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企掀起“减肥潮”:每头减重10公斤,能否破解“猪周期”魔咒?
深夜的山东菏泽单县牧原养殖场,灯火通明的过磅区排满待出栏的商品猪。场长耿风莲紧盯电子秤数据:“现在均重控制在119公斤,比五月减轻近10公斤。” 这不是个例,而是全国猪企应对产能过剩的统一动作——给“二师兄”集体减肥。这一策略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行业数据: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43万头,超出合理产能上限3.7%,
生猪去产能:牧原温氏带头“瘦身”,政策能否终结“猪周期”魔咒
未来属于那些真正拥抱“提质增效”的企业。这场静默的产能出清,终将重塑行业格局——而阵痛之后,能否真正熨平剧烈的猪周期波动,答案正在每一个降下来的公斤体重中悄然书写。#生猪价格#
“二师兄”的身价要稳住 猪企开始给猪“减肥”了→_央广网
与两个多月前不同,现在出栏的商品猪都进行了“减重”。 山东菏泽单县牧原16场场长 耿风莲:均重从5月份的128公斤,降低到7月底的123公斤,现在销售的这一车猪的体重已经降低到了119公斤,较7月体重又下降了4公斤,这也是我们调节产能的一个重要举措。 除“降体重”之外,二次育肥猪对市场扰动同样不容忽视。部分养...
暂停扩张!积极减重!猪企纷纷 “瘦身减重”,下半年猪价能否迎来...
随着养殖端持续减重,大体重生猪存栏量下滑,以浙江地区为例,近两周周边市场标猪价格持续性下滑,但本地260-300斤大体重生猪下滑幅度仅在0.5元/公斤以内,明显偏小。当前肥标价差的走阔因大猪存栏下滑,而标猪出栏积极性提高,导致肥猪和标...
猪肉大涨大跌,猪企开始给猪减肥了!
因此,精准调控成为破解"猪周期"困境的关键。此次产能调控体现了国家对生猪产业发展的长远考量。通过调减能繁母猪数量、控制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后期生猪供过于求的风险,保障生猪价格和养殖收益的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调控并非简单粗暴地削减产能,而是有针对性淘汰低产低效能繁母猪,优化产业...
母生猪业启动百万母猪削减计划!中国生猪业打响“反内卷”战役!
政策令下,头部猪企已拉开产能减法竞赛:牧原领跑:能繁母猪二季度再减5.4万头,累计调减30万头;出栏体重从125公斤向120公斤进发;6月起全面停售二次育肥 温氏精准调控:肉猪均重每月降1公斤,从5月248斤压至6月246斤;淘汰低产母猪提速 新希望设防火墙:禁用饲养检疫票阻断二次育肥,违规客户遭“暂停竞拍...
生猪去产能:牧原温氏带头“瘦身”,政策能否终结“猪周期”魔咒...
当牧原股份上半年净利暴涨9倍的消息传出时,整个养猪业却悄然掀起一场“瘦身革命”。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这九个字正在改写中国养猪业规则。政策重拳频出,行业反“内卷”号角吹响生猪行业一场由上至下的去产能战役已经打响。仅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就两度出手,从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到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
2025生猪养殖:打破周期魔咒
生猪养殖行业历来是周期性波动的典型代表,但2025年的市场格局似乎正在打破传统认知。尽管猪价步入下行通道,但行业却有望摆脱“亏损魔咒”,在政策调控与企业自律的双重作用下,走出独特的价值回归路径。价格波动区间收窄:从“过山车”到“缓坡道”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生猪价格将在13-18元/公斤的箱体内窄幅震荡,...
生猪业集体“瘦身”计划!头部企业率先刮骨疗毒,猪价保卫战打响
这场转型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肩负着稳定民生“肉篮子”的重任。行业专家王祖力指出:“稳住产能预期,就稳住了整个行业。”当猪企从盲目扩张转向精耕细作,当政策调控从救火转向长效机制,一个摆脱“猪周期”魔咒的新时代正在孕育。这场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命,或将重塑中国生猪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养殖# ...
#猪企开始给猪减肥# 8月第1周#猪价同比大... 来自央视财经 - 微博
【#猪企开始给猪减肥# 8月第1周#猪价同比大降超28%#】我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占肉类的六成左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存栏生猪4.24亿头,增长2.2%。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接近产能调控合理区域上限。同时,5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和上半年全国新生仔猪量均处于历史高位,这意味着...
生猪减产能、砍母猪、降体重!2025年下半年猪价还能有惊喜吗?
发改委则从市场行为入手,在约谈中要求企业控制出栏体重(降至120公斤以内)、限制二次育肥。数据显示,二次育肥销量占比已从5月的2.17%降至低位。03 企业变阵,上市猪企量增重减 上市猪企的策略调整耐人寻味。12家主要生猪养殖企业6月合计出栏量高达1614.81万头,同比激增45.98%。其中牧原股份出栏836.7万头,同比增长65.1%
国家挥动“调控指挥棒”:生猪去产能进入“加速道”,头部猪企打响...
今年上半年,持续经历深度调整的生猪养殖行业已迎来阶段性曙光,多家上市猪企业绩呈现改善态势。生猪市场回暖背后,行业核心矛盾正在发生转变——此前依靠产能扩张,大量资金投入的“内卷”模式难以为继,行业需转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持续经历深度调整的生猪养殖行业已迎来阶段性曙光,多家上市猪企业绩呈现改善态势。生猪...
养猪行业大震荡!“减母猪、降体重、控二育”三箭齐发,谁亏谁赚?猪...
业内一片担忧,当限产信号亮起,市场供需波动暗流涌动。一些高成本或缺乏韧性的中小猪场或许迫于压力,淘汰产能维持生存。但对另一批伺机抄底的养殖场主来说,母猪数量下调却变成难得的机遇!他们正可能悄然逆势扩产,希望在下一个猪周期来临时抢占先机。大企业行动,只是冰山一角!全国母猪基数庞大,中小场主是否会...
我国猪周期魔咒能否被打破|猪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我国猪周期魔咒能否被打破 猪粮安天下,猪肉供应与老百姓(19.050,0.20,1.06%)的“菜篮子”密切相关,猪肉价格波动更是百姓非常关心的民生问题。 2021年,是“二师兄”价格经历“高台跳水”的一年——从年初生猪每公斤超过36元的高点,暴跌至每公斤仅10元多的低点。在我国启动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后,猪价有所回升...
猪企掀起“减肥潮”:每头减重10公斤,能否破解“猪周期”魔咒?
深夜的山东菏泽单县牧原养殖场,灯火通明的过磅区排满待出栏的商品猪。场长耿风莲紧盯电子秤数据:“现在均重控制在119公斤,比五月减轻近10公斤。” 这不是个例,而是全国猪企应对产能过剩的统一动作——给“二师兄”集体减肥。 这一策略背后是触目惊心的行业数据: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43万头,超出合理产能上限3.7...
“猪周期魔咒”要见底,这家头部猪企翻身有望?
值得关注的是,既然养殖业具有周期性特点,那么本轮猪周期的下行阶段何时可以迎来尾声?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3月1日的生猪价格为14.04元/公斤,周度环比上涨4.00%,同比下跌11.36%。从供给来看,3月1日出栏体重达121.80公斤,环比基本持平。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从产能推导来看,商品猪后续出栏量充裕,叠加...
头部猪企聚焦"降本增效"能否对抗猪周期?
猪企陆续公布6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销售价格低迷,持续跌破猪企自繁自育"成本线",头部猪企发展重点从快速扩张转为降本增效.业内人士指出,实现降本增效的根本还是提升养殖本身的效率.此外,猪企需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来临的准备.今年以来猪价频创“新低”。近日各家上市...
牧原股份逆势盈利的背后,猪周期“失灵”还是变花样了?
可最近,市场上风声不小——有人说“猪周期开始失灵”,又有人举着牧原股份的业绩单比划,觉得老套路早晚得翻车。到底怎么回事?靠着吃饲料成本大降带来的红利,牧原股份这可不是“降本增效”教科书么?可问题来了:下回行情一反转,饲料成本飙回去,高增长还能一头拱进来吗?大伙都好奇,这几年猪价可真是让人...
养殖‖12家猪企半年出栏超8300万头!头部猪企开始“减母猪、控二育...
农业农村部在近期的生猪生产调度会上提出要调减全国能繁母猪存栏100万头左右至3950万头,优化生猪生产、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导降低出栏体重。 “生猪养殖行业有望迎来一个新时代,行业步入高质量竞争阶段,低成本是上市猪企穿越猪周期的核心竞争力,考验规模化养殖企业的经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