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编制会没?4 类岗位稳如铁,2 类人有退路
这 4 类岗位,编制稳如 “铁饭碗”,根本不用慌 不管怎么改,这 4 类岗位的编制肯定保得住,甚至还会被重点照顾,因为它们是事业单位的 “核心骨架”,缺了不行:第一类:干 “核心公益服务” 的 —— 老百姓离不开,编制就稳 比如一线教师、临床医生、养老院的护理员、社会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这些岗位
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这4 类岗位很稳定,来了解一下
与上述四类相对稳定的岗位不同,行政管理类和后勤服务类岗位面临较大调整压力。行政管理类岗位是改革重点精简对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行政管理岗位减少约7.8万个,主要通过内部转岗和自然减员方式实现。以广东省为例,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精简率达18.3%,行政岗位编制减少15.7%。后勤服务类岗位市场化...
重磅:取消事业编成定局!2020年全部完成 - 中央 - 中国就业网
从今年起,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在年底前全部实现。取消事业编制已成定局,编制工变合同工,32种事业打破铁饭碗,两类人涨工资! 01 2020年底前取消事业编制 对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2020年前将全部转企改制。转制单位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在职职工也会转为签订劳动合同,而不再是原有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事业单位改革,编制会没?3类岗位稳,2类人不愁
三类岗位稳如磐石 核心公益服务岗:一线教师、临床医生、社会福利工作人员,这些直接提供基础公共服务的岗位,是事业单位的根基。改革明确保障其编制稳定性,确保民生服务“不断档”。长聘骨干人才:签订长期合同且考核优秀者,是单位重点保留对象。某县医院外科医生凭借手术能力突破职称瓶颈的案例证明:能力才是真正的“金...
事业编并非都是铁饭碗!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哪些岗位稳固?
经营类单位的改革体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一位刚经历改制的设计院工作人员王工程师分享了他的经历:"改制后虽然工资高了,但确实没有原来那种铁饭碗的感觉了。不过优秀的专业人才在哪都不愁工作,反而是那些习惯了固定体制的同事适应起来比较吃力。"事业编制的变革也体现在招录和考核机制上。2025年的最新数据显示,...
事业单位改革来了?铁饭碗要被打破,这三类人受影响大,怎么办
第三类是事业单位的工勤岗人员,要谋划出路。比如司机、保洁、维修师傅这些。这类岗位受冲击特别大,一方面是改革后单位要精简用工,比如公车改革,很多单位的公车少了,司机需求自然就降了;而且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冻结了工勤岗的编制,实行 “只出不进”,老司机、老维修师傅退休后,岗位就没了,不会再招人。另一方面...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后,这5类事业编岗位将清退,铁饭碗不铁了!
01、医护岗位:医疗行业一直被认为是“铁饭碗”的代表。然而,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非核心医疗岗位的编制正逐步被剥离。公立医院中,医生和护士的编制逐渐紧缩。对于新引入的医护人员,基本上都无法谋得编制,转而采用合同制管理,绩效奖金反而有望翻倍!而老员工的“铁饭碗”也在一天天缩水——一些...
事业编是终身编制吗?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来了!
二、哪些岗位可能“丢编制”?这四类人需警惕!改革背景下,以下岗位的编制稳定性大幅下降,考生报考需谨慎:1.经营类事业单位 如酒店、印刷厂、剧院等自收自支单位,2025年起全面转企;风险提示:转企后原有编制作废,员工需重新签订劳动合同。2.辅助性岗位 文档管理员、后勤保障等非核心岗位,部分单位已改为“...
事业编是终身编制吗?2025年最新政策解读,哪些岗位稳固?
随着改革深入,部分原本属于事业单位性质但实际从事经营活动的岗位,正在加速"去编制化"。根据2025年《关于加快推进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通知》,全国范围内还有约2.3万个经营类事业单位需在年内完成转企改制,涉及在编人员约120万人。某省发改委体改处负责人李处长表示:"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是大势所趋。比如...
动真格了!事业编改革不再是传言,这7类岗位或将告别编制体系
从2025年开始,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不再是小打小闹的局部调整。人社部门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有超过3.2万个事业单位完成了分类改革,涉及在编人员约450万人。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量原本稳如泰山的编制岗位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在体制内有不少朋友,这段时间他们聊天的...
“改革变化”后事业编铁饭碗还稳吗?给盲目考编者的一剂清醒剂
事业编的铁饭碗出现裂缝,改革静悄悄地来了 2024这一年,不少地方的事业单位有大动作。山东有数万事业单位员工转成了合同工,河南开始按 “421” 比例精简编制,还有好多地方让基层岗位的人去乡村工作。这一桩桩事儿都在表明,全国性的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拉开帷幕。以前,大家都觉得考上事业编就等于有了一辈子的保障,可现在,这个
国企算不算体制内?2025年红线揭秘!四类人可能丢编制不自知
这么看下来,要是你追求安稳,那就选体制内的岗位;要是想多赚点钱,追求高薪,市场化岗位可能更适合你。最后给大家总结四类人求职的策略,这些信息的来源都参考了《公务员法》(2025 修正)第 2 条、第 40 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52 号),国务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3 - 2025)》...
这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铁饭碗”也不“铁”了 - 知乎
以前,只要进入编制内工作,就意味着下半生稳定了,不用再为就业担忧,而且福利待遇好,退休时养老钱还更高。 然而时代变化,没想到,所谓的“铁饭碗”如今却变得越发脆弱了… 2025年,事业编改革的脚步声逐步逼近,甚至包含医院、高校在内,纷纷宣布了“变革命令”。
探讨“铁饭碗”的未来:4类人事业编制将被调整
第四类是“两院”书记员。在法院和检察院,有些书记员是有编制的委任制,有些是没有编制的聘用制。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记录会议内容和处理办公事务。随着政策调整,这类文职工作将不再增加新的编制,现有编制岗位也会逐步转为合同制。这种改革背后折射出深层次的社会变革。首先是国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传统的编制...
铁饭碗的黄昏?六类事业编将退出历史舞台,来看自己在不在其中?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曾经被视为"铁饭碗"的事业单位编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根据人社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全国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已较2023年同期减少14.7%,共计缩减约187万个岗位。伴随国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曾经稳如泰山的事业编制正在逐步告别历史舞台...
动真格了!这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铁饭碗不保了! - 知乎
“进了编制,就等于拿了铁饭碗”,这句曾经家喻户晓的话,现在正被时代狠狠拍在了地上。 所谓的“铁饭碗”,正在变得越发脆弱。 2025年,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正在脚步声中逐步逼近,涵盖从医院到高校,乃至各类机关事业,纷纷宣布“变革命令”。 尤其是这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未来很可能变成“竞聘制”“合同...
事业编制调整:6类岗位将不再纳入编制,稳定保障或受影响
最近,许多省份陆续发布了新的事业单位改革计划,明确表示将从编制体系中剔除六种类型的事业编制岗位。这表明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正步入更为复杂的阶段。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截至2025年,全国事业单位的编制内工作人员大约有2789万人,占所有公职人员的67.3%。这次改革预计将影响到超过400万人,不仅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
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后,这5类事业编岗位将清退,铁饭碗不铁了!_编制...
时代的浪潮,正冲击着曾经牢不可破的“铁饭碗”神话。“考上了事业编,未来一切都稳了!” 这句曾经的社会共识,如今在人事制度改革的浪潮下,正逐渐动摇。 各地事业单位频繁传出“岗位调整、编制缩减”的消息,预示着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岗位”面临着被清退甚至改制的风险。 以下五类岗位,在新一轮改革中将率先面临事业...
国家动真格了!这6类事业编岗位或“退出编制体系”,铁饭碗“不铁了”
第三类:辅助性行政管理岗位。如档案管理、会议服务、接待、文秘等辅助性行政工作岗位。这类岗位虽然为单位运转提供支持,但不直接涉及公共服务职能,可通过优化整合减少编制使用。人社部202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事业单位辅助性行政岗位平均占编制总数的8.5%,工作量饱和度仅为65%。山东省2025年上半年的改革试点显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