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集体“遇冷”,剩余数万个名额,有望降分录取,赶快捡漏
根据各省披露的数据来看,民办本科高校2025年的招生依然出现集体爆冷的情况,这样的结果可能会继续2024年的招生方案,即大规模征集志愿,甚至进行降分录取。大量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投档线跌到本科线,却依然没有办法完成招生任务。这意味着考试院将会调低报考门槛,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以下10分左右的学生,如今都有机会报考本科院
2025高考最新消息:民办本科全面遇冷,本科都不想上了?
然而打脸的是并非全部的民办本科都在遇冷。 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广东省物理类投档中: 民办本科中的头部高校珠海科技学院、刚过本科线就能上的广州软件学院和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都实现了一次性满档录取,考生认可度不能说不高。 只能说,高额的学费会影响大家是否选择民办本科,但似乎也不是唯一因素。 民办...
民办本科招生遇冷:广东缺额超 2.5 万,多地民办校陷入生存危机
没有优势、没有特色,没有就业、不思进取的民办,注定没有未来。
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大规模遇冷,不“香”了?_央广网
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大规模遇冷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两个省份。 “学校最后降了三十多分录取,能读本科了。”来自广西的考生李敏敏,被南宁理工学院——一所广西当地的民办本科院校的热门专业录取。她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信息显示,在广西第三批志愿征集中,不少民办本科院校的投档分数,已低于广西本科线30多分,部分学校的...
高校扩招之下,民办高校却陷入了招生困境,三个原因不可忽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民办本科院校在招生市场上如此遇冷呢?首先,高昂的学费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与公办院校相比,民办本科的学费差距悬殊。公办院校由于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学费相对较低,一般每年在几千元左右。而民办本科院校主要依靠自筹资金维持运转,学费普遍较高,每年动辄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对于普通家庭来说...
广东民办本科高校今年冷热不均、过半缺档,为什么?
广东民办高校招生冰火两重天:头部院校挤破头,过半学校招不满 7月的广东,高考投档线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2025年广东省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投档数据公布,民办高校的招生情况呈现两极分化——珠海科技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等头部院校依旧火爆,投档线甚至超过部分公办高校;而另一边,14所民办高校却遭遇“招生寒冬”,总...
广东民办本科高校“冰火两重天”:头部热捧与腰部失宠的深层逻辑
一、 政策收紧与成本压力:民办高校的共性挑战 公办扩招的“挤压效应”: 近年来,广东省持续加大公办本科教育资源投入,学位供给显著增加。2025年公办本科招生计划继续扩大,更多考生得以进入收费更低、传统认可度更高的公办院校。民办高校的生源池客观上被分流、压缩,整体竞争加剧。学费“高墙”的现实压力: 民办高校...
为何民办本科遇冷?两大真相让人意外
湖南、广东这些地方的民办大学降分、打折、拼命招,还是冷冷清清,校门口比理发店都清闲。热闹的是家里——有的农村孩子一高兴,“我被本科录取了!”结果爹妈反而一脸丧气,合计着学医四年要花二十多万,我这点卖粮食的钱可撑不住。你咱们家乡的打工人,一年死命攒钱也才勉强对上学费,还要再加生活开销,饭都...
广东高校招生遇冷!5000空缺背后的民办教育困境
一、招生爆冷:民办高校的“招生滑铁卢”2024年高考放榜,湛江科技学院首轮投档竟缺额5000多人——物理类2232人、历史类1943人,连艺术类也缺上千人。征集志愿后仍有3400多个名额“悬空”,逼得学校连夜发公告:“2025年过本科线就录!”缺额专业清单暴露深层矛盾:物理类:护理学、机械设计等专业遇冷,最惨只招到...
民办本科遇冷,非因价格贵而是价格不值
而职业本科的“订单班”正在创造新神话。浙江某船舶职教学院,大三学生直接被造船厂预定,实习工资就开到6000。企业负责人说:“这些孩子能看懂图纸会操作设备,比坐办公室的本科生实用多了。”看不见的沉没成本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可我们家差点被知识改变成贫困户。”河北家长刘女士给记者算账:女儿读民办本科四年...
教育格局大洗牌,为什么没人愿意上民办本科了?
日前,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式落下帷幕。在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部分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情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大量招生缺额的情况,如广州工商学院、湛江科技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今年为什么没人愿意上民办本科了?多所民办本科院校招生遇冷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今年高校招生期间多所民办本科高校都出现了
民办本科遇冷,并非价格贵而是价格不值
老张的儿子今年高考考了458分,一家人围着志愿表愁得睡不着觉。民办本科看不上,公办专科不甘心,直到在朋友圈看到邻居王姐晒儿子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广州工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这不是前两年还招不满的冷门校吗?"老张翻着手机里的招生简章,发现这家学校机械工程专业竟然标注着"华为订单班"字样。这个变化...
民办本科降分也招不到人,真相出乎意料
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再次逆天,1335万考生奔赴考场,场面比菜市场还热闹。可就在无数家长恨不得跪着给孩子摇旗呐喊的时候,另一头却上演着“招生遇冷闹心事”不少民办本科院校招生计划一大把,首轮志愿连半瓢水都捞不到。湛江科技学院本想招6800人大军,结果首轮只去了一大半,补录拼了命,最后还有2500个名额空...
靳迪:民办本科招生遇冷,本质是大众教育观念的转变
民办本科的遇冷,本质上也反映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在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再差的民办本科也是本科,而一张本科毕业证足以撬动后续的就业市场。而在认清当下的就业环境及学历内卷的双重影响因素之下,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考虑到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时趋向于理性客观。因此,留给民办本科的时间显然不多。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地区,...
教育洗牌,没人愿意上民办本科了?
湖南一所民办本科院校的招生老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几年一直都有招生招不满的现象,但是今年情况变严重了。”“往年可以招到计划数的七八成,但目前学校招生的缺额还有一半多。” 民办本科为什么不“香”了? 民办本科院校招生大规模遇冷的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两个省份。
民办本科“遇冷”:降分录取难挽生源困境,背后原因何在?
不同地区的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招生困境也不尽相同。在一些高考大省,如河南、广东等,由于考生数量众多,竞争激烈,民办本科高校的招生压力相对较大。而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地区,民办本科高校则可能因缺乏竞争力而难以吸引考生。总结 民办本科高校“遇冷”现象的出现,既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的必然...
广东民办本科高校今年为何冷热不均
2025年广东民办本科高校招生冷热不均,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院校综合实力与品牌差异 1.头部院校优势持续:珠海科技学院、广州新华学院等热门民办高校凭借稳定的教学质量、科研投入和校企合作(如珠海科技学院与华为共建实验室),社会认可度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6%。其2025年招生计划增加但投档线未降,物理类...
多所民办本科院校遇冷,多次补录仍未招满,是何原因?
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学历歧视更加严重。很多考生考不上公办本科院校,宁愿复读和读技校,也不想报考民办本科院校 第四,盲目扩招。民办本科院校本质上就是民企,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盈利,前些年招生势头一片大好,很多民办本科院校都扩建扩招了,以湛江科技学院为例,今年仅在广东省就扩招了1800人。本来...
广西民办本科遇冷:深层原因与应对策略
民办本科的遇冷现象,实质上折射出高等教育市场的整体变迁。考生与家长们日趋理性,不再单纯热衷于追求“高学历”标签。这一变化无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提醒我们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应更加审慎,全面衡量各种因素。愿每位考生都能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术殿堂,铭记,无论路途如何,成功的脚步终究要靠自己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