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迎最闷最热的15天,牢记:最不该做的5件事,别大意了
3、一整天不见太阳 大暑时节里,也是太阳光最强最烈的时候,所以在外出时,要注意做好遮阳防晒,以防晒伤和中暑。不过我们也不能浪费了这大好的阳光,万物都离不开阳光。这个季节里,既热又湿,我们的体内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湿气,加上人们经常排汗,也会损耗阳气。这个时候晒晒太阳,有助于排湿,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振奋阳气,提升免疫。...
今日大暑,迎最闷最热的15天,牢记:最不该做的5件事,别大意了
1、从外边进屋不立即对着冷风直吹 在这个时节里,无论是阴云漫天,还是晴空万里,流汗都是生活的日常,即使是坐着不动,皮肤也一直是黏糊糊的。静止尚且如此,那么若是有事外出,走不了几步,汗水便会将衣服浸湿了。那么这个时候若是从外边进到屋里,势必会带着一身的汗。众所周知,排汗是身体的自动调节,在帮助我们散...
7月20日入伏,今年三伏10年一遇,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大意了
众所周知西瓜和绿豆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消暑美味,尤其是西瓜。最近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价格非常便宜,十几块就能买半个西瓜。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西瓜和绿豆其实都是偏寒性的食物,适量吃没啥问题,但吃多了容易引起肠胃问题,尤其是脾胃本身不好的人,西瓜和绿豆三伏天还需谨慎。▶ 5:不穿黑色或者化纤衣服 夏天...
热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可看电视,也别做这5件事
夏天最热的时候,太阳像贴在你头顶上,地面温度能飙到60℃。这个时候还坚持去跑步、骑车,哪怕你平时身体再好,也是在“蒸桑拿”。高温天运动,身体散热效率会被极大压制。汗水排不出去,核心体温升高,就像锅里烧水,盖着盖子,迟早要沸腾。体温一旦超过40℃,脑子就会“宕机”,出现意识模糊、抽搐,严重时甚至呼吸...
全国多处高温,热死的人越来越多?专家劝告:天热少做这5件事
天气这么热,这五件事别干 这段时间,不管你年纪多大、身体多好,以下这五件事最好都少碰。第一,别在中午出门暴晒。有些人非得上午办事、下午赶场,结果顶着最毒的太阳上街,回来就头晕恶心。我们教科书上讲得很明确,日照强的时候,中暑风险会翻倍。第二,别猛喝冰水、狂吃冷饮。很多人觉得热了就该吃冰的...
今日入伏,这五件事三伏天不要做,做了伤身损阳气!
今日(2025年7月20日)正式入伏,迎来一年中最炎热潮湿的“三伏天”。今年三伏自7月20日至8月18日,共30天,打破近年40天的惯例,成为近十年最短三伏。中医强调“三伏养生、冬病夏治”,此时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不当行为易引寒湿入体,埋下病根。以下五件事,三伏天务必警惕!一、贪凉无度:空调冷饮直...
热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在家吹空调,也别做这5件事
一、天热别逞强出门“抗热”,中暑不是你想扛就能扛住的 很多人觉得自己“年轻力壮”,晒晒太阳没事。可高温不是简单晒几分钟的问题,而是在不断积累体内的热量和水分消耗。一旦身体调节不过来,就会迅速进入“热中症”状态。我们体温调节靠的是出汗和血管扩张。但当外界温度超过35℃,尤其是湿度也高的时候,...
中暑的人越来越多?专家劝告:气温高峰期,多睡觉也别做这5件事
尤其午后,如果空腹、缺水、情绪紧张,再做以下这几件事,出事的风险会更大:第一,不要空腹暴晒。很多人早上起来空着肚子就出门,想着买点菜就回来,结果路上晒得头晕眼花。低血糖再叠加高温,等于自己给自己“挖个坑”。第二,别把午觉省了。高温时段人体代谢比平时快,午睡半小时可以帮身体“熄火降温”,提高...
高温天别踩这些 “健康雷区”!这5件事做不得,最后一个天天在做
(一)贪凉猛吹空调:血管 “冰火两重天” 易致急症 从高温室外骤入空调房,对着风口猛吹,会使皮肤血管因冷热刺激迅速收缩或扩张,诱发血管痉挛、血压剧烈波动,增加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发作风险。特别是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血管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受冲击。正确做法:空调温度设为 26-28℃,避免直...
最热的30天来了!6件事千万别做,建议你这样“热”着过→
三伏天千万别做这6件事 1.切忌:过度贪凉 冰饮、生冷瓜果虽能解暑,但易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食欲不振。 2.切忌:出汗后立刻洗澡 出汗后不可立刻洗澡或吹风,需擦干汗水,待气血平稳后再洗澡。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洗澡很容易...
高温天 8 件事别做!农科院教你正确避暑,平安过夏不遭罪
菜友们!最近这天气热得人发慌,走在路上感觉像进了大蒸笼,稍不留神就可能被高温 “偷袭”!老话说得好,“暑天无病三分虚”,越是高温越得悠着点。作为 “袁蔬记”,今天就结合农科院的研究成果和蔬菜学知识,跟大伙唠唠高温天气里,哪几件事千万不能做,咱们一起平安度夏!一、别在最热时外出 “硬扛”农科院专家反复强调,
热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可睡觉,也别做这7件事
说到底,天再热,也不能拿健康去换清凉。高温不是小事,轻视了,就可能酿成大祸。医生不是吓人,是希望更多人意识到,夏天不仅要防晒防暑,更要防“自己作”的行为。别在最热的时候,做最不该做的事,这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基本的负责。咱们一起记住:热天可以睡觉养神,但也要避开高危行为。中暑、热射病、空调病...
今日大暑:三忌,三宜,三秘诀,过好最热15天
大暑,是一年最热的时候。“冬病夏治,事半功倍!”很多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大暑,暑邪和湿邪交替,人体最容易落下病根,此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三忌!1、忌晨练大暑天植物的呼吸作用很强,早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高,晨练无宜。另外,炎热夏天老人的血压较高,尤其是早上。早上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三伏天...
不是迷信!今日小暑,60年一遇,牢记最不能做的5件事,别大意!
炎炎夏日,小暑翩然而至,俗话说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意味着真正的暑热天儿来了。今年小暑可不一般,60 年一遇,有些事儿可得多留个心眼儿,下面这 5 件事,能不做就别做。1.千万别过度贪凉 小暑一到,天儿热得厉害,好多人就想靠吃冷饮、喝冰饮料、吹低温空调来降温,可这么做对身体伤害不小。
今日大暑,一年最热的时候到了,千万别做这4件事,不懂规矩要吃亏!
今日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的千金一刻,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你必须要抓住这个“天时”!保你秋冬不病,助你旧病尽去! 过好大暑,一年身体健康无病痛! 先收藏,再群发...
今日大暑:湿气重的15天来了!做好5点,养阳气、祛寒湿
《通纬》曰:「六月中,小大暑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暑是炎热之意,大暑热甚于小暑,同时也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在7月,而7月又称长夏,湿为长夏主气,这时候湿、热之邪达到一年的最高峰。长夏和夏季不同,是脾胃主的时令,也是脾胃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今年长夏湿气...
三伏天保命指南!这五件事千万别做,快转给家人
7 月 20 日,我们正式踏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 三伏天。三伏天,就像大自然开启的 “高温蒸煮模式”,酷热难耐。这段时间,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能量的消耗增大,身体相对脆弱,稍不留意,健康就可能 “亮红灯”。所以,医生特意给出提醒,下面这五件事,在三伏天千万别做。一、贪凉猛吹空调三伏天酷热,空调...
7月20日入伏!医生叮嘱:8件事能不做就别做
别再把三伏天当成补身体的黄金期,真正的养生,是让身体有喘气的空档。不是拼命喝汤、天天泡脚,而是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情绪平稳。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事,才是最深藏不露的养命之道。记住,高温下的健康,不靠多做,而靠少错。少做几件事,反而能保住整年的元气。不要拿身体试错,代价太高。一句...
热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可睡觉,也别做这7件事
在临床中,我们见过太多因为不当行为而加重病情的案例。尤其在高温天,有七种行为格外危险,哪怕是年轻人也可能在短时间内被“热”击倒。哪怕你觉得自己“扛得住”,也别轻易挑战身体的极限。第一件别做的事,是空腹运动。很多人喜欢清晨或傍晚跑步,以为温度低一些就没问题。但空腹运动时,血糖处于较低水平,...
今日大暑,牢记:1不去,2不碰,3不喝,4多吃,为夏天圆满收尾
不知不觉中,夏季进入收尾,迎来最后的十五天——大暑节气。此时正值三伏天当中的“中伏”前后,民间有“最热中伏天”之说,所以大暑时节,是一年中太阳最烈,气温最高,且湿度最大的一段时间。此时地表接收的热量依然要远远大于散失的热量,同时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天气多变,降雨频繁,使得“暑湿交蒸”之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