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扎堆海外建厂
中国汽车出口量稳居全球第一后,正加速迈入出海2.0阶段——不再局限于整车贸易,而是通过海外建厂、技术输出与品牌深耕构建全球化竞争力。当地时间7月1日,比亚迪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乘用车工厂首车下线;6月26日,小鹏汽车宣布首个海外本地化生产项目在印尼启动,右舵版小鹏X9将于7月在雅加达投产;今年5月,长安汽车首个海
长安泰国投产、比亚迪落子匈牙利,车企海外建厂担心被收割吗?
另外一方面,对于车企来说,当海外市场销量达到一定的体量之后,在海外建厂就会变成一件有利可图的事。不仅可以减少汽车运输的物流成本,也更利于在当地居民心中建立良好形象。所以,初期建厂、打造供应链的成本必然会高于整车出口,但是考虑到长期发展,这也是必打的一个基础。然而,对于谋求全球市场的中国车企而言,在...
扎堆海外建厂,中国车企加速扬帆出海,开启全球化新模式?
对此,一些资深人士表示:海外建厂或成为中国车企出海的必经之路,短时间来看,通过海外基地绕开欧美国家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的关税,而从长期考虑,海外基地的建立,对推广中国品牌,扩大中国汽车全球影响力有着极大重要作用。事实上,伴随着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开疆破土,相应的汽车配套企业也走出国门,其中宁德时代、国轩...
中国车企五家扎堆越南建厂,背后原因让人深思
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车企扎堆交趾,是巧合还是宿命?或许两者兼而有之。但可以笃定的是,这背后不仅仅是商贾逐利的驱动,更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切面。就像一滴水,折射着整个时代的变迁。
技术、生态、技术性、本土化……关键词解锁中国车企“出海”新亮点
央视网消息:在3月28日召开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际合作、“产业出海”成为热议话题。据了解,2025年以来,我国多家新能源车企加大了海外出口、海外建厂的力度。 2025年,我国汽车出口延续了去年强势增长的特征。2025年1—2月,我国汽车出口91.1万辆,同比增长10.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
中国汽车稳步挺进海外市场
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商用车企业,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副总裁徐成新表示,北汽福田将进一步深化国际化进程,以“贸易+分销”的模式实现属地化运营,进而全面国际化,计划到2030年出口销量达30万辆,其中30%为新能源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中国车企赢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动权,使得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
中国车企出海:破浪与暗礁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汽车品牌不再局限于销量本身,正从早期单一的贸易模式发展至海外建厂、和海外车企建立合资公司、反向技术输出的阶段。海外建厂和建立合资公司不仅能降低关税和物流成本,而且还能直接触达海外客户的真实需求,寻求新的增量市场,提升品牌宣传和售后服务,更加深入的参与国际竞争。反向技术输出则...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在欧洲建厂,选址成了一门大学问. 奇瑞选择...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开始在欧洲建厂,选址成了一门大学问。 奇瑞选择的是“棕地投资”(收购已有企业或资产)方式,接手原日产西班牙工厂,且与西班牙车企EV MOTORS合资,已经于去年11月实现了快速投产。 比亚迪则采用“绿地投资”(新建项目)方式,其位于匈牙利的乘用车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投产。 零跑国际原本在Stellantis集团...
市场观察丨中国企业“扎堆”出海建厂,背后的原因是?
战略驱动及市场拉动是中国企业选择海外建厂生产的最重要因素。选择海外建厂更多出于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提高本地化经营程度、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及对周边市场产生辐射效应等战略及市场诉求。这一趋势在中国车企海外建厂布局上体现明显:中国车企近年来在东南亚市场频频落子,一方面是出于长远战略布局进行海外建厂...
中国车企“破局”欧洲,新能源狂飙背后的攻守战!
更具行业标志性的,是中国车企在欧洲大陆掀起的建厂热潮。长安汽车正马不停蹄地在欧洲多国考察选址,为本地化生产布局;比亚迪匈牙利工厂计划2026年正式投产,投产后将实现从电池、电机到整车制造的本地化生产闭环,供应链响应速度将大幅提升;奇瑞与西班牙EVMOTORS合资建设的工厂,已在巴塞罗那的工业区奏响生产线的轰鸣...
比亚迪巴西建厂:中国新能源车企如何从“走出去”到“扎下根”?
从"卖车"到"建厂":中国车企的全球化2.0时代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工业园区,总投资71亿人民币的比亚迪工厂正以"拉美最大新能源车基地"的姿态运转。这里年产15万辆新能源车,配备太阳能发电、雨水回收系统,首台下线的海鸥车型刚斩获"世界城市车"大奖。这些数据背后,藏着中国车企突破贸易壁垒的生存智慧。巴西市场有个有趣现
从“走出去”到“扎根全球”:中国车企海外建厂_比亚迪_市场_政策
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深度转型,中国车企正加快海外建厂步伐,不再仅以出口为导向,而是通过本地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运营”。 从东南亚的战略渗透,到欧洲市场的壁垒突破,再到拉美、中亚等多元市场的前瞻性布局,中国车企正试图以更深层次的“在地化”策略,打破地域限制与政策屏障。
长安比亚迪海外建厂,中国车企出海会被“收割”吗?深度解读
任何事物皆具两面性,海外建厂虽益处良多,然其间之风险与挑战亦不容忽视。身处异域,一旦遭遇“水土不服”之困境,或当地政策骤然生变,皆可能成为中国车企海外拓展之路上的潜在障碍,须臾不可掉以轻心。然而,我等亦不必过虑。盖因今日之中国车企,可谓“有备而来”,其囊中既有精湛之技术,亦有充裕之资金,更...
扎堆掘金中东北美 中国车企出海变奏_央广网
而对于谋求在海外建厂的中国车企而言,除了文化、法律等层面的挑战外,如何克服海外工厂所在地基础设施不完善、水电供应不稳定等困难,也备受市场关注。 章弘同时认为,中国车企需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同时可以投资建设必要的交通、电力、供水等设施。而陈建伟则认为,中国车企应加强自身在海外的供应链建设,确保关键...
中国车企扎堆“落子”东盟_央广网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石永红认为,当前中国车企出海东盟还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技术需持续突破、品牌运营和供应链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在石永红看来,日系车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高,是因为日本车企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拓东南亚市场,经过长期耕耘已将当地建设成为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当前,日本车企不仅在东南亚拥有最大...
智造出海如何破局?蓝佐“驻厂”模式给出创新答案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641万台,同比增长23%,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首次跨越200万辆大关。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中国车企构建的立体化出海矩阵:上汽锚定“全产业价值链输出+区域差异化深耕”的核心策略,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营销、物流、金融的海外全方位服务体系;长安依托“六国十地”的研发...
宁德时代大动作,300亿西班牙建厂,中国品牌为何扎堆西班牙?
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是另一个吸引中国汽车品牌的重要因素。作为欧洲的交通枢纽,西班牙不仅便于向欧洲其他国家出口产品,还可以接近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等重要市场。此外,西班牙本地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政府推动电动化和减少碳排放的政策背景下。中国汽车品牌在西班牙建厂的一个目标是将其视为通往...
从“产品出海”走向“生态出海” 汽车业强势入局全球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向记者表示,中国车企在海外建厂是出于进入当地市场的考虑,本土化造车,对于海外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也更利于在当地居民心中建立良好形象。同时,在海外建设工厂,也可以减少汽车运输的物流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
“渝车出海”驶入快车道_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重庆汽车企业出国建厂无异于二次创业,再加上海外运营能力相对欠缺,泰国市场竞争激烈,风险真实地横亘在眼前。 风物长宜放眼量,挑战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重庆汽车的全球化之路,还需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持久的耐心来看待。 对车企自身而言,它们将获得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出海“姿势”各不同!又一家中国车企挺进欧盟
通过观察中国车企的“入欧”姿势不难看出,中国车企向欧洲市场发力的前提,仍需要在中国市场建立起强大的根基,基于中国市场的支持和丰富的出海经验,才更有可能在欧洲这个战略高地一击即中,或者像上汽MG品牌一样,有着与生俱来的海外认知优势,才更容易事半功倍。比亚迪能率先在欧洲进入“乘用车建厂程序”,并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