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之花”贺子珍:革命中成长 战争中成熟【4】--党史频道...
消失四十年 贺子珍在江青倒台之后 1976年10月,在毛泽东去世一个月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江青等于10月6日被抓起来了!“四人帮”被打倒了。 江青一抓,笼罩在贺子珍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但是,她还没对江青的垮台做什么评论,只是对李敏说:“我可以干点工作了,哪怕是写写回忆。” 此时的贺子珍,已经是满头白发,她的身体非常衰弱,但是她那...
1984年贺子珍因病逝世,孔令华向中央提出2个请求,中央:同意_毛主席...
贺子珍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最具革命性的革命者之一,她作为毛主席的妻子,默默用实际行动支持丈夫的革命事业;作为一个先进的革命女战士,她始终努力走在革命的最前列;作为一个平凡且伟大的母亲,她为革命事业牺牲了很多。 1984年,贺子珍因病在上海逝世,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要好好安排逝者的身后事。不久后,孔令华向中央...
...中央反映李敏常年没工作,1996年中央批示:享副军级待遇_毛主席...
1996年中央做出批示,结合李敏从前的工作情况决定给她提高退休待遇,让她享受副军级的待遇。值得一提的是,中央此举也不是因为她是毛主席的女儿而有所优待,而是因为她过去的工作值得如此。 李敏不曾因为自己是毛主席的女儿而受到过照顾,读书、考试,凭的都是自己的实力。大学毕业后,李敏如其他大学生一样被发配了工作。
李敏(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 - 百度百科
李敏(1936年─ )原名毛娇娇,生于陕西省志丹县,籍贯湖南省湘潭县,已故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与妻子贺子珍所生的女儿,毛岸英与毛岸青的同父异母妹妹,李讷的同父异母姐姐。人物经历 1936年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李敏出生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女儿留在了延安。4岁时,李敏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一起生活。
贺子珍(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 - 百度百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江青阻挠,不允许贺子珍回北京,南下任浙江省杭州市妇联主任,同时,李敏和毛岸青回到毛泽东身边生活。10月,调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工作。1950年,被定为三级甲等残疾,但终生没有领取残疾军人抚恤金。1959年夏,贺子珍与毛泽东在庐山最后一次相见。1960年,她又上庐山疗养了一段时间。1961年,...
贺子珍省吃俭用接济毛岸英兄弟 卖衣救患病李敏-中新网
这封亲笔信也引出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毛岸英兄弟、李敏等中国早期领导人及革命家后代的艰苦经历。 李敏 李敏,原名毛娇娇,已故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与第三任妻子贺子珍所生的女儿,1936年出生于陕西省志丹县。李敏出生几个月之后,贺子珍远赴苏联,把女儿留在了延安。4岁时,李敏被送到苏联,和贺子珍一起生活。1947年,贺子...
毛泽东说,这是对他最好的一个女人 - 中国军网
心中只有毛泽东 直到1947年8月,在王稼祥夫妇的帮助下,贺子珍带着李敏、岸青回到中国东北(岸英已于1946年回国)。建国后,李敏和岸青回到毛泽东身边生活。孔东梅说:“根据妈妈回忆,那时候外婆曾经考虑过要开始新生活,她曾向一位老战友讲,她有两个心愿:第一,不要因为她曾经做过‘第一夫人’,就把她‘禁’起来;第二...
毛泽东动情掉泪的故事--党史频道-人民网
1937年8月同毛泽东负气诀别远赴莫斯科、1939年正式与毛泽东彻底分手的贺子珍,因倍受异国煎熬而于1947年在老战友王稼祥夫妇和罗荣桓夫妇的帮助下,并经毛泽东同意,带着岸青、娇娇(即李敏)回到阔别十年的中国。回国后的贺子珍,先是住在哈尔滨,后因身体原因借住在哥哥贺敏学上海家中。陈毅从上海市长岗位赴京上任后,安排她住...
孔东梅讲述:毛泽东苦苦追求贺子珍_手机网易网
本文摘自:《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 孔东梅/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初识中冈 1927年,18岁的外婆随队伍上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女战士。在那里她第一次见到我的外公毛泽东。在人烟稀少的万山丛中见到外婆这位“永新一枝花”,外公愣住了。
姑姑贺子珍的沉寂岁月(上)
1950年在南京。前排左起:贺子珍、贺小平、李敏、李立英,后排左起:贺敏学、毛泽东警卫员 到了1950年,由于二六轰炸,国家要组建一个华东军区防空司令部,1952年我爸任司令部司令,包括姑姑在内,我们所有人都跟我爸住在今天南鹰饭店后面的老房子里。出于对姑姑的怜惜和小姑姑骤然去世的痛心,主席曾提出,贺子珍在上海的生活费用...
毛泽东临终前念念不忘“桂圆贤妹”贺子珍_卫视频道_凤凰网
解说:孔东梅,毛泽东的外孙女,也是毛家第三代里唯一的一个女孩。孔东梅的妈妈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也是贺子珍为毛泽东所生的六个孩子中唯一留在身边的。 1959年,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在父亲毛泽东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1972年,孔东梅出生在上海,虽然孔东梅出生后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自己的外公,但是所有人见到孔东梅的第一感觉都是真的太像毛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踏访革命圣地延安,探究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启示 - 中华人...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疯狂围攻,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全线封锁。毛泽东曾回忆道:“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 “当时,毛主席说,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指着纪念馆里南泥湾的黑白老...
李敏:爸爸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英姿永远定格在我心中
李敏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孔继宁从事传媒业。爱女孔东梅是个漂亮能干的姑娘,前不久她去台湾访问,成为热点人物。孔东梅在北京开了一家“菊香书屋”,书屋的名字是当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故居的名字。 孔东梅还是个作家,她在心血之作《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情——毛泽东与贺子珍》一书中有一段纪录:“ 一九四九年,外婆贺子珍...
那年今日_新华网
他带领32个实验室、700多人,一起工作10年,让中国人在南海研究更具话语权。祝汪品先院士87岁生日快乐! 那年今日丨今天,纪念白求恩 84年前的今天,白求恩因救治伤员不幸感染去世,享年49岁。致敬! 那年今日|人民空军74周岁生日快乐 今天是人民空军成立74周年,祝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那年今日|人民空军一鸣惊人! 70多年...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踏访革命圣地延安,探究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启示
银犁如刀,翻开泥浪,仿佛为我们掀开一段历史的帷幕——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疯狂围攻,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全线封锁。毛泽东曾回忆道:“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当时,毛主席说,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踏访革命圣地延安,探究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的启示
银犁如刀,翻开泥浪,仿佛为我们掀开一段历史的帷幕——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疯狂围攻,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全线封锁。毛泽东曾回忆道:“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当时,毛主席说,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
周秉德忆伯父一介“平民”周恩来--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
“就叫我伯伯吧。你七妈去上海了。毛泽东伯伯就住在前面,他工作忙,不要去打扰他,好吗?” 60年后,当周秉德回忆起与伯伯的第一次见面,恍如昨日。 周秉德在中南海最早认识的小朋友是毛泽东和贺子珍生的女儿娇娇(李敏)。“当时我们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起玩、学自行车、跳舞、在湖边一起转、一起捉小鱼小虾...
CCTV.com
毛泽东之女李敏撰文回忆:长征路上的父亲母亲 1934年10月18日傍晚,爸爸带着警卫班的同志,离开于都城,踏上了遥遥万里的长征路。 10月上旬的一天,爸爸派人通知妈妈,告诉她:她是中央批准随部队出发的30名女同志之一。妈妈便和总卫生部休养连的同志们一起,开始了长征。10月24日,妈妈抵达古陂时,看望了爸爸。妈妈向爸...
追寻“永不消逝的电波”--军事--人民网
“自从拜别大人离开美丽故乡之后,一直到现在我仍无半点存储,仅能维持我二人的生活而已……” 一个“仅”字,可以看出李白的清贫。其实,李白本可以不用生活得如此拮据。当时,组织安排他打入国民党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做报务员,以掩护真实身份从事秘密通信工作。这意味着,他每天都要和纸醉金迷的国民党高官打交道。如果...
方志敏:一切为了可爱的中国
他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革命经验,被毛泽东...方志敏的革命生涯,可以分为狱外和狱中两个阶段。狱外生活十几年,狱中生活仅有短短8个月。他在这...我的意志!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