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不搞外交了?李在明政府驻中美日俄等30多国大使职位空缺
截至7月29日,李在明政府尚未向美国、日本、中国或俄罗斯提交任何韩国大使继任者的任命申请。韩国驻其他国家大使的提名似乎也未进入最后阶段。鉴于还需进行审查、批准和确认,分析人士预计,关键大使职位将在今年秋季继续空缺。原标题:《韩国不搞外交了?李在明政府驻中美日俄等30多国大使职位空缺》栏目主编:刘畅 本文作者:文汇报 余润坤 题图来源:...
韩国不搞外交了?李在明政府驻中美日俄等30多国大使职位空缺|大使|...
李在明政府驻中美日俄等30多国大使职位空缺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高关税导致全球紧张局势加剧之际,韩国正因关键大使职位空缺而面临外交困境。”据环球网援引韩国《朝鲜日报》7月30日报道,截至7月中旬,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令召回由前总统尹锡悦任命的30多名驻外使节,其中包括驻中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大使,“这是韩国现代外交...
韩国新总统最快4日上任,学者:李在明若胜将大幅调整外交政策
李在明与两位主要竞争对手金文洙(中)和李俊锡 央视新闻图片韩国政府已依惯例筹备4日在国会举行总统就职典礼。由于尹锡悦已被弹劾下台,总统职位空缺,将不会进行工作交接,当选新总统将在4日直接上任。据推测,新总统最快将在4日一早7点多正式获得总统职权,开启任期。与尹锡悦代表的保守派相比,李在明所在的韩国进步...
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韩国外交面临重构洗牌
李在明上任后将立即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压力测试。特朗普扬言对韩国进口汽车加征35%关税,理由是“韩国占了美国贸易便宜”。2024年韩美贸易额约1700亿美元,韩国顺差约280亿美元。面对关税威胁,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已召见美国驻韩大使,明确表示“若美方加税,韩方将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更复杂的博弈在于,特朗普暗示将关税...
韩国大选正式投票 5名候选人竞逐 李在明若胜将大幅调整外交政策
由于尹锡悦已被弹劾下台,总统职位空缺,此次选举将不会进行工作交接,当选新总统将在4日直接上任。据推测,新总统最快将在4日一早7点多正式获得总统职权,开启任期。韩国政府也已依惯例筹备4日在国会举行总统就职典礼。在外交政策方面,不同候选人有着不同的倾向。李在明所在的韩国进步派被认为对外政策更加务实。上...
李在明上台斩草除根,手段狠辣远超文在寅,大家都小看他了
最引发哗动的是驻美大使职位空缺。 当美国务院询问人选时,韩方回复“正在评估双边关系”。 首尔外交圈流传着李在明的内部批示:“对美事务降为司级协调。 ”改革方案公布两小时后,中国外交部罕见点名回应:“支持韩国依法推进司法改革。 ”这句话被韩联社放在头条,而配图是李在明就职当天与驻华大使密谈的照片。海关...
李在明缺席北约峰会背后,韩国正上演外交大逆转
两周前的G7峰会上,李在明遭遇了外交羞辱。 美韩双方原定在加拿大举行首脑会谈,白宫甚至提前确认了日程。 然而会议中途,特朗普突然离场飞回美国,留下李在明和澳大利亚总理面面相觑。 特朗普离场前特意会见了日本首相石破茂,唯独跳过韩国。 韩国政府对外宣称“理解美方决定”,总统府内部将此事定性为“重大外交事故”。
李在明抢先一步,对中国发出“邀请函”,三个月后请中方亲自上门
李在明若能在APEC峰会上汇聚中美日俄等大国领导人,特别是促成中方出席,就能向世界宣告:韩国已走出阴霾,重回理性外交轨道。李在明(资料图)更深远的是,这场峰会是李在明展示“新气象”的绝佳舞台——据韩媒报道,他意图利用东道主身份,推动亚太经贸合作,修复被破坏的双边关系,同时向国内民众证明,新政府有能力在...
绝不允许“亲华派”上台!美国使出下流手段,韩国上下目瞪口呆
李在明明确表示,韩国不应卷入台海冲突,也不需要过度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这些言论在美国耳中,无异于“背叛”。美国绝不能容忍一个主张自主外交的“亲华派”领导韩国,因此他们决定不择手段,阻止李在明的胜选。2025年5月1日,韩国最高法院突然推翻了对李在明的“无罪判决”,并以“有罪意向”为由发回二审重审。
中国大使馆遇袭!韩国警察袖手旁观,李在明沉默背后真相
12月14日,国会通过了对他的弹劾案,2025年4月4日,宪法法院正式宣布弹劾成立,尹锡悦黯然下台。更让人愤怒的是,在尹锡悦执政期间,反华情绪在韩国社会被人为放大。一些极端分子甚至冲击中国驻韩大使馆,韩国警方的处置却软弱无力,这让中方不得不向韩方发出严正函件。当时的场面让很多韩国民众都觉得丢脸,毕竟中韩两...
驻“四强”大使同时空缺,韩国政府外交遇“断层式考验”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综合韩联社、《朝鲜日报》等韩媒报道,韩国政府7月中旬集中召回由前总统尹锡悦任命的驻美国、日本、俄罗斯等30余名大使和总领事,导致半岛周边“四强”(中美日俄)国家的大使职位首次同时出现空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关税上调、国际局势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这一前所未有的局面引发
首访中国告吹!李在明十天挣扎暴露韩国外交困境
韩国外交部传来的非正式消息很快被媒体捕捉到——新总统最终倾向拒绝邀请。 尽管官方尚未正式确认,但首尔的政界人士私下透露,李在明担心此时访华会冲击美韩正在进行的经贸谈判,尤其在美国要求将军费提升至GDP 5%、钢铝关税从25%暴涨至50%的敏感当口。这不是李在明第一次在中美之间权衡。 6月4日他刚上任时,曾...
沉默13天后,李在明选择拒绝中国?_风闻
韩国总统李在明,又一次站在了外交的“十字路口”,一边是中国诚意满满的阅兵邀请,一边是美日同盟的“死亡凝视”。 纠结13天后,韩国总统府传出了消息:“李在明很难出席中国9月3日的抗战胜利阅兵”,给出的理由很简单,8个字“行程冲突、对等外交”,还搬出文在寅没被回访的老黄历,翻译过来就是:“中国领导人不先来韩国...
李在明来不成中国了?7月22日,韩国传来了重磅消息!
当前美韩正就造船业关税展开拉锯战,美方明确要求韩国配合产业链脱钩策略。韩国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在韩贸易占比形成37%与29%的悬殊差距,这种失衡状态迫使首尔在外交路线上作出现实选择。特朗普政府自6月起已三次推迟美韩首脑会晤,这被视为对韩国新政府的施压手段。李在明7月17日紧急会见在野党人士时特别强调:...
李在明就职满月:在中美日之间走钢丝,九三阅兵成外交风向标
正如《朝鲜日报》社论所言:"韩国经济就像被拴在美国战车上的木偶,跳着别人指挥的舞蹈。"二、韩日关系:历史坚冰与现实利益的博弈 在尹锡悦政府"屈辱外交"引发民怨后,李在明试图重塑对日关系。但东京街头"竹岛日"游行与釜山法院的劳工索赔判决,仍在撕扯着两国民意。韩国法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日本游客赴韩...
北约峰会临近,李在明审时度势,最终选择不去了
李在明缺席,恰恰避免了这种潜在的外交风险,为韩国保留了更广阔的战略空间。从更宏观的外交博弈角度看,李在明缺席峰会反映了韩国在中美俄三大国博弈中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作为美国坚定的盟友,韩国不得不在安全与经济利益之间做出平衡;另一方面,中东危机的升级和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使韩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外交策略。...
韩国爆发反华集会,李在明却不吭一声,中方直接一句话让韩方失算
这种单边施压遭多国抵制,欧盟、印度、巴西均对美关税政策发起反制。韩国若一味迎合美国,最终只会损害自身利益。中方展现了有理有节的态度。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美韩谈判时强调:“任何协议和谈判都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这句话点明了国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既守住底线,也为韩国留下转圜空间。李在明政府面临的...
李在明上任后,对美暧昧,对华态度不明,要求韩军对朝鲜高度戒备
6月1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宣布,将加入由美国主导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该机制旨在建立稀土等关键矿产的替代供应链。 作为交换,美国承诺支持韩国加入G7+集团。 这种“用中国市场换美国技术”的交易,暴露出韩国外交的深层困境。朝核问题成为检验新政府成色的试金石。 李在明在上任记者会上强调:“不会为...
李在明沉默13天后,选择拒绝中国?
李在明很难出席中国 9 3 日的抗战胜利阅兵 ,给出的理由很简单, 8 个字 “ 行程冲突、对等外交 ” ,还搬出文在寅没被回访的老黄历,翻译过来就是: “ 中国领导人不先来韩国,我们也不去。 ” 听着挺有理,但实际呢?外交对等从来不是“机械式对账”,2017年至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中韩关系因萨德危机、前政府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