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一份“肉末蒸蛋”没有肉末,男子索赔500元获法院支持
经市场监管部门调解后,双方未能达成一致,王某进而以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欺诈为由,起诉至法院,索赔500元。庭审中,餐饮店老板辩称“肉末蒸蛋未必含肉末”,且每份价格才4元钱,认为王某小题大做。“菜名不能玩文字游戏,从一般认知看,‘肉末蒸蛋’应含肉末。”面对餐饮店老板的强硬态度,下陆法院承办法官指出,“肉末蒸蛋”这一名称清
4元一份“肉末蒸蛋”没有肉末,顾客向餐馆索赔500元,获法院支持
于是,王某以商家涉嫌虚假宣传、欺诈为由起诉到了黄石市下陆法院,要求商家赔偿他500元。 审理中,餐馆老板辩称“肉末蒸蛋未必含肉末,而且价格才4元钱,认为王某小题大做。 从老板的回应来看,他还认为这是正常的,也不知道他是不懂法还是知法犯法? 对此,法院认为“肉末蒸蛋”含肉末是一般人都认为有的事,菜品价格低不...
以案释法 | 发现美食还是发现“商机”?恶意索赔终获刑
2024年5月,浦东新区检察院依法对一起涉嫌敲诈勒索案件提起公诉,被告人钱某、何某某在短期内以同样的方式向多家餐厅投放事先准备好的异物,要求店家予以免单和赔偿。2024年9月,浦东新区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二人分别获刑。 案件回顾 2024年3月某天中午...
湖北公布2025“守护消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第一批)-中国质量新闻网
经查,当事人于2024年1月1日至9月20日,通过某电商平台分11次购入风干猪肉270斤,拆封后以“风干牛肉15.8元/50g”“特级牛腿肉18.8元/50g”标价销售。截至案发,已售出风干猪里脊121.898斤、风干猪腿肉114.16斤,现场查扣未售猪里脊28.102斤、猪腿肉5.84斤,涉案货值金额46260元,违法所得2.69万元。 当事人的行为违...
就餐吃出异物,法官调解解纷 - 审判动态 - 溧阳市人民法院
2025年某日,杨某在某餐厅参与充卡活动,充值了500元,因活动规则“充500送100”,其卡内实际到账金额为600元。随后,杨某与家人在该餐厅就餐。用餐期间,杨某发现食物中混有异物,当即向餐厅反馈问题并进行沟通。餐厅承认存在异物,为杨某更换了餐品。此次用餐消费近200元,杨某认为应按照卡内实际到账的600元来计算剩余...
北京消费者胜诉:饿了么因欺诈被判赔偿500元
今年1月,周先生决定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饿了么欺诈消费者,并要求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获得500元的赔付。然而,饿了么方面否认了欺诈行为的存在,他们声称是真功夫公司作出了取消订单的决定,因此责任应由真功夫公司承担。5月1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出裁决:饿了...
【以案释法】一颗卤蛋引发的维权风波
小郑是济南市长清大学城某高校在校学生,2024年4月15日,小郑通过外卖平台在某商家下单一份“加州牛肉面+卤蛋”套餐,花费共计17.8元。 收到餐品后,小郑发现自己心心念念的加蛋牛肉面,居然没有卤蛋,与所购买的套餐名称严重不符,小郑随即拨通商家电话,讨要说法。没...
外卖鱼香肉丝与照片不符,一学生获赔500元-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
小潘是重庆市江津区一所高校的在读学生。2024年4月5日凌晨,小潘通过某外卖平台在一家烧烤店下单点餐,消费金额为31元,订单中包含一份售价15元的鱼香肉丝。 收到餐食后,小潘发现原本应是“主角”的鱼香肉丝,在这份餐食中却成了“配角”。菜品内容虽多了两个菜花和一根香肠,但这些额外的食材几乎占据了整个菜品...
4·5重庆外卖纠纷事件 - 百度百科
经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商家存在欺诈行为,判决该烧烤店应向小潘支付三倍赔偿,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故认定为500元。该事件反映了消费者维权意识及司法对消费纠纷的介入处理。事件经过 下单与发现问题2024年4月5日凌晨,小潘通过外卖平台在某烧烤店下单后,发现收到的鱼香肉丝等菜品与商家展示的图片存在...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典型案例 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张某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关于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一千元赔偿的规定,故意对46枚咸鸭蛋分46次结算,据此要求按46次交易分别主张每次增加赔偿1000元,以达到高额索赔的目的。上述行为明显超出正常生活消费行为范畴,人民法院并未全部支持张某的诉讼请求。张某购买46枚咸鸭蛋,共...
“加蛋牛肉面”里没有蛋,学生吐槽被告到法院,国外虚假宣传重罪
事情发生之后,该学生录了一个视频,发布到了网上,吐槽“加蛋牛肉面”里面根本没有卤蛋。但就因为这件事情,商家以声誉受损为由索赔2000块钱,将大学生告到了法院,索赔2000元公证费和5000元律师代理费。现在这件事情已经被媒体通报了,后续的结果非常的简单。法院判定双方以书面形式向对方赔礼道歉,并且要求删除。视频这条消息
5元外卖与照片不符起诉获赔500元,“照骗”也是骗_手机新浪网
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近期审结了一起因外卖实物与宣传照片不符而引发的餐饮服务合同纠纷案,认定烧烤店存在欺诈行为,判决赔偿消费者500元。(10月10日 澎湃新闻) “15元外卖与照片不符起诉获赔500元”,网友们对此事的评价不一,有人为大学生的较真精神点赞,也有人觉得仅仅因为15元的外卖就打官司,有点“小题大作”...
“15元外卖与照片不符”大学生起诉商家获赔500元 记者调查:“卖家...
设计工作室表示,菜品照片美化只需5元钱一张,可以将“小份菜”PS美化成“大份菜”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这种情况的背后,有“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因素,也有消费者很少维权的原因。陈音江介绍:“一方面,卖家觉得菜单为了美观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也没有人去计较、追责。另外,平台...
...陌生电话,次日被报警说其逃单,女子反向餐馆索赔3000元!法院判了!
反转!消费者反向索赔3000元 虽然老板道歉了,但彭女士心里还是觉得委屈和生气。她觉得自己是饭店的老顾客,一直都很支持饭店,结果因为饭店的错,她被冤枉和骚扰了。这些莫名其妙的指责让她在朋友和同事面前没面子,精神上也受了很大影响。 ...
大学生点15元外卖起诉获赔500元,依法较真维权值得点赞
2024年4月5日凌晨,重庆市江津区一所高校的在读学生小潘通过某外卖平台点了一份售价15元的鱼香肉丝。收到餐食后,小潘发现菜品内容虽多了两个菜花和一根香肠,但鱼香肉丝却没有多少,这与下单时商家展示的图片严重不符。小潘与烧烤店老板取得联系要求赔偿被拒绝,其认为烧烤店的行为构成欺诈,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
打假维权成“造假维权” 有人在200份外卖中吃出头发
上海辟谣平台注意到,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以“消费维权”为主题的视频和帖子都不少,有的记录了消费时遭遇的不快,如在食品或餐厅用餐时发现异物;有的是“维权经验分享”,如称“在餐厅吃饭吃出一根头发得1000元,维权分为这几步”。这类视频和帖子的阅读量和点赞量不低,很多网友觉得点赞、转发、评论都是在保...
谨防“打假”成“假打”
从猪肉摊老板网售自制香肠被指“三无”遭十倍索赔,到沸沸扬扬的“农妇卖150份粉蒸肉被判赔5万”迎来大结局,再到屡屡登上热搜榜的“餐馆卖拍黄瓜被重罚”……一段时间来,职业打假人不断上演向个体工商户“敲竹杠”的戏码,并呈现出团伙化、链条化的趋势,引发舆论广泛争议。客观讲,职业索赔行为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
顾客讹人!官方乱罚!谁在让餐饮人痛不欲生?该管管了! - 知乎
可如今,有些顾客不是来吃饭,是来“找茬”讹钱的; 更糟心的是,有时候官方处罚也不讲道理,动不动就罚得你肉疼。 夹在这中间的小餐馆,真是喘口气都难。 吃饭变“碰瓷” 现在有些人,吃饭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找茬要钱。 这两年,这种事儿真不少: ...
重庆高院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审理认为,某蛋业公司生产的案涉皮蛋系未标明生产日期的预包装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何某明知食品存在标签问题而购买,其仍有权向生产者主张惩罚性赔偿金,但应以“合理生活消费需要”为限。综合考量何某购买皮蛋26盒共计260枚,数量较大,其购买皮蛋目的系监督商家经营,与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消费习惯不...
频繁在饭馆吃出“虫子”并索赔 法院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北京法院网
吃饭不给钱,还能挣快钱,这种以吃出虫子要求免单、讹人的“老把戏”被戚某、王某二人玩转了,也玩脱了!近日,延庆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分别判处戚某、王某有期徒刑七个月和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各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 案情回顾 2022年9月27日,戚某在一餐馆用餐期间,发现餐桌附近有个小黑虫,就将小黑虫放到已点的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