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罗广斌被捕,特务怕得罪他哥哥,便打招呼:你弟弟是共产党_罗...
1948年9月10日,中共地下党员罗广斌因叛徒的出卖被捕,随后被押解至渣滓洞监狱。尽管他是被捕的目标之一,但由于其家族背景和特殊身份,他的遭遇引起了特务们的一丝顾虑。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中将,这使得特务们在面对他时显得格外谨慎和犹豫,生怕得罪了这位高级军官。因此,特务们特意提前向罗广斌暗示:“你弟弟是共产党。” 在渣滓洞监狱里,罗
地下党罗广斌暴露,特务怕得罪他哥哥,便打招呼:你弟弟是共产党_罗...
1948年,地下党成员罗广斌的身份终于暴露出来。由于他有一个国民党中将哥哥,敌人并不敢轻易动手,而是找到了罗广文:“你弟弟是共产党,你怎么看?”没想到,哥哥竟然冷冷地回应:“抓吧!” 那一年四月,国民党的特务在处理一批地下党成员时,从一名叛徒口中得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原来,国军的中将罗广文的弟弟,罗广斌...
狱中八条的时代意义--党建-人民网
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被关押的革命志士中,罗广斌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虽然是被叛徒出卖,但特务却是在得到他哥哥罗广文(国民党十五兵团司令)同意的情况下将他逮捕;他被数次审讯处以戴脚镣、手铐,但没有受过任何刑罚;他先是在保密局的渣滓洞监狱关押,后又寄押到国民党行辕二处关押重犯的白公馆监狱;他曾经被家人保释...
“狱中八条”:血与泪的政治嘱托_共产党员网
1948年9月,共产党员罗广斌因叛徒出卖被捕,与曾直接领导过他的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委员张国维一同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楼七室。因为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国维估计罗广斌最有可能活着出去,为此叮嘱罗广斌要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 1949年2月,罗广斌被转押到白公馆。他与同室...
黎明之前,一片丹心向阳开--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人民网
共产党员罗广斌被捕后,被关进渣滓洞监狱,和他以前的领导张国维同处一室。张国维叮嘱罗广斌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若有朝一日能活着出去,一定要向党报告。于是,一场总结经验教训的“大讨论”在黑牢里秘密展开,江竹筠口头拟了一份讨论大纲,内容包括“被捕前的总结”“被捕后的案情应付”和“狱中的学习”...
《红岩》作者罗广斌的故事
1948年9月10日因叛徒的出卖,罗广斌在成都的家中被捕,后又被押到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关押。 因为有个国民党川军兵团司令的哥哥,所以特务机关对罗广斌另眼看待,希望他能够“改邪归正”,但早已成为共产党员的罗文斌根本不听劝告。 叛徒冉益智曾接受过徐远举之托,对罗广斌进行劝降。后来罗广斌承认了自己与共产党的关...
追寻先烈的足迹|“狱中八条”背后“血的教训”是什么?-七一网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被叛徒出卖,共产党员罗广斌被捕。他就是《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作者。 重庆解放后的第25天,罗广斌完成《报告》,交给重庆市委 罗广斌先被关进渣滓洞监狱楼上7室,这里有一位囚犯叫张国维,直接领导过罗广斌的工作。因为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国维...
罗广斌(中国现代作家) - 百度百科
罗广斌(1924年11月22日—1967年2月10日),男,重庆忠县人,中共党员,中国现代作家,1945年在昆明参加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民青社,任昆明西南联大附中罢课委员会主席,重庆西南学院系联会主席,曾参加重庆中共地下党外围组织六一社,任重庆民建中学理化教师,秀山县理化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委员...
【红色故事】罗广斌:智勇双全斗敌特--视界网
1948年9月,地下党员罗广斌在成都被捕后,被送到重庆渣滓洞监狱。一开始,特务们对这个共党案犯“另眼相看”,因为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第十五兵团司令官罗广文的亲弟弟。 面对审讯,罗广斌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对于组织情况他则以“一概不知”来作答。
迎接黎明--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48年4月27日,因叛徒出卖,王朴被捕,被关押在白公馆。在监狱里,国民党特务对他用尽各种酷刑,他们对王朴说:“只要你说出共产党的秘密,就放你自由,你依旧还是王家三少爷,可以过富贵的生活。”王朴正义凛然,不为所动。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狱中,他和刘国鋕、罗广斌等同志非常激动。他们用红色被面制作了一面五...
地下党罗广斌被捕,特务担心得罪他哥,便打招呼:你弟弟是共产党_罗...
然而,就在他从秀山撤退之后,重庆的地下党组织遭遇了严重破坏,市委的两位负责人刘国定和冉益智的叛变,导致罗广斌的名字被暴露。特务头子徐远举得知后,感到震惊与犹豫,因为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中将罗广文,而且他还是蒋介石的亲信。 为了处理此事,徐远举决定亲自拜访罗广文。面对特务的到来,罗广文深知不可能与特务谈判,但他仍保持冷静,询问事情
地下党罗广斌被捕,特务怕得罪他哥哥,便打招呼:你弟弟是共产党_罗...
1948年,地下党员罗广斌因叛徒的出卖被捕,命运再度将他推向了深渊。让人惊讶的是,负责审讯的特务在得知他的身份后竟然“客气”地提前提醒:“你弟弟是共产党。”原来,罗广斌的哥哥,国民党中将罗广文的身份,使得罗广斌获得了特殊的“优待”。然而,这种优待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全,反而成了他心头难以言说的痛苦。面对...
“狱中八条”背后的故事:红岩英烈血与泪的嘱托--党史频道-人民网
新中国宣告成立时,重庆暂未宣告解放。消息传来,狱中革命者深感振奋,但也有了些不祥的预感。于是,他们秘密开展讨论,并嘱托能出去的同志将来向党组织汇报这些意见。 罗广斌1948年被捕,他的哥哥罗广文是国民党军第十六兵团司令官,而罗广斌的入党介绍人刘国鋕也出生于名门望族,两人被认定为最可能幸存的人选。肩负起...
《红岩》作者罗广斌的故事——中新网
《红岩》作者罗广斌的故事 小说《红岩》反映了重庆解放前夕狱中的共产党人坚强不屈同敌人展开斗争的经历。纪实报告文学《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以诸多细节更广阔、更深刻、更真实地反映出重庆解放前夕敌我之间交错复杂、纠结而又残酷的殊死搏斗,尤其对敌我两个阵营在力量悬殊、环境特殊的条件下,彼此...
“狱中八条”就是八条“血的教训”--党史学习教育官方网站--人民网
《挺进报》事件发生后,1948年9月,共产党员罗广斌被捕。同室战友考虑到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官,最有可能活着出去,便叮嘱他注意搜集意见,总结经验教训,有朝一日向组织报告。 1949年2月,罗广斌被转押到白公馆。他与同室难友刘国鋕、王朴、陈然等经过多次深入讨论,对重庆党组织所遭受的重大破坏进行了深刻反省。
白公馆“最后的晚餐”,毛人凤面对的是这样一群共产党员 - 北晚新...
“同志们,听吧,像春雷爆炸的,是人民解放军的炮声,人民解放了,人民胜利了,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这是一个年仅28岁的共产党人在生命最后一刻所发出的呐喊。狱中《挺进报》在刘国鋕牺牲前一个月,国民党的屠杀行动已经开始了。罗广斌从白公馆看守杨钦典口中得知了刑场上那悲壮的一幕。10月...
“狱中八条”:血与泪的政治嘱托-七一网
1948年9月,共产党员罗广斌因叛徒出卖被捕,与曾直接领导过他的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委员张国维一同被关押在渣滓洞监狱楼七室。因为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张国维估计罗广斌最有可能活着出去,为此叮嘱罗广斌要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
红岩(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 - 百度百科
但他越是凶残、狡诈,就越能衬托出革命者的崇高伟大。成岗 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编辑、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工作间被捕,关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看守所,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坚持自己的气节,在狱中坚持出版《挺进报》。后被枪杀。原型陈然出生于河北香河,在狱中是罗广斌的同室难友,他也是报告...
【百年党史天天读】“狱中八条”:红岩英烈永不褪色的叮咛 - 澎湃...
罗广斌期盼着早日出去,因为他身上还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向党报告狱中的情况。 罗广斌被关渣滓洞监狱时,同室的张国维直接领导过他的工作。张国维认为,罗广斌的哥哥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所以罗广斌是最有可能活着出去的。他叮嘱罗广斌,要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从此罗广斌肩负起了...
共产党人的斗争|狱中八条:红岩英烈的忠诚与斗争 - 中央纪委国家监...
狱中八条内容的背后,是共产党人面对信仰的无悔抉择,也是罗广斌及其狱友总结所经历的忠诚与背叛之后得出的深刻警示。在当时的重庆,有的人在面对利益诱惑或者严刑拷打之时,失去了人格和尊严,背弃了信仰,但是,更多的共产党员选择了用忠诚捍卫理想信念。 陈然,原名陈崇德,被捕时担任《挺进报》特支书记,负责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