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团队发表最新PNAS论文:助力心脏病及抗癫痫/镇痛药物精准设计_澎 ...
2025 年 8 月 6 日,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院士、清华大学李张强博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Critical role of extracellular loops in differential modulations of TTX-sensitive and TTX-resistant Nav channel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 TTXr 钠通道与 TTXs 钠通道对河豚毒素(...
颜宁团队,最新成果_实验_研究_结构
与该工作同期开展的,还有一项被颜宁团队称为 「 荷糖月色 」 计划的研究 —— 通过 「CryoSeek(酷寻)」 这一研究策略,将冷冻电镜作为一种观察工具,用于发现完全未知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冷冻电镜分析、AI 辅助的自动建模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颜宁团队在今年 10 月份报道了来自清华大学荷塘中一种新型的纤维蛋白的结构...
专注学术研究,颜宁院士团队再度在国际级刊物发文
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2月21日,颜宁院士、李张强博士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Dissection of the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Nav channels 》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颜宁团队继续深入剖析Nav通道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报告了三个包含不同点突变的人类Nav1.7突变体的结构。通过对Nav...
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团队发现肝癌治疗新靶点,逆转肝癌耐药性
2025 年 8 月 1 日,清华大学董家鸿院士、王韫芳研究员等在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期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AKR1B1 inhibits metabolic reprogramming to reverse systemic therapy resistanc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AKR1B1 是一种关键的代谢重编程调控酶,并将其确定...
樊嘉院士团队在肝癌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樊嘉院士团队 在肝癌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学者揭示肝癌分子特征全景和个性化诊治新策略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超过一半的新发和死亡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约8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背景。 2019年10月,国际顶级生物医学期刊《Cell》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
2024清华国际肝癌诊疗论坛暨钇90国际交流论坛在京召开-新华网
董家鸿院士、陈肇隆院士、Pierre-Alain Clavien教授、夏强院士、Pierce Chow教授以及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医院的国土典宏教授分别带来主题报告分享。 理念引领:塑造诊疗视野新思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邹英华教授作为主持人在专家对话环节中,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拥军教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浩教授、辽宁省肿瘤...
庄小威 - 百度百科
2015年,庄小威领导研究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单分子成像技术MERFISH(multiplexed error-robust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该技术可以在单细胞水平上实现空间分辨的高度多重化RNA分析,打破了目前的技术限制。庄小威带领研究团队发展超分辨率显微镜技术,识别个体病毒粒子进入细胞的机理,并用单分子技术从本质...
颜宁院士 2024 年最新文章精选:影响因子从 3.3 到 45.5_研究_结构...
2024 年 1 月 15 日,颜宁院士团队在Channels期刊(IF:3.3)上发表综述。本研究中强调 Nav 通道通过启动和传播动作电位来控制膜的兴奋性。此外,Nav 通道也是各种临床和研究药物的主要靶点。大量天然毒素(包括小分子和肽)可以与 Nav 通道结合并调节其功能。另外,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的技术突破使得能够确定真核生物...
中国专家团队最新研发成果填补胆管癌分子诊断领域空白
记者3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团队自主研发的《人胆管癌5基因变异检测试剂盒》获准应用于胆管癌患者精准分子诊断,填补了胆管癌分子诊断领域空白。这也是首个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体外诊断试剂盒(HDT)获准应用于胆管癌患者精准分子诊断。“过去胆管癌的诊疗像是在迷雾中摸索,而现在有了精准导航系统。”樊嘉院士表示。据...
樊嘉院士团队成果登顶级期刊,将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开辟新方向
为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和转化研究开辟了全新方向。 近日,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高强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与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等,在《Science》(科学)和《Cell》(细胞)杂志分别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突破既往“以T细胞为核心的
颜宁团队半个月内再度在国际刊物发文,为开发潜在药物提供机会
颜宁 颜宁院士团队近日再度在国际刊物发文。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4月11日,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团队在Cell Research(IF=44)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human Cav3.2 inhibition by selective antagonis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展示了Cav3.2单独和与四种T型钙通道选择性拮抗剂复合物的冷冻电镜...
一个月发表6篇顶刊论文 浙大医学展现原始创新硬核实力
北京时间3月2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梁廷波教授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以“Oncolytic virus VG161 in refracto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梁廷波教授团队基于前期在肝癌免疫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积累,与合作团队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第三代溶瘤病毒VG161,突破耐药瓶颈,在...
樊嘉院士团队在肝肿瘤研究中再获重大突破!首次系统揭示了肝内胆管...
2021年12月30日,国际顶级生物医学期刊《Cancer Cell》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樊嘉院士团队的最新成果“肝内胆管癌的蛋白基因组特征图谱及临床亚型”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全面解析了肝内胆管癌的分子特征全景,为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
庄小威最新Science论文:揭示神经元膜骨架由钙信号驱动的持续性...
2025 年 8 月 7日,哈佛大学庄小威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The membrane skeleton is constitutively remodeled in neurons by calcium signaling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通过活细胞超分辨率成像技术揭示了膜相关周期性骨架(MPS)的动态特性——该结构可沿轴突发生持续性的解体-重组循环。机制研究表明,...
上海中山医院发力精准医学:已贯穿肿瘤、心血管疾病诊断治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探索,将促进和鼓励医生科学家不断出现。樊嘉表示,近年来,中山医院专家持续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成果,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到患者身上。例如,2024年上半年,樊嘉院士、高强教授团队在《Science (科学)》和《Cell(细胞)》杂志上分别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
...谢晓亮院士、葛均波院士、张献龙院士等多个团队发表最新研究...
2025 年 7 月 25 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生殖与发育研究院黄荷凤院士团队在国际权威杂志Advanced Science发表研究论文Therapeutic Repair of Sperm Quality Decline Caused by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该研究发现微塑料、不粘锅涂层聚四氟乙烯(PTFE)在人群泌尿生殖系统检出率达 46.62%,且随年龄增加在男性生殖系统有...
肝癌研究新突破!樊嘉团队提出“老药新用”克服免疫治疗耐药
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Cancer Discovery》在线发表樊嘉院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本文图均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供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山医院获悉,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樊嘉院士团队首先基于临床证据发现:在部分晚期肝癌患者中,干扰素α联合PD-1抗体可显著缩小肿瘤体积并对患者肺转移同样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二届湖区生命健康科学家大会在昆山淀山湖召开-新华网
开幕式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与战略机遇发表了主旨致辞。朱同玉表示,本届论坛聚焦于异种移植及产业发展等生物科学的前沿领域,不仅代表着科学的尖端水平,更是关乎人类健康与福祉的希望所在。本次大会不仅探讨具有突破性的基础研究,还关注能够实现产业落地转化的实际应用。通过深入的探讨与合作,...
第六届癌症代谢与治疗国际会议隆重举办!全球首个血清miRNA多靶点...
全球首个血清miRNA多靶点胰腺癌早期检测产品发布! 由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长海医院、欧洲转化医学协会协办、深圳未蓝生物小分子技术转化研究院(筹)、湾区数字技术创新中心、早筛网共同承办的第六届癌症代谢与治疗国际会议暨第一届深圳市未蓝生物小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