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请她去台湾,她断然拒绝:我丈夫葬在哪,我就在哪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不少人想着赶紧卷铺盖跑路。有人劝王荷馨也赶紧带着孩子去台湾,那边好歹能有个安稳日子。可王荷馨一听,立马摇头跟拨浪鼓似的:“俺不去!俺男人葬在哪儿,俺就待在哪儿!” 这话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任谁也劝不动。她男人,就是抗日名将戴安澜。戴安澜这小子,打小就一身正气,一心想报效国家。他出生在一
1949年国民党请她去台湾,她断然拒绝:我丈夫葬在哪,我就在哪
但戴安澜是个重承诺的人,几个月后他如约完婚。因为妻子当时没有正式名字,他就给起了"荷心"这个名字。这名字有两层意思:一是希望她像荷花那样纯净美好;二是借用莲心的苦味,暗指做军人的妻子难免要吃苦受罪。其实王荷心根本不怕吃苦,从小在穷苦人家长大,还受过裹脚的折磨,这些经历早就让她变得特别能忍,性格...
1949年国民党请她去台湾,她断然拒绝:我丈夫葬在哪
国民党喊她去台湾,她一口回绝:“我老公埋哪,我就跟着扎哪!”这句话听着轻飘飘的,实际分量跟小山似的!她跟军队没啥关系,连个将军的帽子都没有!她是戴安澜那位太太,抗战英雄的遗孀,还有四个娃的妈,是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站在坟头喊“不”的中国女性!她不去台湾,因为她心里有个想法:立场可不...
这个女人拒绝去台湾,只因丈夫一句话?真相让人泪目
说起来,王荷馨当年也就35岁,正是女人最好的年华。四个娃娃嗷嗷待哺,最大的才12岁,最小的还不到8岁。这种情况下,跟着国民党去台湾,不管怎么说都是条活路。可她偏不。蒋介石那边派人来劝,说什么“烈士家属应该得到更好的照顾”,“台湾那边会有专门安排”。她听了直摇头,话都懒得多说。为啥这么倔?说白...
1949年国民党请她去台湾,她断然拒绝:我丈夫葬在哪,我就在哪
在到处奔波逃难的日子里,王荷馨对蒋介石做的那些坏事感到非常生气。戴复东去参加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学生活动时,她没拦着;后来国民党快不行了,国民政府派人来劝她一起去台湾,她干脆地拒绝了。她把“澜哥哥”葬在了老家芜湖,那里是她无数次心心念念、远远眺望的地方。让人高兴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家也...
1949年国民党请她去台湾,她断然拒绝:我丈夫葬在哪,我就在哪
在到处奔波逃难的日子里,王荷馨对蒋介石干的那些坏事感到非常生气。戴复东去参加“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学生活动时,她没拦着;后来国民党快不行了,国民政府派人来劝她一起去台湾,她毫不犹豫地就拒绝了。她把“澜哥哥”葬在了老家芜湖,那儿是她无数次心里念想着、眼睛望着的地方。让人高兴的是,新中国成立...
1949年国民党邀请她赴台湾,她决然拒绝:我丈夫埋在哪,我就在哪
1949年,国民党撤退台湾,有人想接王荷馨和孩子们一起去。但她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丈夫葬在哪儿,我就待在哪儿。” 她丈夫是谁?抗日名将戴安澜。这可不是一般的“夫唱妇随”,这背后,是一个女人,一个家庭,一个时代的缩影。先说说王荷馨和戴安澜的婚姻。1926年,戴安澜黄埔军校毕业,家人张罗着给他娶...
抗日名将为国牺牲 妻子拒绝去台湾 三子为国做贡献皆成专家
戴安澜将军知道自己牺牲后,妻子的日子会很艰难,但是他坚信自己的子女会出人头地,成为栋梁之材。 戴安澜将军共有三子一女,他们的名字,皆寄寓了戴安澜救国图存的理想。二女儿名叫藩篱,意喻守住家园的篱笆;大儿子名叫覆东,三儿子靖东、四儿子澄...
这位名将英勇牺牲,蒋介石亲自扶灵殡葬,其夫人因哀痛绝食而亡!
国民政府颁布国葬令,将张自忠将军的牌位列入忠烈祠,并列为首位,以此铭记他的不朽功勋。张自忠将军的牺牲,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他的妻子李敏慧女士,在得知丈夫噩耗后,悲痛欲绝,绝食七日,随夫而去,这份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后人口中...
孙中山称他为将军,蒋介石为他举行国葬,此牛人是谁?_张自忠_日军...
张自忠是孙中山亲自培养的将领,得到了孙中山、李宗仁等高官的保荐,于是得以重返部队,职位由原来的团长升为代理59军军长。从此,他开始拼死战斗,誓为自己正名。 1938年3月9日,临沂战役爆发,张自忠接令率59军支援死守的龙炳勋部队。得知对方正是龙炳勋时,他忍不住暗自感慨:“真是冤家路窄。”两人曾因中原大战结下...
这个人牺牲后,蒋介石亲自抬棺,夫人为他绝食而死!
当天夜里,中国军队的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入敌阵,终于找到并带回了张将军的遗体。他们不愿让这位英雄长眠于敌占区,即便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让将军入土为安。张自忠的牺牲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蒋介石闻讯后悲痛欲绝,亲自出面安排了隆重的国葬仪式。5月28日,张将军的灵柩运抵重庆。蒋介石率领政府高层在码头迎接,并亲自扶灵
他为国捐躯后,蒋介石亲迎灵柩,夫人含悲绝食而逝!
在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总有那么几颗星辰,以其璀璨的光芒,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张自忠将军,便是这样一位用生命书写忠诚与英勇的传奇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连天中,他以最高将领之姿,在反法西斯的战场上,留下了最为悲壮的一笔。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夜的宁静,也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抗日名将戴安澜:遗言为国战死光荣,妻子捐出抚恤金终身未改嫁 - 知乎
戴安澜在抗日战争中战功显赫,参加过北伐战争、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昆仑关战役。1942年,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在缅作战中,取得同古会战、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26日下午,戴安澜将军在缅北茅邦村壮烈殉国。 戴安澜牺牲后,大家在他身上发现了写给妻子的,还没有时间寄出去...
他牺牲后,妻子绝食7天而死,10万军民为他送葬,老蒋都亲自扶灵
张自忠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在枣宜会战时壮烈牺牲,以身殉国。他的牺牲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他去世后,他的忠烈妻子也绝食七日而死,与他一起魂归天国。他们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颂。张自忠出于山东临清一个官宦家庭,很早就投身军旅,在冯玉祥军中当排长,后进入教导团深造,因为表现出色,被冯玉祥称赞为“...
他是国军高级将领和抗日名将,去世后享受两岸追悼
同年1月27日,这位老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一个月后,他的葬礼在八宝山公墓举行。几乎在同一时间,海峡对岸也为他举行了追悼会。这位在生命进入倒计时之际,仍然关心统一大业的人,就是著名的抗日将领,人称“福将”的黄埔一期生郑洞国。在数百位黄埔系将领中,能享有被两岸共同追悼殊荣的将领,只有为数不多的两...
他为国捐躯后,老蒋亲自率众抬棺送别
张自忠将军的牺牲并没有白费,他的精神和事迹激励了更多的中华儿女投身于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中。他的英勇事迹传遍了全国,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人们纷纷奋起抵抗,为驱逐日寇、保卫家园而努力奋斗。在张自忠将军的灵柩运回重庆举行国葬的那一刻,十万群众自发地为他送行,这种盛大的场面足以彰显出他在人民心中的...
他牺牲后,妻子在血衣口袋内发现一张字条,当场晕厥_人民日报
吉鸿昌的种种作为,让蒋介石将其视为“眼中钉”。 03 他豪言 “共产党员要光明正大的死” 拒绝背后挨枪子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国民饭店遇刺被捕。吉鸿昌被捕后,妻子胡红霞百般尝试营救,并及时公开了国民党企图暗杀抗日将领的卑劣行径,许多进步人士都呼吁释放吉鸿昌。
黄维1989年,访台前遭国民党劝留,为何坚决拒绝
最后的抉择:拒绝诱惑,拥抱初心 1989年,85岁的黄维正在筹备赴台之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国民党方面派人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留在台湾,并承诺给予优厚待遇。然而,黄维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共产党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黄维用这句话,让对方哑口无言。他准备在台北发表演讲,主题是《和平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抗日领袖”蒋介石,如何对待抗日英烈?戴安澜遗孀的遭遇让人心寒
何况,郝梦龄还是一位“杂牌军”将领。七七事变中牺牲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牺牲后家人的遭遇也相差无几,甚至要更为凄惨。佟麟阁牺牲时年仅45岁,留下37岁的妻子彭静智及年幼的儿女,而当时日寇已经兵临北平城下,没有任何的国民党政府或军队顾得上他们孤儿寡母。彭静智将亡夫的灵柩暂放在雍和宫以东的柏林寺,寺...
这个人牺牲后,蒋介石亲自抬棺,夫人为他绝食而死!
就在一个平常的夜晚,张将军与他的警卫营正在参加第五战区军事会议后返程的途中,突然遭遇了日军的猛烈袭击。敌众我寡,援军又迟迟未到,张将军孤身奋战,最终英勇牺牲,年仅50岁。此时的他,身上的每一寸血肉,都在诉说着一个英雄的终章。我们常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也许张将军的心早已不再仅仅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