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商人拉贝求救希特勒未果,墓碑最终迁至南京
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商人拉贝求救希特勒未果,墓碑最终迁至南京 1937年冬天的南京,空气里混杂着烧焦的木头和血腥味。约翰·拉贝,那会儿还在西门子公司上班,每天早晨推开窗户,都能听见远处传来的枪声和女人孩子的哭喊。他家在小粉桥1号,一栋带花园的小楼——后来,这地方成了不少人的避难所。说起来也怪,他本是来
德国人拉贝目睹南京大屠杀后,曾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可结果呢?
说起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到现在还让人脊背发凉。1937年冬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城里发生了大规模屠杀和暴行,死亡人数超过30万。拉贝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南京办事处主任,亲眼目睹这些事。他当时是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负责保护平民。后来他发电报给希特勒,希望德国能施压日本停止暴行,但结果呢?没啥回应,反而...
血腥南京惨案震惊世界!拉贝竟向希特勒求助,最终结局无人敢信
1996年,《拉贝日记》被他的后人公开,立刻成为南京大屠杀最坚实的铁证,具有无可辩驳的历史价值。它从一份“罪证”,最终完成了向“铁证”的身份转变。仅仅一年之后,为了永久纪念这位“南京的好人”,拉贝的墓碑被从柏林正式迁到了南京。墓碑上刻着简单而深刻的铭文:“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这简短的八个...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怎样
暴行愈演愈烈,拉贝感到无力。他决定利用纳粹党身份求援。12月19日,他在西门子办公室敲出一封电报,发送至德国外交部,请求希特勒向日本施压,制止南京的屠杀。电报中,他描述了平民被杀、城市被毁的惨状,字字沉重。他守在电报机旁,凝视闪烁的指示灯,等待回复。数日后,德国外交部回电,仅表示“已知悉”,未采...
德国人亲眼目睹南京大屠杀惨状,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最后结果如何?
如今,拉贝的墓碑被运至南京,安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小粉桥的故居也被修缮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还创立了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继续着和平事业。结语 拉贝在南京最难的时候,他没跑,守着二十多万人硬扛;给希特勒发电报想救人,没成,自己还遭了不少罪。但...
目睹南京大屠杀惨状的一德国人,曾向希特勒发电报求救,结果如何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同于日本,甘于奉献自己也要保护中国人的拉贝后来的境遇又如何呢?其实那个在南京街头风里来雨里去的德国人,回到德国后日子过得比难民还惨。他给希特勒发的电报石沉大海,反倒招来盖世太保没收日记、警告噤声,二战结束更惨,就因为纳粹党员身份,被美苏抓去审了个遍,但拉贝的故事没被时间埋住...
德人电报求助希特勒,南京大屠杀结局如何
1996年,拉贝的外孙女终于将他的日记出版,这个遗愿得以实现。这份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重要证据,经过南京大学老师的连夜翻译,于1997年以中文版的形式面世。同时,约翰·拉贝的墓碑从柏林迁至南京,让他重新回到了他深爱的中国。南京人民也像当年一样,在拉贝的墓碑前留下鲜花瓜果,以纪念这位为他们立下汗马功劳...
拉贝目睹南京人间炼狱,竟向刽子手希特勒求救,结局震惊世人!
1950年,拉贝因中风逝世。1997年,他的墓碑被正式迁至南京,安放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旁。这不仅仅是墓碑的迁移,更象征着拉贝的灵魂,回到了他曾经用生命去守护的地方。这无声的举动,向世人宣告,真正能够穿越时空、战胜一切政治标签的,唯有基于纯粹人性与良知的善行。这,才是历史最终,也最深刻的裁决。
德国人目睹南京惨案后,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他的墓碑立在南京,德国却拆了他的墓 1950年拉贝中风去世时,柏林墓地仅刻着:“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1997年,德国政府以“超期占用”为由铲平墓地。南京市政府立即迎回墓碑,永久陈列在纪念馆。,当年希特勒拒收的《拉贝日记》,如今成为东京审判铁证。首页那句话仍刺痛世界:“如果我当时抛弃他们,所有人...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特别是他在南京大屠杀那会儿拍下的照片,一展示出来,立马炸了锅,大伙儿都惊呆了。他把手头的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然后寄给了希特勒,盼着元首大人能出手制止这场残忍的事情。这一勇敢的行为,差点儿让他丢了性命。他遭到了德国秘密警察,也就是“盖世太保”的抓捕。那时候,希特勒和日本走得挺近,关系不错。
1937年南京大屠杀期间,一个德国人救了25万中国人,发电报向希特勒...
1997年,他的墓碑从柏林迁到南京。 碑文用德文刻着:“一个好人,一个不屈的人。 ”每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摆满菊花。 有位日本游客在留言簿上写道:“我的祖父参加过进攻南京,他临终前说,如果知道真相,一定会亲手掐死自己。 ”南京城的弹痕里长出了新的生命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德国。 拉贝的
为何中国愿意接纳一位德国纳粹分子的墓碑?
根据统计,日军在南京制造了28起大规模集体屠杀事件,遇难人数高达20万,加上零散的屠杀事件,死亡人数接近30万。实际上,这场屠杀的死亡人数可能还会更多,但正是由于约翰·拉贝的存在,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得以幸存。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与其他外国商人、传教士和教授们联合组成了国际安全委员会。他们冒着生命危险,...
南京大屠杀,拉贝救25万人,晚年穷困,南京人捐亿元
他的勇气和人道主义精神,使他在那段黑暗的历史时期,成为了一盏照亮希望的明灯。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德国商人拉贝听到了人们的呼救声,立即赶到现场。他怒斥那些连禽兽都不如的日本士兵,并因其德国人身份,大声呵斥日军离开难民区。由于难民越来越多,拉贝甚至腾出了自己的住所,为难民提供居住,尽管他只有自家的一碗...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无奈之下,拉贝收拾行装,加紧完成手头工作,于 4 月 15 日回德国。然他心系南京和中国人民,在德坚持揭露日军暴行,多次举办报告会,披露南京大屠杀详情。德国政府一直毫无反应,拉贝凭借其纳粹党身份,冒险向希特勒呈交一封包含南京大屠杀各类信息,详实且情真的报告。他满心期盼希特勒能够进行干涉,哪怕只是使日本...
拉贝眼见南京炼狱,竟选择向希特勒求救,这一招管用吗?
对于希特勒而言,维系与日本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当时德国最高的外交国策,其重要性远超一切。德国需要日本在远东牵制苏联,以减轻未来可能在欧洲东线战场面临的压力。这种心照不宣的战略默契与利益交换,远比万里之外中国平民的生死疾苦更具分量。拉贝日记中记录的,那超过30万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在柏林最高决策者眼中,...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没办法之下,拉贝只好打包行李,迅速解决手头的工作,最终在4月15日回到了德国。但他心里始终挂念着南京和中国人民,所以在德国时,拉贝依然坚持揭露日本的残忍行为,多次举办讲座,将南京大屠杀的种种细节公之于众。他内心真切期盼希特勒能站出来管一管,至少能让日本在南京的残暴行径有所减少。但德国和日本本就是同...
南京地狱震惊德国人!一封求救电报发往柏林,希特勒的回应出乎所有...
同时,德国与日本的同盟关系正处于“蜜月期”。希特勒不愿意为了人道问题而破坏这一战略联盟。纳粹意识形态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在希特勒的眼中,亚洲人的生命价值并不值得重视。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拉贝为南京平民奔走呼号之时,德国本土正酝酿着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一个即将实施“最终解决方案”的...
德国人见到南京事件后,发电报求救!挽救25万中国人
拉贝不得不打包行李,赶紧处理完手头的工作,4月15日就回德国了。但他一直关心南京和中国人民,所以在德国还继续揭露日本的暴行,多次开报告会说南京大屠杀的事。(南京大屠杀)看德国政府没啥反应,拉贝就用自己的纳粹党身份冒险给希特勒写了封信,详细说了南京大屠杀的情况,希望希特勒能帮忙让日本收敛点。不过德国...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
约翰·拉贝是那栋房子的主人,南京城被攻占的时候,这位德国老兄站了出来,选择留在南京,去援助那些命悬一线的贫苦大众。他是少数亲眼见到南京大屠杀惨景的外国人士,后来,他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希特勒,结果却遭到了不幸的下场。【一、约翰·拉贝与中国】1882年,约翰·拉贝在德国汉堡呱呱坠地。他很小的...
德国人见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后,发电报向希特勒求救,结局如何呢?
说起二战那段历史,总有那么些人让人觉得人性还没完全泯灭。约翰·拉贝就是其中一个,他是个德国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干了不少事。1937年冬天,日军攻占南京后,大规模屠杀和暴行让整座城市陷入恐慌,拉贝亲眼看到这些情况,就想通过自己国家的渠道帮忙。他后来还发电报给希特勒,希望德国能出面管管日本同盟。可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