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 8月14日,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重返在南京的“拉贝故居”,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
8月14日,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重返在南京的“拉贝故居”,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 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
8月14日,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重返在南京的“拉贝故居”,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 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幸存者|后代|南京...
8月14日,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重返在南京的“拉贝故居”,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 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_新浪网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_凤凰网视频_凤凰网
8月14日,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重返在南京的“拉贝故居”,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 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 热播推荐 杨兰兰酒驾伤人案件在悉尼开庭 普京就朝鲜解放80周年向金正恩致贺信 民调:33%美国人认为特朗普偏袒俄罗斯 英媒:美拟向俄提出用阿...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8月14日,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重返在南京的“拉贝故居”,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见面。记者 高尚夏鹏刘洋夏子麟褚怡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国际友人后代首次加入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扩容至38人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此前认证了三批,均以幸存者后代为主。今年的传承人认证首次将国际友人的后代纳入,历史记忆传承跨越国界,共同铭记。“南京的苦难不是战争的必要代价,而是人性良知上溃烂的伤口。我发誓只要我还活着,我会让真相永存,即使我必须用我的手术刀,在历史的皮肤上刻下这个伤疤。”这是美国...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_哔哩哔哩_bilibili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 (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 视频播放量 296、弹幕量 0、点赞数 26、投硬币枚数 2、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新华社快看, 作者简介 快人一步,看点多多 邮箱:xhskuaikan@qq.com,相关视频:“你说,
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扩容”,约翰·拉贝后人、《南京照相馆...
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梅根・布莱迪、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许传音的曾外孙女张庆、吴旋的女儿吴建琦,以及幸存者后代蒋薇、胡静雅等获颁证书,正式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截至目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已历经四批认证,总人数达38人。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记者:高尚 夏鹏...
铭记历史!拉贝之孙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会面。(记者:高尚 夏鹏 刘洋 夏子麟 褚怡)秀我中国 新华社 发布时间:1小时前新华通讯社各线路稿件 关注 发表评论 发表 相关推荐 自动播放 加载中,请稍后...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全聚焦│首批外籍友人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_荔枝新闻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馆40周年,8月15日,纪念馆举行第四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仪式。此次认证进一步拓展了传承人的范围,除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中国民众、留存历史铁证的国际友人和中国同胞的后人也成为传承人,为铭记历史、传播和平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当年鼓楼医院外科医生
南京大屠杀80周年:拉贝和罗森后人“再回首”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中国历史上,这是格外令人悲伤的一天。对德中友谊而言,是特殊的一天……”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在书面祭文中写道。 80年前同一天,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屠城,约翰·拉贝以在华德国商人身份,与其他国际友人一起,设立一个“国际安全区”,在大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收留...
锐参考|“我们与南京不可分割!”82年后,他们的后代在中国这样说
参考消息网7月8日报道(文/蒋芳 何磊静 陈圣炜) 7月1日上午8时30分,和平大钟的钟声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公祭广场响起。撞响大钟的是几个特殊的外国家庭,他们漂洋过海来到南京,胸口戴着“和平之花”徽章。 82年前,日军铁蹄汹汹而来之际,他们的祖辈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医生理查德·布雷迪和...
资讯有故事︱《拉贝日记》作者之孙:大屠杀的罪行永远不能重演
托马斯•拉贝认为,约翰•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历久弥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世界更需要从中汲取力量。托马斯•拉贝:他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南京大屠杀期间,他能否获得胰岛素尚不清楚。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国人民,他在这里树立了一个榜样。托马斯 •拉贝瞻仰其祖父的...
传递历史真相!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新增首批国际友好人士
这两名外籍人士是1937年参与建设南京安全区的国际友人后代——托马斯·拉贝和梅根·布莱迪。他们分别是约翰·拉贝之孙和理查德·布莱迪的曾孙女。这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队伍”中首次出现外籍人士。这两位国际友好人士和南京安全区中方工作人员许传音的曾外孙女张庆、南京大屠杀案“京字第一号证据”保存者吴旋之...
拉贝、马吉等“南京恩人”的后代重访故地忆先人——“我们不能...
1937年,在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等25位国际友人不顾自身安危,建立国际安全区救助了20多万南京人;如今,他们的后人在一周内沿着先人的足迹寻访鼓楼医院、拉贝故居、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等地,回顾80多年前的历史,感受先辈的无私大爱,每个人心里都写下了对和平的深刻理解。 一跪一哭 这个家族传承着拉贝精...
南京大屠杀,25万生还,孙子寻药,中国无偿提供
拉贝原本只是想记录自己在中国的生活,但他后来成为了一场大屠杀的亲历者,选择了留在中国,在德日统一战线的情况下,以“纳粹”的身份搭救中国人。日本方面肯定没想到,在距离侵华战争结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的1996年,《拉贝日记》被公之于众,成为了全世界聚焦于日本在侵华战争和南京惨案的最有力证据。拉贝于...
专访|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访约翰·拉贝曾外孙赖因哈特-新 ...
国际友人约翰·拉贝曾外孙克里斯托夫·赖因哈特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不忘过去对于推动人道事业真正取得进步意义重大。 “当前,西方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个反面例证,人们往往过于关注进步,而忽视了历史的教训。”他强调,要以史为鉴,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南京大屠杀85周年 拉贝之孙:铭记历史非常重要
他说,要想正视过去,就必须知道那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要避免战争,必须与其他国家的人民和平共处。对于曾经犯下的错误进行深刻反省和道歉,这是二战后德国人得到的最宝贵的教训。 约翰·拉贝之孙 托马斯·拉贝:作为一个德国人我只能说,铭记历史非常重要,纳粹德国打着人民的旗号制造了大屠杀,这样的罪行永...
“患难之时,不弃友人”——访约翰·拉贝后人托马斯·拉贝
这些事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有着全面的记录和展示。1937年圣诞节,祖父在日记中写道,自己能收到的最美好的圣诞礼物就是挽救650名寻求庇护者的生命。当时他身体欠佳,承担着极大的风险。他不仅身患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还患有糖尿病,严重依赖只能从上海获得的胰岛素。此外,他每天撰写并整理《拉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