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大学为何遇冷?学费贵、没拨款、学历贬值,出路在哪?
没有拨款支持,民办学校也很难 站在民办学校角度,能理解为啥收费高。公办学校有国家财政拨款,基础设施、师资有保障。民办学校靠只能靠学生学费。我表弟在民办大学当辅导员,他说:“学校每年房租和设备更新是天文数字,加上请好老师成本,不收高学费难以为继。”但市场可不管这些,家长和考生用脚投票——太贵就不
部分民办高校裁减人员、招生遇冷,有老师被裁后又回到原学校当兼职...
至于民办高校那更是夸张,上海某艺术类本科一年学费高达4.3万人民币,南京某传媒学院部分专业学费直接上涨...
民办大学“倒闭潮”,真的来了!学生们的出路在哪里?
教学质量存疑: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调研指出,35%的民办高校生师比超过30:1,实验室设备更新周期长达7-10年。 二、学生的现实出路选择 1. 经济条件优先策略 家庭年收入超25万元的可选择优质民办本科(如具备硕士点的珠海科技学院),通过考研提升竞争力...
部分民办高校裁减人员、招生遇冷,有老师被裁后又回到原学校当兼职...
事实上民办高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一直都排在公办高校之下。没有国家经费支持的它们只能靠学费来维持学校...
学费太贵就业太难,民办本科为啥突然没人读了?
一、四年学费掏空家底,毕业月薪不够交租 民办本科年均学费普遍3万起步,四年光学费就超12万,加上生活费轻松突破30万。而公办院校学费才5000-8000元/年,差价足够在小城市付个首付。更残酷的是回报率:民办毕业生平均起薪仅5000元,扣除房租伙食后所剩无几,想赚回学费得不吃不喝12年。经济下行期,普通家庭谁...
民办大学学费涨了,招生却遇冷,这背后的原因和趋势值得深思
一、民办大学学费缘何上涨?民办大学学费上涨,主要源于办学成本的增加。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大学缺乏财政拨款,主要依靠学费收入维持运营。近年来,随着教育资源价格的上涨,如师资薪酬、教学设备采购、校园建设与维护等成本不断攀升,民办大学不得不通过提高学费来维持收支平衡。例如,某民办高校为提升教学质量,高薪聘请...
广东吉林北京民办本科招生遇冷背后的深层困局与破解之道
首先是钱袋子的问题——这些民办高校学费普遍比公立大学贵4到6倍,一年下来轻松上万元,四年下来动辄20万以上。有网友吐槽:“家里老母亲说,这钱花出去能买辆二手车了,还不如直接买车!”经济下行期,不少家庭开始算计起投入产出比来,而数据显示,这些毕业生平均起薪只有3850元左右,比公立院校毕业生明显吃亏,...
民办高校招生遇冷,背后真正的“痛点”在哪里?
一、学费贵并非新鲜事,为何今年格外难招?民办大学自诞生以来,学费一直远高于公立院校。一年两三万元已是常态,加上住宿、生活等费用,本科四年下来支出轻松突破二十万。这对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负担。但回顾过去,即便如此“烧钱”,不少家长依然咬牙送孩子去读,只为那一纸本科文凭。这种现象说明,高...
为何民办本科遇冷?两大真相让人意外
民办大学面临的窘迫还没完,反倒“假性平息”中孕育着更大危机。学费和就业,像两只死疙瘩死死卡在大家脖子上。虽然教育部门喊着要“改革调整”,但实际上,这种缓慢推进的步伐,就像老牛拉破车——磨叽、拖沓。而家长和学生的纠结也没减轻,反而更深了。上专科,怕“学历低”、以后晋升受限;上本科,怕“投资打水...
民办大学招生遇冷,3万学费降成笑话,学生:我宁愿学开挖掘机
但民办大学的日子更不好过。广东有家民办学校本来想招6000人,现在才招到2000多,还差一大半。分数降了又降,学费却死活不肯降,校长说:“要是学费从3万降到2万,家长会觉得文凭更不值钱。”这话听着有点好笑,有家长直接怼回去:“那公立大学学费才5000,文凭会贬值吗?”说得太对了,文凭值不值钱关键看...
民办高校遇冷真因揭秘,这3点颠覆你的想象
不怕学历贬值,就怕本金亏光。民办大学如果继续走“高消费低回报”的老路,只能自找凉凉。舆论场里,一波接一波的质疑声早就推着家长们不断“升级认知”,钱都在明处,该精打细算时就精打细算。也说不是所有民办大学都没救。个别“良心学校”办得还行,学费合理、就业好,反而不缺学生。问题就出在“大多数”。招生火爆是过
民办高校招生遇冷 多因素交织下的困境与破局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近年来,大量民办高校陷入招生困境,多所学校招生缺额严重,甚至面临倒闭危机。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学费高昂是首要因素。民办高校缺乏财政拨款,运营成本高,学费普遍在每年2-3万元以上,部分院校甚至高达十几万元,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家长在权衡教育投入与回报时,往往望而却步。
民办大学快办不下去了?扒一扒背后的真相与出路!
“民办大学快办不下去了?”最近这话题炒得沸沸扬扬,是危言耸听还是真有隐忧? 今天咱不跟风,咱深挖背后的逻辑!生源危机?学费贵≠没出路!有人说“出生率下降,学生少了,民办大学要凉”?错!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民办高校仍占全国本科院校近30%。关键不是学生少,而是学校得会“抢人...
民办大学集体爆冷,教育的泡沫正在破裂!谁在为虚假繁荣买单?
更残酷的是收益端民办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5000元,扣除房租伙食,月余不足2000元,赚回学费需不吃不喝整整12年! 02 就业让民办本科生沦为夹心饼干 说到底大家心里都有本账,那就是读了之后有没有出路。学历贬值的屠刀,最先砍向民办本科生。现在...
民办本科遇冷?云南考生用行动挑战“学历至上”观念
而家长和考生,还在被贬值的“本科”概念和未来就业夹在中间。更糟糕的障碍还在后头基础教育一路推本科学历,社会用人却靠技能分层。导致大家集体焦虑,“不考本科没出路”“民办本科还不如去技校”。知乎上、短视频里,吐槽声一浪高过一浪。本来,普通家庭指望一个大学文凭改变命运,现在恰恰“绕死”在这张纸上...
民办大学招生遇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非要说公办在“围剿”,其实是市场自然选择,比的是谁能把性价比拉满。嘴上都说“高等教育多元化”,真到报志愿那天,还是“能上公办不上民办”写在考生脸上。啥时候民办高校能把实力刷到不用拿学费说事,公办才会发愁。要是十年还没哆嗦出来新花样,那就剩下教室和小卖部共存了。假如再有谁觉得靠提价救校,...
多所民办大学面临倒闭!高学费低就业率,未来何去何从?
在就业市场上,民办本科的文凭往往不如公办院校“硬气”,企业招聘时更青睐公办毕业生。一位网友吐槽:“花大价钱读民办本科,毕业找工作还不如公办专科。”这种“高学费、低就业率”的落差,让家长和学生逐渐清醒——与其砸钱买学历,不如选个实惠的公办专科,至少省下一大笔钱。生源危机,是民办大学无法回避的“...
“今年大批民校爆冷!原因揭晓”
一开始,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有个本科文凭“走得好看”,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希望孩子实实在在有就业保障。学费贵就业质量低的民办院校显然不再是“家长的最优解”,这种转变其实也是大众对教育选择越来越务实的体现。毕竟交了那么多钱,回报率却打折扣,谁看了能不觉得亏?反差感 或许我们该感谢民办高校,让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