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业绩分化,背后机构悄悄布局
最近城商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业绩分化明显。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表现亮眼,而贵阳银行却业绩承压。表面看是业绩差异,但细究之下,我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作为量化投资的实践者,我深知市场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逻辑。 一、业绩分化的表象与实质 江苏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5%,不良率降至0.84%;成都银行净利润增长7.29
城商行业绩分化,背后机构悄悄布局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最近城商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业绩分化明显。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表现亮眼,而贵阳银行却业绩承压。表面看是业绩差异,但细究之下,我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作为量化投资的实践者,我深知市场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逻辑。 一、业绩分化的表象与实质 江苏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5%,不良率降至0.84%;成都银行净利润...
城商行业绩分化,背后机构悄悄布局 最近城商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业绩分 ...
最近城商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业绩分化明显。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表现亮眼,而贵阳银行却业绩承压。表面看是业绩差异,但细究之下,我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作为量化投资的实践者,我深知市场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逻辑。 一、业绩分化的表象与实质 江苏银行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05%,不良率降至0.84%;成都银行净利润...
城商行业绩分化,背后机构悄悄布局_交易_未来价值_行为
这就是机构的精明之处——在市场恐慌时悄然布局。 相反,有些股票即便有利好加持也无济于事。比如下面这只号称2025年一季度业绩很好的股票: 虽然有利好,但机构资金长期不积极参与交易,结果股价上涨时间很有限。这很正常——机构不积极参与,股价自然难有表现。 四、回到银行股的思考 回到开篇的城商行案例。江苏银行...
银行疯狂补血,机构正在偷偷布局
五、分化行情中的生存之道 不是所有股票都能在反弹中表现良好。看看这两只股票的对比:「华东医药」和「神州细胞」都有过不错涨幅,但在反弹中表现迥异。关键区别在于:一个有机构主导的"回补",是震仓;另一个可能只是短线资金的短暂回补。六、回归银行补血的启示 回到开篇的银行补血话题。城商行大规模发债补充...
城商行理财子:规模增长与盈利能力分化背后的故事
苏银理财以6331.85亿元的理财规模和21.15%的同比增长率,稳坐城商行理财子规模的榜首。宁银理财紧随其后,理财规模为4735亿元,同比增长17.5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又有南银理财和杭银理财两家城商行理财公司的规模突破了4000亿元大关,相较于2023年,行业格局更加多元化。► 盈利能力分化 从规模增速来看,青银...
10万亿市值背后的真相:机构如何布局银行股退潮?
10万亿资本狂欢暗藏退潮信号:机构撤退路线图曝光 10.3万亿! 这个数字在2025年5月14日的A股市场投下深水炸弹。银行板块总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刷新历史纪录。15家城商行单日涨幅超2%,农业银行年内涨幅达140%,就连素来低调的工商银行股价也突破7元关口。这场资本狂欢看似风光无限,但交易所的一则龙虎榜数据...
投资收益成业绩新引擎,城农商行成绩单背后的焦虑与无奈
投资收益翻倍,城农商行分化加剧 不止郑州银行,近两年,投资收益成为了银行业绩收益的顶梁柱,支撑起了整体营收表现。2024年投资收益在300亿元以上的有五家,分别为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和农业银行;投资收益逾200亿元的则超10家之多。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银行的投资收益占比甚至超20%,尤其是城农商...
银行中报观察|17家A股城商行业绩PK:业绩增速与零售现分化
上市银行2024年半年报收官,17家A股城商行的业绩情况随之浮出水面。9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A股上市城商行业绩表现不一,多数维持正增长态势,个别营收出现下滑;归母净利润分化更为明显,17家银行中6家延续两位数增长,另有4家交出负增长“答卷”。
上市城商行的“危与机”:业绩分化加剧,警惕局部风险恶化
其余10家营收和净利双涨的城商行,业绩分化较为明显,长三角地区优于其他区域。其中,宁波银行势头最猛。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该行净利润复合增长20.31%。报告期内,该行净利润增速行业最高为14.6%,不良率行业最低为0.79%,拨备覆盖率524%。杭州银行次之,营收同比增长22.89%,净利润同比增长12.11%。
...子排位战绩出炉,规模最多增长41%,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子业绩分化
经营业绩方面,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子2024年的净利润分化。部分理财子增长超40%,最多增长了159%。部分理财子公司受降费让利影响,净利有所下滑,最多下滑了60%。 财联社进一步查阅年报发现,理财公司经营方面最大的共性依然在于行外代销渠道拓展,特别是城商行理财子大力拓展行外代销渠道。 25家理财子合计管理26.25万亿理财
上半年:城商银行经营简析
目前,已披露半年报告(业绩快报)的上市城商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率均相对较低,基本上在1.20%以下。例如,江苏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率分别为0.84%和1.24%,齐鲁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率分别为1.09%和0.96%。当然,在平均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大中机构的数值相对较低,则意味着分部小型机构的不良率可能较高,反映出实际...
银行股变盘,机构扎堆调研,透露什么趋势?
机构调研记录暴露了资本的真实焦虑。在常熟银行的23场调研中,"净息差走势"被反复提及47次,"拨备覆盖率"出现32次,"村镇银行风险"更是成为必问项。苏州银行披露的按揭贷款数据揭示残酷现实:尽管上半年新增贷款超千亿,但个人住房贷款占比已从32%降至26%。更令人不安的是,某城商行内部文件显示,其制造业不良贷款...
17亿资金涌入机构股,背后真相揭秘:政策还是布局?
就在市场以为机构重仓股只是政策市时,一份数据突然曝光,彻底引爆市场。原来,多家科技公司和医药企业悄悄爆出业绩大超预期,科技股像吃了兴奋剂,医药股直接把股价推上历史新高。更劲爆的是,这些公司业绩增长的背后,藏着外资悄悄抄底的痕迹。稀土龙头赣锋锂业,股价暴涨的外资席位竟然连续加仓。这种“政策+业绩+...
14家上市城商行去年业绩“谁与争锋”
随着年报季步入下半场,17家上市城商行中,已有14家的2024年业绩表现“浮出水面”。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信贷需求不足、营收净利承压、息差收窄的背景下,这些城商行之中,不少家都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资源和优势业务细分领域实现差异化经营,业绩表现在“稳住”之余,更走出了亮眼的上升之路。
城商行业绩分化悬殊 东北西南各有一家净利腰斩
业绩表现分化 近年来中间业务收入以超过利息净收入的增速成为城商行新的营收增长点,但受国家查处违规收费、降费让利等因素的影响,2017年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速并不高。加之息差降低的影响,2017年城商行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压力:样本中98家城商行营业收入合计6425.45亿元,同比增幅仅3.73%;净利润合...
盈利高增长下 城商行业绩分化日趋明显 - 金融界
个体业绩分化日趋明显 对比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全部实现正增长、资产质量大面积改善的状态,H股上市城商行则出现了明显的业绩分化。一方面是业绩表现较好的徽商银行(港股03698)营收与净利润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该行去年营收312亿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98亿元,同比增长12%。另一方面是个别城商行仍在亏损,如锦州...
「研报掘金」机构建议积极布局银行板块 关注两条主线
除了农商行,其他银行均实现向上修复。1)国有行的修复较为显著,主要是非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从拖累转为贡献因素。2)股份行、城商行业绩继续小幅改善,前者更多地受益于净息差同比降幅改善。3)农商行2024年Q2单季净利润增速较2024年Q1下滑接近21pct,这可能是因为净息差同比降幅扩大,规模放缓。2.规模增长放缓...
上市城农商行业绩分化加剧:11家营收净利增超10%,规模扩张是主因
相比其他类型银行,城商行业绩表现较为亮眼。27家银行中,营收净利增速均达两位数的有11家,分别是杭州银行、成都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常熟银行、江阴银行、瑞丰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齐鲁银行和厦门银行。以净利润增速来看,城商行包揽了前三。其中,杭州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速列首位。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
城商行业绩分化,背后机构悄悄布局|股票|江苏银行|贵阳银行|成都银 ...
城商行业绩分化,背后机构悄悄布局 最近城商行半年报陆续出炉,业绩分化明显。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表现亮眼,而贵阳银行却业绩承压。表面看是业绩差异,但细究之下,我发现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作为量化投资的实践者,我深知市场表象之下往往隐藏着更深的逻辑。 一、业绩分化的表象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