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3+2”到底意味着什么?真相让人意外
山东的“3+2本科”今年又双叒叕被推上风口浪尖——网上一群人煞有介事地鼓吹“3+2”是“第二学历”,甚至有人满脸真诚地说“你瞅瞅,这不专科拿一本,本科又来一本,明明白白的‘双料’!”听得不少家长和考生抓耳挠腮,云里雾里。这学历到底该怎么算?“3+2本科”究竟值不值得上?今天咱就来整明白这事,一起
“3+2”正在悄悄改变中国教育格局,你还在卷本科吗?|中职|初中|本科生...
现在的“3+2”早就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样子了。拿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来说,2025年直接和金陵科技学院联手,跨境电商、大数据会计这些专业,前三年在中职学,后两年直接转段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更让人意外的是,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2025年的“3+2”项目,前三年学费全免,只交700块钱的住宿费和教材费。你没看错,就是700...
“三加二”VS专升本:一个选择,撕裂多少青春?
凌晨三点,手机屏幕的光惨白地打在脸上,你死死盯着那个不上不下的高考分数,喉咙发干。报志愿的日子步步紧逼,空气里弥漫着窒息的味道。专科?不甘心。本科?差口气。就在这节骨眼上,“三加二”和“专升本”这两个名字,像两条岔路,硬生生横在你面前。选哪条?这该死的岔路口,藏着多少同龄人夜里翻来覆去的...
3加2本科,是正规本科的‘另类’通道吗?
3加2本科,顾名思义,是由三年制专科教育与两年制本科教育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前三年,学生在专科学校就读,完成专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后两年,则转入对接的本科院校,继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最终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专科与本科之间的壁垒,为专科生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升学途径。疑...
时代变了,“卷”绝不是出路
我国的本科率只有4.43%,也就是说在全国14.1亿人口当中只有6000多万人拥有本科学历。即使把这个数字进一步具体到同龄人当中,本科率也只有17%。但本科率4.43%,这个数字只能说明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学术研习的路子。只是前20年的人生足以使“卷”和“焦虑”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并且如吸烟刻肺般深刻。以至于...
教育内卷背后,真相竟然和你想的不一样
但,“鸡得了小学鸡,卷得掉心智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本科学历虽重要,可谁都知道现在“地摊经济”风生水起,“手艺人”蹿红网络,越来越多例子证明“学历不是人生唯一出路”。你说“教育公平”,可政策难以完全落地,“拼资源”成了日常。“不敢松懈”的根源,还是怕孩子没个“体面工作”撑场面。问题在这...
高考人数首降背后: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正在改写千万家庭的选择
(3)职教突围:从“分流器”到“成长阶梯”南京某职业本科的教室里,30个学生正对着工业机器人编程。“这台设备和特斯拉工厂的同款。”老师拍拍机器外壳。2025年教育部新增23所职业本科,长三角就占了5所。但杭州某中职校长的烦恼很现实:“中高职衔接的课表改了8版,还是有重复——中职教了PLC编程,高职又从头讲...
用高分换就业,2025年招生到了“变盘点”?
“职业大学低人一等”的认知正在被打破,这显然是一件好事。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推动高校分类分层,但步履维艰。以清北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和以职业本科为代表的职业大学之间,还有诸多“中间层”大学。然而,偏向研究还是应用,长期以来“中间层”高校定位不清、一味追求大而全,导致资源分散、特色不明。
两会教育新动作,内卷会否彻底改变?
你说以前的教育改革闷声发大财,这次倒像是炒菜直接开大火,连锅都不盖。义务教育均衡,学区房老板要哭晕在厕所;高中学位扩容,五五分流这“三板斧”一下子给撤了;学前教育免费,父母的钱包一下子松快了不少;好本科不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上大学好像变简单了;职业教育和国家“战略”捆绑,孩子学什么再也...
外媒惊叹的中国教育真相:寒门改命的隐形代价有多残酷!
深圳龙华区工厂流水线上的“自考大军”给出新解法:白天组装手机零件,晚上在宿舍刷网课,三年拿下本科学历后转型技术岗。当全日制教育不再是唯一选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认证正在构建终身学习生态圈。 寻找差异化的突围路径 00后女孩林澜的故事颇具...
高分生选公办专科,民办本科还值得报考吗?分低考生出路竟变了!
出人意料的是,正当焦头烂额的家长们头顶一团乌云,教育圈忽然冒出来一则“大新闻”不少地方3+2贯通专本居然成新香饽饽,逐渐得到认可,部分企业校招明确承认资质,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明说技能型本科能力更实用。朋友圈儿里“卷王”们原地起飞瞧瞧,学历不等于能力,这年头会干活、证多、上手快才吃香!意外反转还不止于此。有家民办本科逆势
学历焦虑与内卷:一场全民参与的 “教育军备竞赛”
这种 “能力本位” 的招聘模式,正在重塑人才市场格局。B 站百万粉 UP 主中,42% 未完成本科学业;抖音电商 top100 主播里,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比超三成,新兴行业更看重实际能力而非学历标签。二、根源篇:结构性矛盾与制度性困境 1. 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 重点中学与普通中学的师资差距达 3 倍以上,一线城市...
“双减”之后依然高压,教育内卷的根本原因在哪? - 今日头条
#教育内卷的原因还有哪些?# 今天我们聊聊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会内卷?如今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教育的内卷程度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小孩的身心健康,并且从内卷这个词就能看出中国人如今其实是在默认教育投资回报率正在逐年下降,收益和付出不成比例才能被称为是内卷。
拼不过成绩的孩子,开始走向一条新的“升学赛道”
三、3+4、五年一贯制……中职学制里的“隐藏副本” 选学制比选学校还重要!3+2、3+3、3+4、五年一贯制,名字听着晕?刘老师直接划重点:- 3+2学制:三年中职+两年大专,速拿文凭但专业锁死,毕业证标注学制,适合求稳但不想卷的孩子。- 3+4学制:三年中职+四年本科,避开高考厮杀,还能重新选一次专业(...
高考人数再创新高,今年隐藏了哪些新变化?
高考政策的风向,说变就变,去年还在分析一本线,今年直接鼓励多元选择,考生成了“政策变身秀场”上的玩家。新模式虽然宣称让孩子“兴趣主导”,但现实却是“兴趣和分数”的拉锯战。不少学生甚至自创“选科公式”,“选自己喜欢的等于赌,选热门的等于卷。”而有的家长甚至笑称“现在做父母都快成教育规划师了,...
你还在抱怨教育内卷时,他们已经走通了教育“不可能”的路
即使知道这种现实,还是有家长会说,如果不卷,连可能性都没了。这场游戏,如果你跟随应试教育所设计的唯成绩论为目标,注定会输的。上面说过,如果中下的娃非常难跻身上层。所以你要换个方式卷,卷自己,且不要对教培机构做慈善活动,把本来用来滋养教培市场的钱攒起来为孩子毕业后轻轻兜个底。有个网友劝大家不...
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5%的上层家庭根本不玩中国高考游戏,也看不上国内质量越来越差的本科教育,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择每年学费高达数十万的国际学校,高中甚至初中就到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他们将是未来中国社会甚至国际化的精英。 对教育最抓狂和焦虑的当属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他们的孩子输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
中国教育内卷的罪魁祸首有哪些?何时才到尽头呢?(1)
今天先分享笔者认为产生中国教育内卷的罪魁祸首的三个原因,下一篇文章将分享另外两个原因,包括蓝领阶层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以及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笔者也会分享对于这个内卷现象的建议,欢迎期待。如果你家孩子想去澳门大学读本科或者继续深造读硕博,欢迎家长加我好友,并成为澳门大学家长群的一员,一起探讨你家...
北大清华排名大战背后:谁在悄悄改变中国高校的江湖规矩?
深夜的咨询室里,一位母亲攥着翻出毛边的志愿填报手册,身旁的理科尖子生却轻声说:“我想去南开。”这场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直指中国教育格局的深层震荡。名校垄断的坚冰正在融化,而这场变革的密码,就藏在两所顶尖学府看似稳固的排名之下。北京大学蝉联榜首的捷报铺天盖地,但真正支撑这份荣耀的...
...改革重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新格局-中国教育新闻网
二、以改革试点为抓手,重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新格局 基于学龄人口变化,基础教育要把握机会、主动变革,重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新格局,推动基础教育办学体系的全面重塑,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根基。 (一)建立健全学龄人口变化与教育资源相匹配的监测机制 一是要建立教育、人口、统计部门的良性互动机制,确保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