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国宝,刚发现时差点当成“现代产品”
虽然造型比较“穿越”,但这哪是现代产物啊,整块水晶打磨出来的,现代人会把这种东西随手扔掉吗?消息一传开,整个考古界都震动了。随后文博部门将这只水晶杯赶紧送到北京鉴定,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拿在手上40分钟都一言不发。别人想来拍拍他,他赶紧摆摆手:“奇迹啊,你们别碰这件文物,这可是国宝中的国宝!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看↓(责编 曾兰淇) ...
农民把国宝当调料瓶用?8000年文物差点被扔掉
老张把国宝当调料瓶用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好笑,但仔细想想,这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其实挺深刻的。第一,说明咱们国家的文物保护意识和知识普及还需要加强。如果当时老张知道这是件文物,哪怕不知道具体价值,也不会随便扔掉。第二,也说明了民间可能还藏着很多咱们不知道的宝贝。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老张那样的“运气...
稀世国宝“马踏飞燕”,差点被当废铜烂铁卖给回收站,太气人
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及时出现,这些国宝的命运无疑将是永远沉寂。 村民们并不懂得这些文物的真正价值,他们只是知道一些铜器可能值点钱,想着将来找废品贩子卖掉,换些钱来改善生活。 雷台古墓的发现消息很快传到了公社,又传到了县里。武威县文化馆的干部党寿山听说此事后,立刻赶往新鲜公社,并请来相关干部一起前往雷台。凭借...
开学第一课丨国宝何尊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在这座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何尊上,铸造着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你知道吗?国宝何尊还有着一段曲折离奇的经历,曾经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戳视频↑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标签: 简介: 转自:环球时报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0...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看↓(责编 曾兰淇) ...
3000多岁国宝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简介: 转自:河北青年报 【#3000多岁国宝差点被当废品卖掉#】#中国一词最早出处来自它#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何尊”是一件珍贵的国宝,不仅因为它的历史悠久,还因为它的特殊历史经历和蕴含的文化价值。然而,这件国宝也曾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历程,才得以留存至今。在...
差点被卖到废品站的铁钩子竟是国宝,如今展出保价高达10亿...
于是,这个“铁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然而张凤祥并没有把它卖到废品收购站,反而带着它来到翁牛特旗文化馆。 那个时候,红山文化还没有被发现,翁牛特旗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并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而张凤祥也不知道该要多少钱。于是,文化馆里一位同志,就自作主张,用了三十元钱,征集了这件文物。按当时购买力看...
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国宝,当初差点被当成废铁熔掉_百科TA说
国宝,一般人会认为这是用来指大熊猫的,但有时国宝也用来代指特别珍贵的物品,就比如历史遗留下来的稀有文物,它们也被人称为国宝级文物,以此来表示这件文物珍贵程度。 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一件特殊的国宝文物,它不仅拥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在它身上还有这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1958年的时候,在湖南省宁乡县一...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_手机新浪网
转自:京报网_北京日报官方网站【#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sina.cn
村民以为挖到废铁 玩着玩着发现是国宝
1971年,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村民张凤祥挖树坑时,挖出一块“废铁”般的东西,将其带回了家。某天,他7岁的弟弟张凤良用绳子绑住这块“废铁”,拖在地上玩耍。玩着玩着,锈迹脱落,一件玉器渐渐露出真容。这件玉器,正是后来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C形碧玉龙”,也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戳视频,《寻古中国·玉石...
文物的惊险发现之旅:废品中的珍宝与意外的拯救
最终,经过专家鉴定,这件被误认为是石头的文物,竟是珍稀无比的煤精多面印,其价值连城。1.11 ▣ 春秋高子戈的重见天日 高子戈,这件春秋时代的珍贵兵器,如今被珍藏在山东齐国历史博物馆。它的传奇故事始于1970年,当时一位农村小孩在挖土时偶然发现了它,并将其当作废品仅以不足6元的价格出售。然而,幸运的...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3000... 来自糖语丝 - 微博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凝重... 来自麻辣闲娱 - 微博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看↓#开学第一课# L央视新闻的微...
“九死一生”的10件顶级国宝,幸亏发现及时,不然仍掩埋在废品中
后来生活困难,他便将这个青铜器当废铜卖掉,只卖了30元。幸运的是,文物工作者在废品站巡查时,发现了这件器物。经过仔细研究,专家们在其内部发现了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四个字,是目前已知“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何尊也因此成为了意义非凡的国宝,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开学第一课丨国宝何尊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在这座三千多年前的青铜器何尊上,铸造着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中国”一词。你知道吗?国宝何尊还有着一段曲折离奇的经历,曾经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戳视频↑ 责任编辑:陈浩洲 央视新闻 我用心你放心 17 ...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大象网
3000多岁国宝曾差点被当废品卖掉 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而富有变化的纹饰,这件3000多岁的国宝“何尊”,曾有一番命途多舛的经历,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好在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才躲过一劫。何尊内底镌刻着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处!
差点被当作废品卖掉的文物,成为镇馆之宝 - 知乎
在1979年前后,这件铜牦牛终于安全的入藏于博物馆之中,然而它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直到1990年时,它意外地赴日参加展览,引起了当地文物、佛教等方面专家的重视,这才名声大噪。甘肃省博物馆将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1997年4月它又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