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胡宗南做对了两件事,从此官运亨通
胡宗南一开始都是以军功升迁,因为作战勇敢、指挥有度而名声大噪。但是1927年之后,胡宗南就成了蒋介石的重点培养对象,升官的速度堪比坐火箭,和他在蒋介石下野期间做了两件事有很大关系。胡宗南创造了“五个第一”:黄埔学生中的第一个军长、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以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前获
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期间,胡宗南做了两件让蒋... 来自史墨尘 - 微博
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期间,胡宗南做了两件让蒋介石很满意的事,从此官运亨通。中原大战表现出色,开始执掌第一师,从此步入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行列。 第一件事是龙潭大战的突然爆发。1927年8月,孙传芳亲率大军,饮...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权斗背后的暗流
二十二年后,当蒋介石第三次下野重返澄庐时,窗外已是山河破碎。1949年4月,他在这里与李宗仁等人商讨“最后一战”,却再难复制1927年的翻盘奇迹。网友唏嘘:“澄庐见证老蒋从崛起到败退,第一次下野是权谋,最后一次下野是绝唱!”回望1927年这场政治风暴,蒋介石用四个月完成从“弃子”到“棋手”的华丽转身。但权...
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始末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蒋介石 蒋介石在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一日的日记中写道:“时局纷扰,内部复杂,南北皆同,只有镇静谨守,持之以定,待机而动,无不得最后之胜利。”蒋介石日记中的这段话不仅反映了南京政府建立初期的时局特点,也道岀了蒋介石此吋的心态,及其下野的最终目的。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
蒋介石三次下野
此次下野实为政治投机。蒋介石赴日期间完成两件大事:一是与宋美龄联姻,通过宋氏家族获得江浙财阀与美国势力的双重支持;二是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密谈,寻求对其反共立场的默许。1928年1月,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蒋介石凭借新的政治资本重返权力中心,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第一次下野让他深刻认识到:在国民党内,...
蒋介石三次下野后都去哪儿了?是咋复出的?心机过人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经历了人生第一次下野。此次失势的导火索,源于他主导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这场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以与迁至武汉的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从而拉开了长达数月的“宁汉对峙”的序幕。在这段时期内,蒋介石对国民党左派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这不仅引发了...
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与复出:坐山观虎斗,抱得美人归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这使得局势一下乱了起来,总的来说,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两个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三个党部(南京、武汉、上海)、四个军事集团(蒋介石、李宗仁和白崇禧、冯玉祥和阎锡山)。这些势力你来我往,将国民党内部搞得乌烟瘴气,而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逐渐失去了...
1927年,蒋介石被迫下野发表辞职声明宣称:我们将魂不附体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通常情况下,洋洋自得之时,往往便是栽跟头的时候。1927年,蒋介石逼迫汪精卫服软后,殊不知却迎来巨大危机,以至于被迫下野,蒋介石发表辞职声明却称:我们将魂不附体。那么蒋介石为何会遭遇第一次下野的落寞?心腹大患 蒋介石的反共心理由来已久,早在孙中山派他去苏联转了一圈后...
蒋介石一生三次下野,每次下野的前后,都迫害了一位国民党大人物
蒋介石的第一次下野是在1927年,这年对蒋介石来说也是大事连连,他4月12日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随后又在南京组建新政府,与武汉汪精卫对立,这样一来就得罪了多方势力。6月23日,唐生智在汉口就任“东征军总指挥”,率部攻蒋,同时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也从山东反攻,夺取徐州后,兵锋直指南京。面对两路强敌,蒋介...
蒋介石三次下野原因 - 百度知道
蒋介石三次下野的原因分别如下:第一次下野(1927年8月13日):北伐失利,蒋介石遭到各方质疑。8月9日,唐生智发表讨蒋通电,得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积极响应,连何应钦也站在了反蒋一边,蒋介石被迫下野。第二次下野(1931年12月15日):一是内部反蒋阵营形成,1931年初胡汉民反对制定训政时期约法,被...
《蒋氏家族全传》6.以退为进--蒋介石首次下野|民国历史
此一时期,汪精卫仍是以“左派领袖”的面目出现的。 到了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集团及各方军阀对武汉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武汉政府处于“孤岛”之势,面临重重困难。同时,蒋介石拉拢冯玉祥成功,蒋、冯一联手,军事局势顿时变得对蒋介石极为有利,而冯玉祥也借此机会致电汪精卫,要他与蒋介石“通力合作”,“速决大计,早日实行”。冯玉祥倒
蒋介石最后一次下野,是如何“恶心”眼巴巴等上位的李宗仁
眼看着解放军三大战役的结束,蒋介石已深知气数已尽。虽然还在口头上允诺着他为数不多的将领们,什么隔江而治?胜利终究是我们的?最终,还是无奈的做了第三次下野的决定。第三次下野,与前两次不同。第一次下野,在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收获了宋美龄和M国的帮助;第二次下野,在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以退为...
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以退为进的典范 - 知乎
鲁迅在《而已集·拟豫言》中说:“有在朝者数人下野;有在野者多人下坑。” 蒋介石,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二战时期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然而,只见蒋介石的人前显赫,不见蒋介石的人后艰辛,对蒋介石是不公平的。 第一次下野。 1927年,蒋介石联合桂系,发动了四一二事变。然后却发现,不仅没迎来“一统江湖”,反而...
蒋介石第一次被逼下野,却成了重新巩固权力的天赐良机 - 今日头条
北伐战争,蒋介石声名鹊起,可他明白,这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那些叽叽喳喳争吵不休的国民党元老,使蒋介石不厌其烦。同时被汪精卫把持的国民政府,也使蒋介石如鲠在喉! 1927年3月,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成功,北伐军也兵不血刃的进驻上海。在上海的江浙财团苍蝇逐臭般的依附而来,一番讨价还价,蒋介石精心构筑的蓝图此时逐渐...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胡宗南迅速做了两件事,从此官运享通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下野,胡宗南迅速做了两件事,从此官运享通 众所周知,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胡宗南应该是最风光者,他官拜上将,开府封疆,是公认的天子第一门生。 只不过此人功名心强,城府极深,让人有一种善于投机取巧的感觉。 胡宗南,浙江镇海县人,据说他早年就奋发刻苦,为了读书时不受蚊虫干扰,常将双腿置于酒...
李宗仁谈蒋介石下野内幕:生性阴狠,为上海十里洋场黑色会之恶习!
李宗仁对蒋介石这种玩法深有体会。 1927年8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为什么蒋介石在发动“清党”(共产党称之为“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不到四个月,自己却被赶下台了呢? 据李宗仁的亲身经历,事情内幕是这样的: 一是“清党”运动前期,汪精卫居然是反对的。李宗仁在上海见到汪精卫时,希望他赞同“清党...
1927年蒋介石为何下野? - 知乎
蒋介石一生经历三次下野,与后面两次下野相比,蒋介石此次下野源于其政治根基未稳,在内部权力斗争中失利,而非以退为进策略的运用。 蒋介石喜好旅游,且每到一处,都将自己的游历感受记录于日记。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不久,无奈下野。在下野期间,蒋介石仍保持这一喜好,并更有时间详细记录游历感受。透过蒋介石的...
蒋介石三次下野的时间及原因结果 - 智能助手
蒋介石三次下野的时间及原因结果,具体如下: 一、第一次下野(1927年8月12日) 时间:1927年8月12日 原因: 武汉方面的汪精卫、唐生智为争国民党“正统”,力主东征讨蒋,武汉东征军已沿江东进,威逼南京。 蒋介石亲自指挥嫡系部队在津浦线徐州战役中一败涂地,声名狼藉。 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乘机联合武汉等各派反蒋势力...
一手毁掉50万大军的草包将军胡宗南,有多神奇?
蒋介石再一看,胡宗南竟然还是宁波老乡,顿时喜出望外,对胡宗南另眼相看。从此,胡宗南成为了蒋介石重点培养的学生。这年11月,胡宗南从黄埔军校毕业,被分配在军校教导第1团第3营第8连任少尉见习。1925年2月,胡宗南调任机枪连中尉排长;3月,参加第一次东征陈炯明的棉湖战役,胡宗南正式从军。此战,胡宗南因为有功,...
1949年1月蒋介石在南京第三次下野前,都做了些什么
蒋介石一生经历了三次下野。第一次下野的时间是1927年8月12日,这一次他收获了宋美龄的爱情和“财神”宋子文的支持。第二次下野的时间是1931年12月15日,这一次他以退为进,收复了汪精卫,掌握了国民党的最高军事权。时间来到了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被迫第三次下野,当天即返回溪口。然而“聪明”的蒋介石离“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