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外孙孔继宁在接受《祖国》专访时谈毛泽东思想之魂_外公...
孔继宁的父母认为,这样对于儿子成长不是一件好事,不让别人知道自己家庭与毛主席的关系,才更方便儿子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交往、打成一片。李敏夫妇对子女的这种教育模式,也培育出孔继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品格作风。 回忆外公去世 1976年9月份毛主席去世前弥留之际,中央特批孔继宁的母亲李敏去看毛主席,由于通知的十分匆忙,母亲就没有叫上正在学校
孔继宁:毛主席的外孙,长相儒雅帅气,至今仍不忘外公对他的叮嘱_代...
李敏时刻告诫孔继宁做人要谦逊低调,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家世,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家的孩子。 年幼的孔继宁将母亲的话深深铭记在心。虽然他那时还不完全懂得“伟人后代”四个字的分量,但他知道,母亲说的总是对的。 虽然小时候与外公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孔继宁对外公总有种特别的亲切感。他经常缠...
孔继宁 - 百度百科
孔继宁生于1962年10月27日。他出生那天,毛泽东闻讯高兴地说:“我70岁官升一级。”那年毛泽东正好虚岁70,升为祖父级。毛家已有很多年没有孩子的哭声了,对于毛家的这个长外孙,毛泽东极为喜欢,在李敏所著《我的童年与领袖父亲》一书中有这样的描写:“父亲工作累了,顺脚就去看看小外孙,抱抱、亲亲、逗逗小...
毛泽东:贺子珍的脑子坏了(图)
值得一提的是:与外婆相会后,心情怅然的外公酬谢为此出力的女同志,又在美庐请她们吃过一次饭,水静当然包括在内。那天上午,忙于庐山会议会务的她刚想休息一下,带孩子上街买东西,就被告知有急事:一八○来电话,毛主席找你……外公见到曾志、朱旦华和水静后,笑着说:今天请三位吃顿便饭,不要客气。 所谓便饭,上了六...
李敏(毛泽东与贺子珍之女) - 百度百科
”这时李敏以泪洗面,却无言以对。毛主席逝世后,李敏一连几天排队,随着首都瞻仰毛泽东遗容的人群进入父亲的灵堂,默默地向慈父告别。个人生活 1959年秋天和炮兵副司令员孔从洲的儿子孔令华相爱结婚,毛泽东主持了两人的婚礼。孔令华在北京航空学院毕业留校任教,长期进行高科技研究,李敏与孔令华生有儿子孔继宁和女儿...
领袖家人说家风:在生命中根植了“人民”二字
李敏:父亲是读师范出身,教师一直是他喜欢的职业,这或许正有助于他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平时,他一方面寓教于乐,一方面管教很严,绝不允许我们耽于享乐,强调孩子要坚毅、奋斗、创新、进取。 孔继宁:妈妈曾给我讲外公教育她的故事。妈妈说,她小时候离开祖国,去了苏联,七八年后回国才开始学中文。为了让她尽快掌握中国字...
娇娇写信问毛主席到底是不是自己的亲爸爸,毛泽东当即发加急电报...
李敏在北京师大女附中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1959年8月29日,毛泽东亲自在中南海的家中主持了李敏、孔令华的婚礼。一年后,李敏生了个男孩,毛泽东经常抱抱、亲亲小外孙,给家庭增添了喜悦的气氛。 ——摘编自《我所知道的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林克 ...
这座城市,因不屈而被铭记 - 国内新闻 - 陕西网
“爸爸每次要吃话梅糖,再贵、再难她也要买来。”杨建宏回忆,晚年几乎失明的父亲喜欢含着糖,听收音机播放国际新闻。1945年日本投降后第二天,杨养正和爱人结婚。此后每年抗战胜利纪念日,家里都会添几个菜。 杨养正曾被选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成了山城抗战记忆的一部分。
人民网
人民网,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中文和多语种新闻网站之一。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人民网以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及时性、多样性和评论性为特色,在网民中树立起了“权威媒体、大众网站”的形象。
伟人父亲|“不普通”的他们,一心把孩子当“普通人”培养_上观新闻
1952年8月9日,毛泽东同李敏、李讷、毛远新在香山听李讷讲故事。 李讷是毛泽东最小的女儿,毛泽东对她疼爱有加,但也一再告诫她,不要自以为是,不要搞特殊。上大学后,李讷努力过着工农子弟般的生活,住学校,吃食堂,每周六下课才回家。 有一次,李讷离校晚,卫士李银桥担心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泽东派车去...
王立华: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读来竟比南京的宪法更令人心潮...
这一节,主要讲1937年清明国共两党共祭黄帝陵,毛主席亲笔撰写祭文,昭告始祖黄帝和列祖列宗,立下坚决抗日的誓言。1936年底西安事变,蒋介石被迫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条件被放回南京。一个半月后,1937年2月15日到22日,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接受了宋庆龄等提出的《恢复孙中山三大政策之提案》,否定了汪精卫
共和国领袖们的亲情观:周恩来劝侄女当牧民--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
言传不如身教,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更能打动被教育者,他们的思想工作更具说服力。正如毛泽东卫士所说:“三年困难时间,我为毛主席服务,千真万确一点光也不曾沾上。但我心顺,无牢骚。因为毛主席就在我身边勒紧了裤腰带。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一盘野菜聊以充饥便坚持了夜以继日的工作。只此一条,我便愿意跟随他同...
大姐李讷--党史频道-人民网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小女儿,李讷是唯一一个能够在父亲身边度过完整童年的孩子。有人说,她的鼻子、眼睛酷似她的母亲;脸型、额头和嘴极像她的父亲;她的肤色微黄,身材较胖也跟她的父亲非常相像——— 今年5月5日至7日,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的子女相聚泉城,参加“得象之夜———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
nhwb.cnjxol.com/nhwbPaper/pc/content/202508/20/content_259146...
首页 | 南湖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07版:抗战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朗读 豫西抗日纪念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朗读 浙ICP备14021630号 | 浙新办0051号 嘉兴日报社主办 地址:中国浙江省嘉兴市迎宾大道99号 邮编:314001 电话:0573-82534586 所有内容为嘉兴...
钟南山的儿时抗战记忆|钟南山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钟南山的儿时抗战记忆#】#钟南山讲述1945年日本投降记忆# 听外婆讲,在我不到两岁的时候,日本飞机开始轰炸南京,把我家的房子炸塌了,我被埋在土里。外婆紧张极了,一直扒着砖头瓦砾,拼命把我挖了出来。那时我的脸已经黑紫,她把我的鼻子清清,又按按我的身体……我活过来了。我的命还挺大。后来,我们逃到贵...
毛泽东外孙孔继宁:一生受外公教诲影响(组图)_资讯_凤凰网
孔继宁说,童年时,他对外公的感受和其他老百姓一样,觉得毛主席是口号里呼出来的伟大领袖。 1962年10月,孔继宁出生在中南海。因为他的生日与苏联“十月革命”俄历纪念日仅相隔两天,爷爷孔从洲将军和外公毛泽东共同为他取名“继宁”,意为继承列宁的事业。当时,毛泽东高兴地说:“继宁的出世让70岁的我‘官’升祖...
泪目!这封85年前的信,字字写满了妈妈的爱 - 新华社新媒体
图为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信(非原件)(照片由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提供)85年后,重读这封家书,寥寥数语,一字一泪。一封与子遗书、一张母子合影,这是作为母亲的赵一曼留给孩子的最后念想。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她,想起最牵挂的儿子时,流露出母亲特有的柔软。那一年,她只有31岁,儿子7岁。图为赵一曼与儿子...
《领导人后代谈家事》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被监管的对象”77 难忘“体委主任”79 “我的幸福标准特低”80 父亲是我的最大财富 ——陈毅之女丛军回忆实录肖伟俐82 “哪儿都不要去,就留在家里学外语”82 “文革”中第一批留学生84 父亲是个美食家85 “妹妹结婚后,你们才能分家”86 父亲与毛主席的特殊情谊 ...
孔继宁:毛主席的外孙,长相儒雅帅气,至今仍不忘外公对他的叮嘱...
孔继宁出生于1962年10月末,对于这个外孙,毛主席格外喜欢,以前总埋头工作不知休息的他,因为外孙的出生开始知道休息,每次忙累了的时候他就会唤秘书将孩子抱来。抱抱孩子,捏捏孩子的小脸蛋,只要看着孩子那天真烂漫的脸庞,什么疲倦都能一扫而空。有时工作结束的早,他也会亲自去孩子住的地方看看孩子,陪孩子玩耍一番。
79年王海容去看望李敏,孔东梅喊她阿姨,李敏纠正:叫她姐姐才对_毛...
1963年,毛主席70岁生日时,王海容陪伴毛主席一起度过,她也参与了毛主席在中南海的庆祝活动。那时,毛主席与家人们分享了温暖的时光,王海容和毛远志一起站在毛主席身旁,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1974年,王海容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开始了她的外交生涯。无论工作多忙,她总是抽空去探望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并始终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