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杜聿明参观毛主席旧居,对工作人员说:帮我带句话给后人_特赦...
当来到韶山毛主席的故居时,他更是充满了期待,但谁知道因为形成的改变,这次参观很快就结束了,这让杜聿明心里始终难以忘怀。 主动提出二次参观 仓促的韶山之行让杜聿明非常遗憾, 于是1973年,杜聿明主动申请,希望可以到毛主席故居再次参观学习。 这个申请很快也得到了批准,5月8日,杜聿明和好友宋希濂一起来到了韶山毛主席故居,两位已经年过半百的
73年杜聿明参观伟人旧居,笑着对工作人员讲:帮我捎句话给后人听_周...
临别时,两人感慨:“毛主席真是战神!”还嘱咐工作人员:“务必将这话传给后人,让更多人知道毛主席的伟大。” 曾经历解放战争的杜聿明和宋希濂,深知毛主席军事才能非凡,也对蒋介石的军事能力了然于胸。参观毛主席旧居时,他们不免将毛主席与蒋介石作比较,而真实感受则来自另一位国民党将领黄维。 黄维,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
与革命先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 - 中国军网
一名专武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卢德铭在秋收起义受挫、起义部队意见不统一的关键时刻,毅然决然支持毛泽东的意见,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来源于他对革命与理想的赤胆忠诚,对使命与责任的无畏担当。”他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大家纷纷表示,卢德铭烈士的精神承载着历史记忆,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干事创业。 一封“无字书”,见证共...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踏访红色纪念场馆追寻革命先辈齐家之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回头望、向前走,一个问题始终萦绕记者心头:我们这代人该给子孙后代留下怎样的家风遗产? 父辈身教在前,晚辈践行在后—— 以身作则是最好的家教 首都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的东侧,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巍然矗立。 步入一个个展厅,在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中,记者看到了毛泽东曾经珍藏的儿子毛岸英穿过的衣物...
踏访抗日根据地旧址,探寻我党我军优良作风感召力_央广网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愚公移山》,“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今天,“三座大山”早已被搬走。那个问题,依然挥之不去—— “上帝”,是怎样被感动的? 近日,武警山西总队长治支队组织官兵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孙烨 摄...
向安梅 | 向往韶山
韶山,一片因孕育出伟人毛泽东而闻名天下的土地,一个被称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位好友曾对我说“身为中国人,有生之年不去一次韶山,就是枉度此生!”这位好友的话一直让我铭记在心,因此,拜谒伟人故里,瞻仰领袖风采是我久压心底的一个夙愿。 盛夏七月,我借暑假之机,与好友相约,冒着酷暑,自驾游览三湘大地,尽情...
“人们会说话的”,这短短6个字,何以让人敬畏?_共产党员网
“人们会说话的”——短短6个字,道出的是共产党人对人民话语权的尊重和敬畏,沉淀出的是讲规矩、守纪律的清廉家风。毛泽东同志用实际行动告诉身边亲友和父老乡亲:“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
这封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信件让人泪目!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探馆...
据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调研员张众介绍,此次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的展陈提升新增32份史料,包括毛泽东主席开完一大以后在上海的行程足迹,杨开慧在甲秀里生活期间积极参与革命工作,在杨开慧家乡征集到反映毛泽东和杨开慧深厚情感的史料等。同时,原来考虑到上海毛泽东旧居陈列馆建筑本身就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建筑本体不能破墙,...
45年了,万山红遍的中国,您一定看见了吧!_澎湃号·政务_澎湃...
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毛泽东在杭州登丁家山,随行人员没有带拐杖,就到附近农家砍了一根竹子,简单处理了一下给他当作拐杖用。 登山途中,毛泽东郑重地问工作人员砍人家竹子有没有付钱?得知老乡虽不收钱,但工作人员还是坚持付了钱后,毛泽东很高兴,赞扬工作人员做得对。
...正向红色革命为主的综合旅游目的地演变!_毛主席_马氏_地主
1972-1978年,杨家沟建设了革命纪念馆,面向公众予以开放。主要可以参观: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主席、周恩来旧居;毛主席转战陕北纪念馆;劳动人民翻身纪念大会等。 近些年,杨家沟以创建国家4A景区为目标,进行了一系列提升改造。在过去的几年,米脂县投资数亿元,建设了多个旅游项目,并完善了游览设施。由过去的一个纪念...
1973年,杜聿明参观毛主席旧居,从展厅出来说:帮我留句话给后人...
1973年5月8日,以杜聿明、宋希濂为首的国民党特赦将领来到了湖南韶山毛主席旧居陈列馆,开始了为期数天的参观学习,对同行的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来到此地,但杜聿明却不是第一次。 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在功德林已改造数年的杜聿明因为改造良好,思想悔悟积极而被特赦,脱掉了战俘战犯之名,成为了新中国的一员,并立志以后
1973年杜聿明游览毛泽东旧居,对工作人员笑道:帮我留句话给后人...
1973年的5月8日,湖南的韶山冲迎来了一批非常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被俘的前国民党高官杜聿明、宋希濂等人。 当他们参观完毛主席故居抗战争纪念馆的时候,杜聿明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句感叹,同时笑着对同行的工作人员表示,要把这句话留给后人! 那么,这位曾经的国民党高官为何会参观毛主席故居呢?在看完后又发出了什么样的慨叹...
【怀念】那些光照古今的名人遗嘱-时政频道-新华网
1935年,被俘后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留下一份长长的《多余的话》,详细剖析自己的思想历程,和对这美丽世界的感情。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文章最后,他竟云淡风轻地来了一句“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永别了!”不久之后,临刑之际,他又留下简单的四个字,“此地甚好”。
假如那一天来临 - 中国国防报 - 中国军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1953年2月7日,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毛主席一番话气冲霄汉:“这个仗我们已经打了两年多,还要...他们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我们这一次不光要摸摸他的老虎屁股,还要扒下他的老虎皮,给咱们彭总做个...
解放日报专访叶公琦:是怎样一段往事,让这位96岁老人泪流满面
他向我们讲根据地的革命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宣传抗日主张,搞义卖办工读 我在“学协”及入党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常替哥哥姐姐去苏联人办的杂志社买报刊。因为我年纪小,不太会引起日本人及汪伪特务注意。苏联塔斯社在上海办的报纸《每日战报》(Daily War News)成为哥哥们学英语的教材,也是很好的抗日...
“愚公移山”的伟力源泉--军事--人民网
生存环境如此艰苦,对敌斗争如此残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为什么能够获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为什么八路军、新四军等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能够如鱼得水、一往无前? 追根溯源,是赢得民心——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愚公移山》,“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
共产党人的一面明镜-七一网
5.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在此之前,有不少赴汤蹈火、南征北战的授衔将帅得到消息后,请求降衔。 时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的罗荣桓,是解放军唯一的“政治元帅”。当时,他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元帅军衔时,立即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讲了不少原因,摆了许多道理,说明自己比其他几位拟授元帅军衔的同志参加革命较晚...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司法部纪检监察组
1950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以内务部长谢觉哉为总团长,由中央各部门和省、地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南方老革命根据地慰问团,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带着毛泽东手书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锦旗和毛泽东像,分赴南方各革命老区进行慰问。时任湘赣边区慰问分团副团长、吉安地委书记李立带队慰问遂川、井冈山...
溥仪上井冈山 自称不可与毛主席平起平坐_历史_凤凰网
杜聿明见他一副充满深情的虔诚神态,便说:“您不妨上去坐一下。”溥仪听了连忙说:“呃,我怎么敢像毛主席一样坐上去呢?”讲解员想笑不好笑,解释说:“石头坐也坐不坏的,参观的人都要上去坐一坐。”吕云松馆长也说:“坐了能沾上毛主席的‘仙气’呢。”溥仪稍稍犹豫,认真地说:“别人归别人,我……我不能同...
军报记者寻根行丨踏访抗日根据地旧址,探寻我党我军优良作风感召力...
生存环境如此艰苦,对敌斗争如此残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为什么能够获得人民群众拥护支持?为什么八路军、新四军等在人民群众支持下能够如鱼得水、一往无前? 追根溯源,是赢得民心—— 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闭幕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愚公移山》,“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