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捂地大法:1999拿地,2027年完工,这一波卖给港人
李嘉诚的惠州项目大约2700套,2020年开盘,到现在还没卖完,各种打广告,就指望香港人能够北上扫货,自己打折出清。 而东莞海逸豪庭项目,拿出来71套,有住宅有别墅,也在打折卖。 2.4万-4.4万备案价的住宅,1.5万/㎡就卖了,而别墅先前4.4-6.8万备案价,两年时间,备案价下调到1.8-3.6万,主动“打骨折”,而开盘均价2.76万/㎡
李嘉诚捂地大法:1999拿地,2027年完工,这一波卖给港人
李嘉诚的惠州项目大约2700套,2020年开盘,到现在还没卖完,各种打广告,就指望香港人能够北上扫货,自己打折出清。而东莞海逸豪庭项目,拿出来71套,有住宅有别墅,也在打折卖。2.4万-4.4万备案价的住宅,1.5万/㎡就卖了,而别墅先前4.4-6.8万备案价,两年时间,备案价下调到1.8-3.6万,主动“打骨折”...
李嘉诚捂地大法:1999拿地,2027年完工,这一波卖给港人
1999年拿地,2005年开工,2015年拿到第一张预售证,2025年,还在拿新的预售证,就这,还没盖完,预期2027年全部完工。 从拿地到建成,拖了28年,咱按住宅和别墅平均2.1万元/㎡来算,200万㎡也能回来400多亿。 看李家在内地的操作,不得不佩服李超人毒辣的眼光,以及感叹一句,“生财有道”: 1、不少地是在90年代和...
从捂地16年到卖战略港口,李嘉诚的“商业帝国”为何总踩红线?
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项目,李嘉诚拿地时间是2007年——13年后,2020年才开盘。2004年,李嘉诚在成都拿了块地——9年之后,2013年才出手。媒体称,李嘉诚旗下长实,在2005年拿下29个项目,近2/3历经八九年未完工,部分甚至拖延四分之一世纪。(04)可能会有朋友说:捂地咋了?人家有本事,捂得牢,捂得住,你...
李嘉诚这套"商业自由"的双标把戏,早就该被扒皮了!这老...
这老狐狸在中国大陆玩金融游戏不是一天两天了,最拿手的就是"囤地大法"。2004年在成都高新区用21亿拿下1980亩地,结果16年就开发了不到一半,硬生生捂出38亿的暴利。这操作简直是把地方政府当提款机! 更恶心的是他的套路:先靠关系低价拿地,然后找本地银行玩"高评高贷",再让建筑商垫资、让购房者预付款,三管...
一块地捂22年躺赚60倍!李嘉诚的囤地密码,让国家规划输给资本?
李嘉诚的囤地术藏着三重障眼法。以上海世纪汇广场为例,2005年拿地后"开发"16年,期间仅象征性施工,最终转手净赚124亿港元。这种"分期开发"的套路,完美规避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两年不开发收回土地的规定——北京御翠园分三期开发22年,每期动工间隔超5年,法律愣是拿他没办法。更精妙的是,他总在楼市低迷...
到底谁在保李嘉诚?他一直在钻法律空子,买地皮建房捂着不卖_国家...
老李的囤地战术,真是够劲儿的,简直能把那些学经济的专家给气得直冒火。你知道吗?他有个套路,简直是玩得一手好牌。买地不开发,捂个十几年,等地块周围一片开发完成,配套设施齐全,地价暴涨,这时候再出手,赚个盆满钵满。就拿御翠园来说,李嘉诚可真是个“金手指”,竟然整出了60倍的暴利。
43个港口卖给美国人,李嘉诚被狠批,后悔了吗
最近李嘉诚的一系列动作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228亿美元卖掉43个港口,北京豪宅从10万降到7万甩卖,2025年已经撤资超过500亿。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信号:这位商业传奇可能真的要告别中国市场了。超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说起李嘉诚在北京的御翠园项目,真的是个很有象征意义的案例。2001年拿地,整整捂了23年才...
李嘉诚一世精明,为何会在港口交易上碰得鼻青脸肿?
早年间,李嘉诚在内地玩的"囤地捂盘大法"堪称教科书级操作。拿上海真如地块来说,2006年以22亿元低价入手,磨蹭十几年不开发,周边地铁通了、商圈旺了,2019年转手卖给美国黑石集团,直接套现200亿元。北京誉天下别墅项目囤地25年,楼板价从2000涨到4万;上海世纪汇广场拿地11年,转手就赚100亿;东莞海逸豪庭更绝,被罚...
李嘉诚家族涉嫌囤地,多个项目开发周期超长
尽管市场曾传闻该项目将在2023年8月开盘,但最终消息并未落实。近日,御翠园再次传出开盘消息,这一事件无疑将李嘉诚家族及其旗下房企推向了“囤地”争议的漩涡之中。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港资企业在早年因开发能力和税收等方面的优势而受到地方政府的青睐,从而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取土地,并享有较长的开发期限。
李嘉诚囤地30年不盖房?原来这才是他狂赚百倍的秘密 - 今日头条
最近刷到香港房价的新闻,真心被吓到了——30万/㎡!但更让人震惊的是,有人手里捏着大片土地几十年不盖楼,最后反而赚得更多。今天就唠唠李嘉诚这个"囤地神操作"。 1. 不盖楼居然能更挣钱? 普通开发商买地盖楼卖房,李嘉诚偏不。他90年代花5亿买的地,硬是捂到2020年,啥也不干就值150亿了。这可比盖楼来钱快多了,就像
为何港人疯抢李嘉诚抛售的400套湾区房产?
这种“捂地生财”的模式,在当前中国“房住不炒”的严厉政策环境下,已然步履维艰。此次集中抛售的房源,多为早年获取的“老盘”,例如东莞海逸豪庭于1999年拿地,广州逸翠庄园于2012年开发。这或许是李氏家族对内地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持审慎态度的明确信号,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库存积压、资金链紧张的...
囤地之王李嘉诚:捂盘最长达25年,还剩50块地可卖
问题的关键不是李嘉诚卖了一个项目,而是在经过了16年的开发之后,这块地现在还没开发完。而李嘉诚,则拍拍屁股走人了。当初成都把地卖给你,可不是为了让你转手赚差价的啊——这,才是成都生气真实原因。但首富想必也是不会在乎的。2004年,已经76岁的李嘉诚,才刚当了4年首富。这年6月,他去汕头大学给毕业生...
李嘉诚急了,港口卖美失败或将引入内地资本
而李嘉诚这次选择的对象——贝莱德,更是让人敏感。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更是深度参与全球政治经济博弈的玩家。你把这些控制权,直接拱手交给美国资本?这事能不敏感吗?网友说他见利忘义、卖港求荣,有媒体直接写标题——“别把国家利益当筹码”。港澳办罕见转载评论,直指长和此举“漠视民族大义”;...
李嘉诚的三个奇招:拿地先喊口号、欲擒故纵、捂盘大法
第一招:拿地先喊口号 第二招:欲擒故纵。 第三招,便是现在大家熟知的捂盘大法。 三个奇招很快批量复制到全国的重点大城市。 2004年,李嘉诚买下了浦东世纪大道旁的一个地皮,范围基本是浦东的竹园新村和原来的世纪联华源深店那一片,一上来他就用了喊口号的第一招: ...
囤地待涨 李嘉诚当年在内地城市拿地面积排序 十年套现480亿
拿地面积:未公开具体面积(西岗地块)开发情况:2019年抛售,回笼40亿元,开发进度缓慢。未开发土地处置:未开发部分直接出售。未开发土地的主要去向 转售套现:多数未开发土地通过高价转卖给其他开发商或资本,如成都、上海项目。长期持有待涨:部分土地缴纳闲置费后继续持有,等待市场高点抛售(如东莞项目)。政府介入...
李嘉诚港口交易惊现神转折:贝莱德退场,内地财团入局!
生活端的未来图景想象2027年的某个清晨:你网购的澳洲奶粉,通过雅加达港的无人集卡,48小时直达中国保税仓你在鹿特丹港转乘的游轮,使用北斗系统精准靠泊你投资的港口基金,每年为你带来稳定的股息收益结语:在资本的巨浪中,寻找属于你的弄潮机会从香港维多利亚港到非洲达累斯萨拉姆港,李嘉诚用半个世纪编织的港口网络...
看看李嘉诚进军大陆房地产市场后,是如何“囤地捂盘”赚大钱的?
第三,李嘉诚在大陆搞房地产策略的核心逻辑 一是低买高卖与时间杠杆。利用早期低价囤地,待城市配套成熟后高价出售或开发,例如上海世纪汇广场2005年拿地,2016年以200亿元转手,净赚超百亿。二是钻政策空子。李嘉诚有一个专业的律师团队,专门研究中国法律法规的空子,他们通过分期开发、象征性开工(如上海世纪盛荟...
李嘉诚最近又上了热搜这次不是因为撤资传闻而是因为他在成都和...
李嘉诚最近又上了热搜这次不是因为撤资传闻而是因为他在成都和北京的两笔囤地生意被扒了个底朝天成都那块地皮2004年21亿拿地捂了十六年转手净赚49亿更绝的是北京东三环那块地2002年入手捂盘24年后以50倍溢价卖出这操作是不是像极了炒股时的波
李嘉诚出售43个港口的背景与真相:商业逻辑、国家利益与中美博弈...
2025年3月,一则重磅新闻引发全球关注: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宣布以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将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资产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 这场交易看似普通商业行为,却因涉及巴拿马运河两大战略港口而迅速升级为一场关于国家利益、地缘政治与企业责任的激烈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