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五场会,“没人敢缺席,也没人真投入”_凤凰网资讯_凤凰网
南方某省村干部赵晓田回忆,过去他曾经历过一周五场会,节假日也要集中学习,比如端午节的传统文化课,“没人敢缺席,也没人真投入”。现在如果无突发事项,他每周只参加两三次会议,效率更高,责任边界清晰。 但在李怡看来,她所在的单位看似减少了会议频次,实际上是大会变小会,有些会议不上报,或者改为线上会。“从数据上来看,会议是少了,但在上面消磨
焦点访谈丨用铁规矩、硬杠杠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_央广网
导致基层负担加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督查检查考核,初衷是为了检验成效,更好地促进干部履职尽责,但名目繁多、频率过高也会让基层不堪重负,湖南郴州的一些基层干部就曾深有感触。 湖南省郴州市鲁塘镇党委书记 李素武:原来督查检查的部门多,内容多,资料汇报材料多。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要迎接8次督查检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如何有效应对基层干部的文山会海困境
文山会海,这一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的突出表现,长期困扰着基层干部。尽管中央在精简文件和会议方面不断施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某些地区,基层干部仍然面临着文件堆积如山、会议接连不断的困境,导致他们为民众办实事的时间和精力受到严重挤压。◆ 基层干部的困扰 一名沿海地区的乡镇干部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他每周要参...
基层干部,被哪些形式主义困扰_共产党员网
有基层干部说,“很多考核只看‘痕迹’,不问实效,一检查就翻材料,这才是最大的形式主义,导致个别基层干部造假。如果考核人员能够真正花时间、沉下身去检查基层工作实效,那么基层干部也就无需在‘留痕’上劳心费神了”。 “虽然我对处处留痕也很反感,但当下如果不靠痕迹管理,一些不作为的干部就更难管理了。”小张认...
基层苦“会海”久矣,大量时间花在“陪会”上,如何破解这一困境?
会议必不可少,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会把会议的作用无限放大:研究解决问题要开会,传达上级精神要开会,安排部署工作要开会,沟通交流情况要开会,结果会议越开越多、越开越长、越开越大,浪费了大量抓落实的时间和精力,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受基层干部和群众诟病,到了不得不精简的地步。 从实践看,治疗开...
乡镇“一把手”如何看“会海”?
近来,一些地方出现“会海”回潮苗头。部分地方开会只要议题与基层稍有关系,一定要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乡镇的视频会议设备成了摆设,燃油费支出居高不下。在领导看来,似乎“开会不积极,态度有问题”。这些“一把手”在会场上遇见,只能互报以苦笑:都说乡镇是“广阔天地”,你我为何困在会场里?“一天开两三...
过多的会议消耗了基层大量人力物力
“周一至周五参加市里召开的会议7次、乡镇组织的会议1次,接待上级领导及汇报5次……”近日,记者在基层采访时,某镇党委书记翻开工作笔记,向记者介绍今年3月其中一周参加会议及迎检的情况。 “每天在会场,根本没有时间去工作现场。”这位镇党委书记语气中透着焦虑和无奈。和这位镇党委书记有着同样感受的基层干部不在...
基层干部被繁杂会议“绑架”,亟待精简与整治
别让繁杂的“会议盛宴”束缚基层干部 平常日子里,会议接踵而至,而岁末年初更是会议的“密集期”。各地各部门的会议如同“连环炮”,使得基层干部们疲于奔命,被这些繁杂的会议所“绑架”。一位基层乡镇干部苦笑着向笔者倾诉:“每天都要参加各种会议,几乎无暇他顾。双休日也不得安宁,整天浸泡在‘会海’中,我们...
谁把干部“困”在了会场?--陕西党建网
多地基层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非会议对口部门、日常业务并不相关的干部,自己常被要求参会,即便“心有不愿”,也只能把业务工作闲置一边,到会“凑个人数”。有的基层干部戏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工作时间陪会,休息时间加班”,大量工作只能在陪会结束后进行。
一天5个会3场接待 基层遭遇“年终烦恼”--党建-人民网
【编者按】倾听基层声音,凝聚党心民心,推动党的工作。从9月25日起,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建频道将对“基层党建纵览”栏目进行改版,纵览由每周一期,改为每周三期(每周二、四、六推出),一天5个会3场接待 基层遭遇“年终烦恼”--党建
一周要开16个会,莫让过多的会议累垮了基层干部
会议落实会议,最后工作没有落实。(4月28日人民日报)“文山会海”,是用来形容会议过多的一个词语,曾几何时,一些地方的会议多得让那个基层干部应顾不暇,疲于奔命。经过大力整顿,这一形象已经大为好转,但在一些地方,“文山会海”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还表现得相当“顽疾”。譬如,有基层干部反映,一周要开16个会,甚至同
文件多、会议多……这些问题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反腐倡廉-人民网
一位基层干部说,自己最多的一次23天时间里开了15个会,根本没有时间干工作,参加的一个会,内容用不到1000字的材料就能表述清楚,发个通知就能明白,却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有调研显示,西部某乡镇2017年全年收到各类来文来函2000余件,参加上级召开的各类会议600余次。曾有沿海一省某厅局负责人因不堪忍受会议过多...
形式主义会议困局:一天三场会,场场座无虚席
❓ 开会过多,到底有没有在真正推动事情进展?✅ 开场3连问:你是不是也有同感?📍你这周开了几个会议?📍有没有那种会议只是换了个名字,内容却差不多?📍开完会后,真正要做的事,是不是反而变得更复杂了?这些问题,或许正是很多职场人和基层工作者正在经历的日常。【1】开会的初衷,是解决问题...
有基层干部一周开16个会,不解决问题的就别开了 - 人民日报
忙于各种会议,已成为基层干部一个不小的负担,给基层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扰。比如有的地方,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和主题能沾上点边的单位,就安排参会。有基层干部反映,一周要开16个会,甚至同一时间有两个会要参加,“分身乏术”;而对于一些确实需要通过会议研究部署的工作,却只是泛泛表态,讲意义多、谈措施少,...
请戒“会瘾”吧
有的会脱离实际,不分时候开。一名村干部说,秋收时节是村里最忙的时候,但大大小小的会议不断,“有些会议只是布置日常工作,如防火等,基层都有经验,只需电话通知即可,没有必要把人都召集到县里。”不少基层干部戏称自己的工作状态是“工作时间开会,休息时间加班”。基层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各种会议占用没...
会太多,有的部门七八个领导都不够用了…… - 人民日报
随着春节假期临近,疫情防控压力陡增,但一些地方开会的“热情”丝毫不减。有的单位有五六个会议室,还是排不过来;有的部门有七八个领导,还是不够用。不少干部吐槽:“大会小会陪会,会议不止;上班开下班开周末开,何时才不开?”西部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最近他被各种会议折磨得痛苦不堪,每天不是在开会,就...
“一年开会280场”,切莫让基层陷“会海” - 红网
如果干部每天都忙于开会,不是在开会就是在准备开会,哪有时间去落实工作?媒体报道,有一个乡镇政法委副书记一年开了280多场会,平均一个工作日超过一个会。镇里到县城有近两小时的车程,来回路上就得半天,再加上开会半天,一天开一个会,基本上就没时间干别的工作了。(3月2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一个乡镇干部一...
焦点访谈丨用铁规矩、硬杠杠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导致基层负担加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督查检查考核,初衷是为了检验成效,更好地促进干部履职尽责,但名目繁多、频率过高也会让基层不堪重负,湖南郴州的一些基层干部就曾深有感触。 湖南省郴州市鲁塘镇党委书记 李素武:原来督查检查的部门多,内容多,资料汇报材料多。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要迎接8次督查检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整治形式主义老问题新表现 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中央办公厅有关负责人...
2018年7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基层干部工作和心理负担重的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随后又于当年8月、12月接连作出重要指示,严肃指出下去督查的太多,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基层不堪负担,明确要求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并亲自谋划设计、直接指挥部署,拉开了新时代我们党集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序幕。
一天开两三个会是常事 乡镇“一把手”如何看“会海”?
二要严格审批把关。会议审批绝不应随意敷衍,毫无章法,而应当一方面做好统筹安排,另一方面着力控制会议时长、压减会议环节。审批过于随便者,理应追责。在这方面,尤其要注意不可令基层干部陷于“陪会”,究竟什么样的会才需要乡镇正职参加,地方应制定明确而有分寸的标准。三要树立务实导向。只有“一级讲给一级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