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家书里的家国深情——近40封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
《小兵张嘎》作者抗战家书 入藏家书博物馆 7月16日上午,作家徐光耀之子徐丹,在小兵张嘎博物馆馆长殷杰陪同下,专程从石家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代表父亲向家书博物馆捐赠写于抗战期间的一封家书。人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接受捐赠,并向老校友徐光耀颁发了收藏证书和家书复制件。徐光耀1925年生于河北省雄县段岗村。1938年参加
近四十封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_部门动态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供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最近两个月,近40封抗战家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该馆副馆长张丁说,这些珍贵家书的写信人有八路军,也有新四军,他们在抗战大舞台上投射出一个个普通人的身影,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文字,让抗战历史有了更多的细节和血肉。 该馆将尽快整理、研究这批家书的相...
烽火家书里的家国深情——近40封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
最近两个月,近40封抗战家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写信人以笔墨为刃,在烽火中留下了一个个鲜活的身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说:“这些家书让宏大的抗战历史有了血肉与细节,字里行间的家国情怀,至今读来仍令人动容。”目前,馆方正抓紧整理、研究这批家书,尽快公开展出,让更多人从中触摸那段历史...
守护平民史诗,他在家书里打捞家国记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5月以来,近40封抗战家书入藏国内首家家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这是面向社会公众征集的成果,也是历史洪流下无数人的缩影。对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发起人张丁而言,这项工作已开展二十余载。他像一个执着的“历史打捞者”,从散落民间的旧纸堆中,抢救、守护着这些薄如蝉翼却...
烽火家书里的家国深情
钟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秉烛夜读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主编的《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增订版)》(以下简称《抗战家书》),不由得想起诗圣杜甫的这两行传诵千古的诗句,在炮火连天、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一封封报平安的传...
近四十封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北京日报-知网阅读
近四十封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王灵娟,博物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最近两个月,近40封抗战家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该馆副馆长张丁说,这些珍贵家书的写信人有八...
文物里的烽火岁月②丨重读抗战家书 感受先烈的家国情怀 - 中国军网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军网推出“文物里的烽火岁月”系列海报,本期推出“抗战家书篇”,以此铭记历史,致敬伟大抗战精神。 视频:左权给夫人刘志兰的最后一封信 扫描二维码查看SVG互动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解放军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 ...
一起重温!他们的抗战家书,感人至深
3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一封封泛黄的信札与老照片,或展陈于玻璃柜内,或悬挂于红色墙面上,组成一条时间长廊,默默诉说着历史风云中的抗战记忆、家国往事。作为全国首家以家书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现藏清初以来的各类家书8万余封,其中包括一批珍贵的抗战家书。“2005年,我们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
老红军裴超三封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
近日,66岁的甘肃会宁退休教师裴久诚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向家书博物馆捐赠叔父裴超写于抗战时期的三封家书,学校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接受捐赠,并与裴久诚先生签订捐赠协议,向他颁发捐赠证书。 裴超在信中没有谈到部队的情况,也没有直接说到抗日形势,所谈都是家事,表示“我虽在外,心尤在家”,反复表达对家人的挂...
21个月写了12封家书——左权:烽火里的家国情怀--党史频道-人民网
烽火家书寄深情 左权年少离家,投身军旅,戎马倥偬十余年,无暇顾及个人问题,直到34岁时在抗战前线遇到了刘志兰。刘志兰1917年生于北平,是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参加过“一二·九”运动,1937年入党,带着弟弟刘志林一起奔赴延安参加抗战,1939年2月来到山西前线,在中央北方局妇委会工作。经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做媒,4月16日,...
[北京青年报]《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
捐赠仪式结束后,这封珍贵的抗战家书就被博物馆工作人员放进展柜,连同事先准备好的展品说明牌、家书释文、徐光耀在抗战期间的一组珍贵照片等,一起陈列在该馆抗战家书展区,供公众参观。 原文链接:[北京青年报]《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家书博物馆
温故|家书千里传情,见证鲜活历史
一组抗战家书日前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书写者唐仁玙的爱国豪情和对家人的无尽牵挂令人动容,也引发了人们对家书的热切关注。千里传情的家书,见证着鲜活的历史,也讲述着人们心中不变的思念与亲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书信是人们主要的联系方式。图为来京求学的少数民族姑娘正在宿舍里一起念家信。李祖慧摄上甘岭...
文物里的烽火岁月丨重读抗战家书 感受先烈的家国情怀
文物里的烽火岁月丨重读抗战家书 感受先烈的家国情怀 已关注关注重播分享赞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刷新视频详情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
百岁校友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近日,著名作家、《小兵张嘎》作者、华北联合大学时期校友徐光耀委托其子徐丹、小兵张嘎博物馆馆长殷杰,专程从石家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向家书博物馆捐赠写于抗战期间的一封家书。人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接受捐赠,并颁发了捐赠证书。 徐光耀参军后,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初期还能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但随着日军占领家乡后,中国...
《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
连同事先准备好的展品说明牌、家书释文、徐光耀在抗战期间的一组珍贵照片等,一起陈列在抗战家书展区。“这封家书十分珍贵,我们希望,家书能在此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让更多的人感受其中的家国情怀。”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说。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人大家书博物馆。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牛伟坤 ...
百岁校友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7月16日,著名作家、《小兵张嘎》作者、华北联合大学时期校友徐光耀委托其子徐丹、小兵张嘎博物馆馆长殷杰,专程从石家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向家书博物馆捐赠写于抗战期间的一封家书。人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接受捐赠,并颁发了捐赠证书。 徐光耀参军期间,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初期还能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但随着日军占领家乡...
烽火家书 | 云鉴馆藏-中国文明网
中国文明网“文明之声·云鉴馆藏”专栏邀您走进各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等红色主题场馆,与广大青少年学生一起“云鉴”红色馆藏,汲取奋进力量。今天为您介绍蚌埠市档案馆的馆藏文物——烽火家书。 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蚌埠市档案馆特藏室保存着15封烽火家书及2枚信封,这是共产党员胡孟晋...
【红色故事】21个月写了12封家书——左权:烽火里的家国情怀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外敌入侵,生灵涂炭,军民奋起,保家卫国。左权家书为我们保留了一份反映敌后抗战历史的珍贵史料,这是战争亲历者的记录,是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档案。左权家书同时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人间最为美好的夫妻爱情、父女亲情和爱国之情...
百岁校友徐光耀抗战家书入藏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7月16日,著名作家、《小兵张嘎》作者、华北联合大学时期校友徐光耀委托其子徐丹、小兵张嘎博物馆馆长殷杰,专程从石家庄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向家书博物馆捐赠写于抗战期间的一封家书。人大博物馆、校史馆馆长李贞实接受捐赠,并颁发了捐赠证书。 徐光耀参军期间,跟随部队转战各地,初期还能给家里写信报平安,但随着日军占领家乡...
烽火家书里的家国深情-橘洲-长沙晚报网
烽火家书里的家国深情 钟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秉烛夜读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主编的《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增订版)》(以下简称《抗战家书》),不由得想起诗圣杜甫的这两行传诵千古的诗句,在炮火连天、浴血抗战的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