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2人!985院士,获终身成就奖
近日,中国化学会决定授予(按姓名拼音排序)董绍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徐如人(吉林大学)第四届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化学会终身成就奖设立于2017年,是中国化学会面向我国化学工作者设立的最高奖项,授予长期致力于我国化学科研事业,成就卓著、贡献巨大,以及(或者)为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
中国科学院终身院士
中国科学院终身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以下是对中国科学院终身院士的详细解析: 一、院士的定义与性质 定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在科学技术领域内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性质:院士称号代表了个人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也象...
丁肇中、朱棣文等6名科学家获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
ICBS主席丘成桐院士,图灵奖、2024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姚期智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清华大学教授考切尔·比尔卡尔,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等知名学者出席新闻发布会,深度解读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奖者的开创性贡献。 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Basic Science Lifetime A...
院士风采--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980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无机化学家。上海人。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无机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52年至今在长春应化所工作。现任研究员,曾任副所长、所长,1994年至今任深圳大学教授。1980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高分子物理和物理化学家。江苏常熟人。
科学人生·百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广大院士不仅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是科学精神和科研道德的典范。“科学人生·百年”主题活动,旨在宣传展示恰逢百年诞辰的院士们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活动形式包括组织院士风采展、出版...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量子“足球场...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站上领奖台,获颁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的富强给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冲击世界科学问题,提供了强大支撑和良好条件。”薛其坤亲身感受到,国家的改革开放等好政策,为他和一大批科学家创造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院士: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曾给人“提行李”---中国科学院...
李振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遗传发育所)研究员。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近日遗传发育所在山东东营举办座谈会,呼吁青年科学家学习李振声精神。 “李振声先生是我国农业科学领域的一座‘灯塔’,他的贡献不仅在于解...
百岁院士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为何被称为“中国药神”?
2024年9月29日上午10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工程院首批院士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二级战斗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等功臣”黄宗德、中科院院士我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和...
秦大河院士获“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大奖”
近日,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秦大河获颁“2021-2022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本届盛典打破地域限制,在北京、香港同时设立舞台,于7月16日晚,由凤凰卫视中文台、欧洲台、美洲台、香港台(7月17日晚)、凤凰新媒体,以及海内外平台的凤凰官方账号向全球播出颁奖礼盛况。
院士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曾当选国际人类学及民族学协会荣誉终身会员、国际史前史与原始史协会常设委员会委员、国际古人类学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人类学研究所荣誉学术委员,世界考古大会执行委员会东亚地区高级代表。1986年以禄丰古猿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以蓝田猿人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1年以中国远古人类的...
35岁获诺贝尔奖,97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院士身份教本科_杨振宁...
可他自身本领就是中国人,在外漂泊之后的他还是没有忘记祖国,最终是在2003年的时候是选择了回到祖国,从那时候开始就担任了清华大学的教授,并且是教本科生。在2017年的时候他也是提出申请,最终是在95岁的高龄恢复了中国国籍,并且是当选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 就在前不久,我国科研又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情,今年的“求是奖”再次落下了帷幕
...开路先锋——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21年获“最美科技工作者”、2022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2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4年6月24日上午,3000名科技工作者代表齐聚人民大会堂。
2024年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等5项成果获技术发明奖,“黑土区耕地退化阻控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等5项成果获科技攻关奖。 个人成就奖 陈立泉 物理研究所 陈立泉是我国锂电池领域的奠基...
只有16位教授,获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奖,堪比院士,北大最多!
自然科学领域有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等荣誉称号,对终身成就的科学家进行表彰和认可,社会科学领域最高的就是吴玉章人文社科终身成就大奖了,这个奖项是人文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发展成就的的最高认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中国人民大学第一任校长吴玉章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在1983年设立了吴玉章...
刚刚!985教授,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CSDN博客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誉,最高奖得主无一不是在当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真正的国家脊梁。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李德仁院士获得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颁发2024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
1月16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颁奖,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宣读表彰决定。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陈立泉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仙辉院士获个人成就奖,“银河系早期形成与演化”等4项成果获基础研究奖,“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新技术与应用”等5项成果获技术发...
中国唯一集齐6大最高荣誉的人 - 百度知道
中国唯一集齐6大最高荣誉的人是程开甲。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1918年8月生...
【中国科学报】刘若庄院士:一生执着 创计算化学之先---中国科学院...
“搞科研要不怕吃苦,做科学研究要有执着精神。”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若庄的深刻感悟,也是他科研人生的真实写照。 作为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计算化学的奠基人,刘若庄在70余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将全部精力奉献给了我国量子化学研究以及教育事业。
同济大学李杰院士荣膺国际损伤力学终身成就奖-同济大学新闻网
7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杰被第五届国际损伤力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mage Mechanics,ICDM)授予损伤力学研究领域最高荣誉——“ICDM终身成就奖”(ICDM Lifetime Achievement Medal),以表彰他在损伤力学领域作出的开创性、系统性和引领性的卓越学术贡献。这一殊荣,充分体现了国际...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在不懈创新中报国...
6月24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的测绘与遥感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63年,李德仁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2000年并入武汉大学)航空摄影测量系,1985年获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学位,回到母校任教至今。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