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汪东兴劝曾志退休,68岁的曾志却说:我还可以工作
1973年,尚未恢复名誉的她写下致毛泽东的亲笔信:“我62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请求分配工作。”毛泽东批示“曾志同志是个好同志”转交汪东兴处理。面对“国家养老”的安排,她在中组部办公室据理力争:“我在农讲所毕业时就宣誓: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组织部里的“铁娘子”1977年复任中组部副部长后,曾志的办公桌堆满
1973年曾志写信给毛主席诉苦:我是最早的红军战士,却没有军装_工作...
听到这个消息,曾志很激动,她原本只是求一套制服,没想到还获得了重新选择人生道路的机会。 “我愿意回北京工作!”曾志几乎是脱口而出。1973年,曾志回到了北京,组织安排她们一家先在招待所住着,以为这次总算可以重新工作了。 几天后,汪东兴找曾志谈话了,说不需要她工作,算离休就可以。大家认为,这样才是最好的安排,...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于是在1973春,曾志结束在临潼干休所1年的生活,携全家带上行李,登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抵达北京后,曾志一家被安排住进了中组部的招待所,几天后,汪东兴找到了曾志,对她说:来北京就不要再做工作了,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说完,汪东兴表示征求曾志的意见,曾志思考片刻后同意下来。之后,曾志留在北京,见到...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1973年回京后,汪东兴亲自安排她住进六间房的四合院,女儿陶斯亮调入空军医院——这些细节像拼图般指向某个未言明的真相。曾在临潼照顾她的护士回忆:"曾大姐总盯着台历上的红圈,后来才知道那是毛主席接见外宾的日子。"表面看,曾志的北京生活平静如水。1974年北戴河疗养时,她可以悠闲地数着海浪等日出。但档案显示,...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回到北京,立马被中组部妥帖安排下来,汪东兴还亲自征求意见,是否同意“离休、专门供养”的安排。住房、医疗证、服务人员一应俱全,女儿、外孙也各有相宜岗位。刚刚还四方漂泊,这下几乎是“王者归来”。曾志感激涕零,既感谢领袖,也不忘自省,打算用余生继续服务社会:“不能白享清福!”朋友圈也热闹起来,昔日的...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73年,曾志写信给毛主席,请求回到前线工作中。毛主席收到后也是立即安排,交由汪东兴处理,最终促成了曾志的回归,并得到了组织部的安排。虽然曾志被任命为副书记,却没有任何实际工作,成为一个虚职。但是,曾志没有放弃她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而是一直在自我完善和思考中寻找最好的机会来为党服务。十年的等待,...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1973年3月8日,曾志全家带着几件必要的行李,登上了赶往北京的火车,自此,她结束了在临潼干休所里整整一年的生活,她不知道的是,在北京等待她的会是另一种人生。毛泽东平静地说:很理解你的心情1942年,曾志奉命前往党校一部学习。在前往之前,曾志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系统性地学习马列...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1973年3月8日,曾志全家满怀憧憬,踏上归京列车。抵京后,中组部负责老干部支部的刘同志将他们妥善安置于中组部招待所。两三天悄然过去,曾志在期待中静静等候安置通知。此时,汪东兴现身,传达指示:“来北京就不要再做工作了,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汪东兴还特意征求曾志意见,曾志略作思忖,点头应允。随后,...
1973年曾志写信给毛主席诉苦:我是最早的红军战士,却没有军装
1973年,曾志回到北京,组织先让他们住在招待所,她以为这次一定能重新工作。过了几天,汪东兴找她谈话,说不用她再上班了,直接离休最好。大家都觉得这是最好的办法,但她却觉得很失落,又成了养老的人。虽然心里不甘心,她还是同意了。直到1976年10月,形势发生变化,曾志的工作才渐渐恢复。第二年,她正式担任...
19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提出一个要求,主席看后批示汪东兴处理
1973年3月,曾志返京后被中组部安置在万寿路招待所暂住。很快,汪东兴便约见了时任组织部长,对曾志的未来工作作出了三项具体指示。在迁居八个月后,曾志的住所被确定在南长街6号,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居住环境。北京医院的医疗资源被引入并建立联系。工资发放与组织关系均由组织部统一管理。1977年12月胡耀邦担任中央...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可直接离休,待遇中组部来负责
曾志在经过一番思虑之后,决定回北京去。1973年下旬,她与几个孩子一起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在达到北京之后,他们一家被安置在京西宾馆暂住,在此期间,汪东兴找她谈了一次话,劝她不要再继续工作,直接离休,待遇方面由中组部负责提供。曾志采纳了汪东兴的建议,随后离开京西宾馆,前往某干休所居住,汪东兴为她办了一张医疗卡,并且给
19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提出一个要求,主席看后批示汪东兴处理
1973年3月,曾志返回北京,经中组部安排,入住万寿路招待所。不久,汪东兴召见时任组织部长,对曾志的日后安排作出三项部署:一、安排一处安稳的居所(8个月后,曾志迁至南长街6号居住)。二、医疗关系转至北京医院。三、工资与组织关系皆归组织部统管。尽管曾志被任命为副书记,然而她却处于无工作状态,实际上...
1973年,曾志被调回北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曾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北京。1973年3月8日,曾志带着全家人,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这趟旅程,不仅是地理上的转移,更是她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抵达北京后,曾志被安排住进了中组部招待所。正当她满怀期待,等待新的工作安排时,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传来。汪东兴找到曾志,对她说:...
19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提出一个要求,主席看后批示汪东兴处理
“身体是革命的根基”,对于这句箴言的深刻内涵,曾志在经历了陶铸的英年早逝后,有了切肤之感。1973年,已然重新收拾好心情的曾志,拿起笔来给毛主席撰写了一封信,并在其中提出了一个请求。毛主席对曾志所呈送来信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交由汪东兴负责办理相关事宜。随后,汪东兴依据相关要求,给予曾志两个...
19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提出一个要求,主席看后批示汪东兴处理
毛主席特别看重曾志写来的信,随后作出批示,安排汪东兴去处理相关事宜。汪东兴接到指示后,让曾志在两个选项当中挑选一个。【曾志与陶铸的爱情】1966年的时候,曾志得了心脏病,还伴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毛病,身体状况不允许她继续在广东工作了,所以在当年9月就去了北京。能跟丈夫待一块儿,这本该是挺让人开心的...
73年周总理关照曾志回京,汪东兴:不要工作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
”曾志感动的说:“我身体很好!请总理放心!”周总理话锋一转,有些悲伤的说:“我身体不行了……但我还想争取每周来见大家一次。”听到这话,在场人员无不悲伤……1976年,听闻周总理去世的噩耗,曾志痛哭不止。没多久,毛主席也去世,曾志的心情,更是难过的无以言说。22年后,87岁的曾志也追随毛主席、周...
19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提出一个要求,主席看后批示汪东兴处理
”更棘手的是,她发现自己也成了“问题”的一部分——某次会议上,有人突然质问:“你丈夫的历史结论还没定,你凭什么审查别人?”会议室瞬间死寂。曾志缓缓站起,从兜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纸片:“这是1937年陶铸出狱时组织部的审查结论,需要我念给大家听吗?”1978年唐山矿井下,65岁的曾志戴着安全帽,在巷道...
73年曾志写信给毛主席诉苦:我是最早的红军战士,现在却没有军装...
曾志听后大喜过望,她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参加工作,当场就表示:“请报告毛主席和周总理,我愿意回工作。” 1973年3月,曾志一家带着行李来到了北京,组织让她们一家在中组部招待所暂住,两三天后,汪东兴就找到曾志谈话,说她到北京后就不要参加工作了,算离休,由中组部供养。曾志虽然不情愿,也只能答应。
1973年曾志要求恢复待遇,省委书记亲自登门:毛主席给你两个选择
上午,曾志在省领导的陪同下,到西安游览大雁塔,并对其进行了实地考察。曾志在西安火车站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曾志抵达北京不久,与汪东兴见面。汪东兴告诉她:“你到北京以后,就别干别的事了,就是退休,受中组部的照顾。”4月,曾志之女陶斯亮与其先生,带着曾志到临潼干休所打包行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