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万元,或不用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
存取款单笔超5万元,或不用说明“来源”和“用途”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5万以上现金存取不再问来源或用途?反洗钱新规征求意见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征求意见稿》不再保留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款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相关表述。《征求意见稿》还提到,“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实物贵金属买卖、销售各类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且交易金额人民币 5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 1 万美元以上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从事汇兑...
超5万元存取款不再登记来源?三部门反洗钱新规征求意见,这些变化...
当时央行曾解释:超过5万元的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现金存取业务的2%左右,规定对大多数人影响有限。然而现实柜面操作中,客户因被要求说明资金用途而面露不悦的场景并不少见。新发布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展现监管智慧。取消了现金存取超5万元登记资金来源表述,代之以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金融机构应开展尽职调查,...
存款取款单笔超5万,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三部门发文 新规征求...
存款取款单笔超5万,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三部门发文 新规征求意见中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这份新规中最...
...5万元,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
这份新规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取消了2022年版监管规则中关于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 此外,在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实物贵金属买卖等等一次性交易金额业务超过5万元的,金融机构仍需开展尽职调查,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留存客户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
...5万元,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
《征求意见稿》第九条 据报道,2022年,针对自然人客户单笔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的反洗钱监管规则,曾引发广泛社会争议。 2022年1月,三部门曾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令〔2022〕第1号)。该办法第十条曾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
...5万元,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
《征求意见稿》第九条 据报道,2022 年,针对自然人客户单笔存取 5 万元以上现金的反洗钱监管规则,曾引发广泛社会争议。 2022 年 1 月,三部门曾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令〔2022〕第 1 号)。该办法第十条曾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
...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口径有变 _ 东 ...
这一规定在当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迅速登上热搜。公众意见呈现分歧:部分声音认为此举增加了业务办理的繁琐性,甚至担忧可能侵犯个人隐私;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打击洗钱犯罪、维护金融安全的必要手段。 央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当时回应称,统计数据显示超过5万元的现金存取业务仅占全部...
存取超5万现金不再问来源,反洗钱新规征民意
2025年8月发布的新征求意见稿中,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保留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需登记来源用途的规定。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精细化的监管思路。根据新规,金融机构为客户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时,只需 “开展客户尽职调查、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 并留存身份证件复印件即可。资深金融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删减体现...
...5万元,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
《征求意见稿》第九条 据报道,2022年,针对自然人客户单笔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的反洗钱监管规则,曾引发广泛社会争议。 2022年1月,三部门曾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令〔2022〕第1号)。该办法第十条曾明确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
存取现金超5万不用再登记?金融机构这一新规将至
存取现金超5万不用再登记?金融机构这一新规将至 存取现金超5万不用再登记了?近日,央行等三部门联合起草“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征求意见稿),5万元现金存取款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相关表述被删除。金融专家表示,此前规定引发市场关注和一定争议,在执行中也给部分民众带来不便,此次调整更加务实。不过
...5万元,还要不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
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口径有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取款超5万无需登记用途?三部门新规释放便民信号
目前,新规正处于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期(截止9月3日)。业内预计,正式实施后银行将逐步升级系统,优化客户体验。例如部分试点银行已开通手机银行“一键申报”功能,客户可在线提交用途说明并实时获取审核结果。互动话题:你支持取款超5万无需登记用途吗?在评论区分享你对新规的看法,聊聊你遇到过的“取款尴尬瞬间”...
事关存钱取钱!超过5万元,金融机构或将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起草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记者注意到,此前规定中对于“个人存取现金超5万元需登记资金来源”的要求,部分用户出于个人隐私以及存取款业务办理手续的便捷性等原因,...
...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口径有变→|...
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口径有变→ 每经编辑|陈柯名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超5万元现金存取或无需登记!反洗钱监管转向风险为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相较于2022年三部门发布的反洗钱监管规则(暂缓实施),本次《征求意见稿》出现一项显著变化是:取消了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硬性要求。这一调整标志着我国反洗钱监管正从“简单阈值”管理,迈向更精细化、更强调“风险为本”的新阶段。此次《...
...要说明“来源”和“用途”?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口径有变→...
央行、证监会等三部门发文,口径有变→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截止日期为9月3日。
#单笔存取超5万元或无需再登记#备受关... 来自广州交通电台 - 微博
【#单笔存取超5万元或无需再登记#】备受关注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规则迎来重大调整。三部门近日公开征求意见稿,超5万元现金存取不用再说明用途,现金汇款、实物贵金属买卖等一次性交易金额5万元以上应开展尽职调查。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
#单笔存取超5万元或无需再登记#备受关... 来自大皖新闻 - 微博
【#单笔存取超5万元或无需再登记#】备受关注的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规则迎来重大调整。三部门近日公开征求意见稿,超5万元现金存取不用再说明用途,现金汇款、实物贵金属买卖等一次性交易金额5万元以上应开展尽职调查。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
存取超5万元,不用再登记?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新规将至!专家:反...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最新的征求意见稿中,已取消针对5万元现金存取款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的相关表述,现金存取业务的尽职调查要求有所降低。对此,资深金融政策专家周毅钦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征稿》中删减,体现出金融监管部门在平衡反洗钱与便利公众金融服务之间做出的调整。此前规定引发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