间。 “经过两个阶段的提升改造,世纪公园5公里边界线里能打开的3公里都打开了,通过拆墙建绿、透绿,使...
上海建设人民城市: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记者 许婧)建设“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让一线基层工作者“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推动“一江一河”滨水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城市更新“施工图”正在描绘;热门商圈人流爆棚...新征程上,上海坚持向“新”而行,积极回应市民需求,努力实践“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人...
共建人民城市 共享美好生活︱从“双子山”到“千座园”,上海铺就...
“城在园中、林廊环绕、蓝绿交织”,上海正在形成与卓越全球城市总目标相匹配的生态空间。到2035年,上海还将实现从“千园之城”向“两千园之城”的迈进。 资料: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编辑:郭弘屹 来稿请投:shjjwdjwx@163.com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一江一河”岸线贯通、15分钟社区生活圈搭建、口袋公园成为家门口的好去处……身边这些大大小小变化的背后,是上海不断回应百姓期待、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成绩单”。“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整个世博文化公园面积约2平方公里。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毅介绍,如果这块土地用作商业开发,纯土地收入就超1000亿元。但是,上海没有这样做,而是在这里造了一个公园,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了人民,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高品质生态空间,回应人民对于建设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的期盼。生态理念和生态实践体现...
1013座!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 千座公园无界融合 夯实城市绿色...
1013座!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 千座公园无界融合 夯实城市绿色家底 看看新闻Knews 1163万粉丝 · 103万个视频看看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接下来播放自动播放 00:24 船长才是最后一个下船的人 蛋仔派对 小蒋睡不醒 32万次播放 · 5081次点赞 00:48 美军士兵在白宫附近捡垃圾:悠闲散步将垃圾装进袋 网友怒斥乱...
从“生活秀带”到“一网通办”,上海这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这一理念的首提地,5年来,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始终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杨浦滨江有66幢工业遗存被保留下来,总面积达20多万平方米,各具匠心。工业风建筑“绿之丘”的前身是上海海烟机修厂仓库,现已被改造成为黄浦江畔崭新的“妇儿之家”。而...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上海决定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让百姓共享城市发展的红利。2017年,世博文化公园正式动工建设。如今,这里所经历的蜕变是城市的变迁史,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完美演绎,是世博精神“永不落幕”的完美印证。 晨报记者 唐玮 100多年前,这里是上海工业文明的发源地,10多年前,这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建设的窗口,万人同
上海:建设“千园之城”,织密“绿色民生”--中国环境
稳健地向“千园之城”目标迈进,让“推窗见绿、出门遇景”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小确幸”,这背后彰显的是上海不懈的努力与创新实践。 善用巧劲,有限资源焕发无穷魅力 推动“园在城中”向“城在园中”转变,需要克服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集等重重挑战。于是,上海市使用“巧劲”,最大限度地挖掘各区域的潜力。口袋公园...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网络主题采访...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如何回答好这一命题?上海市黄浦区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把最好的岸线留给市民 2020年底,苏州河42公里滨水岸线贯通开放。东起外白渡桥、西至成都路桥、北邻苏州河、南至南苏州河路,3公里的苏州河黄浦段是全市苏州河岸线的...
把公园姓“公”理念贯穿始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532座!上海“千...
原标题:把公园姓“公”理念贯穿始终,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532座!上海“千园城市”建设进度过半 静安区音花园获评2021年最美街心花园一等奖。它由临时停车场改造而来,以音乐为主题,用乐器和五线谱衍化的设计语言,重塑绿地空间。 上海公园上新了!再增94座,距离“千园城市”又近了一步。记者昨天从市绿化管理局获悉...
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下一个“千园”怎么建
作为上海第1000座公园,徐汇西岸自然艺术公园见证上海迈入“千园之城”新阶段。其前身一部分正是外环林带。 陈玺撼摄 “非典型”也是公园 近年来,顺应城市快速发展下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尝试打破传统功能边界的非典型“公园”正在上海出现,它们也将是上海下一阶段“千园之城”建设的重要切入...
推窗见绿,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下一轮“千园”,向哪儿要空间?
上海,已成“千园之城”!新民晚报记者今天获悉,随着徐汇区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等一批公园被纳入公园名录,上海各类公园现已达1013座。这也意味着,上海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期间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市民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从街角绿地到百年名园,从社区口袋公园到滨江生态空间...
推窗见绿,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下一轮“千园”,向哪儿要空间?
此外,越来越多的公园开放后,商业业态将更丰富,在活力和融合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本市正在研究公园绿地内的业态“白名单”,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发布,届时每个业态的准入条件都将向社会公示。原标题:《推窗见绿,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下一轮“千园”,向哪儿要空间?》栏目编辑:杨玉红 本文作者...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上海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指明方向路径,上海党员干部起而行之—— 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 “祥泰木行”旧址重修建设为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徐汇区康平路95号老楼装上了电...
推窗见绿,上海提前建成“千园之城”!下一轮“千园”,向哪儿要空间?
上海追求的,从来不是规模,而是品质和服务。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上海,已成“千园之城”!新民晚报记者今天获悉,随着徐汇区的西岸自然艺术公园(一期)等一批公园被纳入公园名录,上海各类公园现已达1013座。这也意味着,上海提前完成了“十四五”期间建成“千园之城”的目标,市民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青年报数字报-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 上海又开放一批单位内部绿地
浦东图书馆“四馆一园”。 闵行区政府“玉澜园”。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如何“挖潜”有限的土地来建绿?将单位附属绿地打开让市民共享,是一个极好的举措。2020年,本市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工作试点开启。2022年,市规资局、市发改委、市绿化市容局等7部门联合制定《关于机关、企事业等单位附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