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钱难,金融服务何时适老?
首先,物理距离成了障碍。农村的金融网点越来越少,大型商业银行网点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一级网点不断撤并,长距离的基础金融服务让很多老人取钱要坐一两个小时的车。据时代周报报道,2023年以来,有286家商业银行的营业网点被裁撤,其中国有大行和农商行各占119家、100家,占比近八成。其次,数字鸿沟加大取钱难度。手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
各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对营业网点的设施进行适老化无障碍改造,在营业网点内适当设置老花镜、老年人服务标识、无障碍通道、矮式填单台等适老化无障碍设施,确保服务设施舒适易用。要关注营业网点老年人排队问题,提高老年人办理业务便利程度,有条件的营业网点通过开设绿色通道或者设立“爱心窗口”等方式优先接待老年人,进一...
7月起,银行取款新规已执行?老年人注意了,取钱方式有新的变化
银行业掀起一场针对老年人服务的静默革命。2025年7月1日起,中国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优化老年人金融服务的实施细则》正式生效,这标志着银行取款服务迎来一系列调整,直接影响着全国2.97亿老年人的金融生活。这份被业内称为"适老化金融服务新规"的政策文件,将如何改变老年人的银行体验?银保监会数据显...
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中国式养老事业 服务...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的总要求,界定养老金融内涵和外延,明确2028年和2035年养老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从支持不同人群养老金融需求、拓宽银发经济融资渠道、健全金融保障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基础、构建长效机制等五方面提出16项重点举措。
有了这些规定 以后老人去银行办事不用发愁了-新华网
目前,社会上的金融服务适老化面临的问题、难点又有哪些呢?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指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成了银行主要的用户。老年人还是习惯于到银行去,到柜台取现金、取养老金,到柜台交水电费。
2025年春季,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革开启,老年人享受更快金融服务!
部分开发商在银行配套的幌子下炒作养老楼盘,但真正有效的项目需满足三大硬指标:1.5公里内必须有综合性银行网点、社区应接入适老化改造低息贷款,而物业需定期开展防诈骗培训。这就要求老年人在选择养老社区时,不仅要看户型和价格,更需考量金融服务是否无缝衔接。如今,这场适老化革命从被动养老转向主动享老。当78...
银行取款“新规定”多地已执行?老人注意,以后取款方式“变”了
工商银行推出的"适老化APP版本"也受到老年客户好评,该版本采用了更大的字体、更简化的功能、语音辅助等特点,使老年人能够更容易地适应数字化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4月,该版本已累计下载使用1760万次,老年用户满意度高达92%。对于不习惯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各大银行也保留了传统服务渠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
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提升适老化支付服务水平 助力老年群体跨越...
据统计,收单机构在全省12个地市参与建设老年食堂,上半年累计服务近30万人次,累计交易近66万笔。二是强化农村适老化支付服务场景改造升级。在部分地市依托助农取款服务点,通过“助农取款服务+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模式开展“乡村振兴保险(金融)服务窗口”建设,在为农村老人提供小额现金取款、民生缴费、财政惠民...
银行取款再迎“新规定”,多地已执行?老人注意,取款方式变了
持续保留传统服务方式。保留足够数量的线下网点和人工服务窗口,确保不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也能获得基本金融服务。对于老年人而言,适应这些变化也很重要。金融专家建议老年人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提前规划资金需求。如果有大额用款计划,提前3-5天与银行预约,避免临时取不到钱的尴尬。熟悉预约流程。可让子女协助了解各...
重庆:提升支付便利性 “老”“外”服务无障碍
各金融机构聚焦老年群体高频服务需求,从服务流程、环境设施、业务系统、教育宣导等多方面着力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走新”更“走心”,弥合“数字鸿沟”。 升级线上平台—— 重庆农商行推出手机银行和智能柜台“关爱版”、空中柜台、方言银行等系列产品、服务,针对性解决老年群体在使用智能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广发银...
银行取款又出“新规定”,现已执行?老人注意,以后取款方式变了
2024年末,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金融服务适老化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留必要的人工服务窗口,简化老年人业务办理流程,开发适老化金融产品。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了专门针对老年客户的服务举措。工商银行在全国1600多家网点设立"长者服务专区",配备老花镜、放大镜、轮椅等辅助设施;建设银行推出"劳动者港湾·夕阳服务站",为老年
数字时代的银行变革:老年人如何适应新取款规定
一些银行还推出了上门服务。据银保监会统计,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78%的大型银行分支机构提供老年人预约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金融服务到家。这项服务2024年共计服务老年客户573万人次,同比增长41.3%。技术适老化改造也在加速推进。2024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适老化服务的指导意见...
银行取款新规落地?老人注意,今后取款方式大变样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教授王立新认为:"银行服务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但必须兼顾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的需求。'适老化'不应仅是口号,而应融入服务设计的每个环节。"他建议银行在推行新规的同时,应加大对基层网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耐心程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在2025年初发布的《银行服务数字化...
依法守好老年人“钱袋子”_央广网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做好老年人金融服务工作,增进老年人福祉,前不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保护老年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安心金融消费环境。 存款取款、转账汇款、买卖股票、购买保险……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免不...
...不止于“硬件达标”,如何打造银发客群的“金融无障碍”?_服务...
如何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2024年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开宗明义地提出,金融机构应优化传统服务方式,包括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完善适老设施配置、提升柜面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现金服务、推动客服热线适老化改造等。
银行取款悲剧引发的适老化金融服务思考
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推进各项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并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来切实提升老年人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体验。这将为金融机构在应对老龄化趋势和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方面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这种适老化改造...
老人跑银行成了难事?国家放大招,银行服务要变天!
最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出手了。一份重磅文件《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横空出世,为老年人送来了一份"定心丸"。这份文件明确要求:银行网点不得强制老年人使用手机APP和自助设备,必须保留现金、纸质存折等传统服务方式。这可是给老年人撑腰的"尚方宝剑"啊!现实中的问题确实不少。中国人民...
老年客户办理业务难?招商银行出招提升适老化水平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优化传统服务方式、用好智能科技成果、丰富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强化行为管理、做好金融教育、形成多方合力六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指导意见》发布后,以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多家金融机构迅速响应,持续深化各项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