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访苏,侯波突然跳上桌子,赫鲁晓夫:不愧是毛主席身边的人...
侯波既兴奋又紧张,这是她第一次为毛主席拍照,心里充满了压力。不过,拍照过程顺利,工作完成后,毛主席招呼她过来聊聊。原来,侯波的丈夫徐肖冰正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这也是他推荐侯波来此工作。毛主席笑着问侯波:“你是哪里人?”侯波礼貌地答道:“我是山西夏县人。”毛主席听后大笑,说:“夏县可是关云长的老家,真了不得!” 最终,毛主席提议与徐肖冰夫妻一
1957年毛主席访苏,会期间摄影师突然跳上谈判桌,赫鲁晓夫:敬业...
侯波与毛主席的初次见面还得追溯到1949年8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当时身处双清别墅的毛主席刚送走外宾,闲暇时与侯波夫妇促膝长谈。侯波的丈夫徐肖冰也是著名摄影师,夫妻二人在延安相识相恋,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向毛主席介绍。得知这一切,毛主席非常高兴,亲切询问侯波的情况,体现了对她的关爱和重视。 正是这份关注和激励,激...
侯波(中国女摄影家) - 百度百科
一天,时任毛泽东机要室主任的叶子龙与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找侯波谈话,告诉她组织上决定调她进中南海,担任新成立的摄影科科长,专门负责为国家领导人拍照,包括领导人参加的各种活动,以及一些生活照的拍摄,而且是以拍摄毛主席的活动为主。此后,在近30年的时间里,侯波夫妇俩拍摄了无数张毛主席等老一辈...
赫鲁晓夫一生桀骜不驯 为何唯独对周恩来十分尊重?_百科TA说
在周恩来访问苏联期间,赫鲁晓夫虽然不同意周恩来讲话中的有些观点,可他还是对周恩来给予了相当的尊重。 后来,赫鲁晓夫在会见毛泽东时,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们1957年派周恩来给我“上课”来了。 实事求是地说,虽然赫鲁晓夫在中国的名声不佳,可他在成为苏联领导人之初,还是对中国作出了友好姿态。 赫鲁晓夫第一次以苏联...
CCTV.com-历史频道-见证·亲历
时为访苏代表团翻译 阎明复 1957年毛主席去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工人党的代表大会,我们简称叫做莫斯科会议。因为是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他发表了一个秘密报告里面,谴责斯大林。这个报告后来泄露了以后,在共产主义运动、在社会主义运动阵营里面,引起了很多思想的混乱,所以大家就,至少是毛主席和赫鲁晓夫...
毛泽东首次访苏受冷遇 二次访苏赫鲁晓夫费尽心思_卫视频道_凤凰网
解说:在不久前的苏共党内,著名的六月“反党”事件中,赫鲁晓夫采取非常手段,平息了以莫洛托夫为首的“反党”集团,他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在毛泽东二次访苏期间,赫鲁晓夫表现得必恭必敬,给外人留下了一个投桃报李的好印象,但在五年之后,苏共二十二大上,他一语道破了自己在1957年的真实心态。
侯波:用镜头浓缩一段历史(图)【3】--党史频道-人民网
侯波随代表团进行了拍摄。在一次签字仪式上,侯波为了拍到毛泽东签字的照片,一下子跳到桌子上,迅速对焦拍下了毛泽东在宣言上落笔的珍贵照片。多少年过去了,毛泽东当时的翻译还对徐肖冰说:“你们家侯波真厉害,当着那么多人,她竟敢跳上桌子去拍照,连赫鲁晓夫都佩服她的这种敬业精神。”...
毛泽东访苏两次待遇不同 送苏礼品是蜜橘与大葱-中新网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出访莫斯科,主要是参加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简称为莫斯科会议。因为在赫鲁晓夫主持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发表了谴责斯大林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泄露后,在社会主义阵营里引起思想混乱。所以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互相交换意见,认为有必要召开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会议,对一些重大问题统一思想。
《外交风云》背后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苏联撤走专家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中国人民面前: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能不能搞好建设? 毛泽东鼓励大家:“1917年到1945年,苏联是自力更生,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我们也要走这个道路。”他还要求大家,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亲历中苏关系: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的十年(1957—1966)_毛泽东赴苏前...
我们自己内部曾几次讨论过你们中央内部的状况,并表示支持苏共中央主席团中同赫鲁晓夫站在一起的那部分人。我们这里对某些问题有一些不同意见和分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不同意见会越来越少。在许多问题上,我们的观点是接近的。我们曾经不同意你们解决斯大林问题的方式,但是应该承认,通过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仿佛从...
赫鲁晓夫秘密访华_网络新闻联播_央视网
核心提示: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访问中国。访问期间,赫鲁晓夫同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讨论了国际形势和中苏关系等问题,并发表了《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会谈公报》。 手动刷新更新时间:10:21:50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1958年7月31日赫鲁晓夫秘密访华》 1958年7月31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
中苏关系档案展>>中苏建交与毛泽东访苏
首 页中苏建交与毛泽东访苏 高层交往 友好往来 经贸合作 文化交流 前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也是中国与俄罗斯建交六十周年。一九四九年十月二日,苏联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本展览展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双方交往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档案史料,是两国关系建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见证...
致敬!他的名字曾是中国最高机密-新华网
赫鲁晓夫傲慢地回答:“核潜艇的技术太复杂,你们搞不了,花钱也太多,你们不要搞。”“你们中国搞不出来,只要我们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可以了。”他甚至提出,在中国设立长波电台,建设供苏联的潜艇停靠的基地。毛主席听后愤怒地站起来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1964年周恩来访苏为何率代表团愤然离场?--周恩来纪念网--人民网
1964年10月16日,世界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是苏联赫鲁晓夫下台,周恩来后来戏称是中国用原子弹送瘟神。 赫鲁晓夫下台后,中国共产党想利用此契机改善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争取扭转中苏关系恶化的趋势。毛泽东提议并经党中央讨论,决定由周恩来率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祝贺十月革命胜利47周年。
赫鲁晓夫因人民公社与毛泽东反目_资讯_凤凰网
1957年9月,聂荣臻所率的中国代表团访苏,赫鲁晓夫在确认毛泽东同意访苏的消息后,同意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同年11月,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了六十一国共产党、工人党会议,在大会发言中表示了支持赫鲁晓夫战胜“反党集团”,同时拥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为首”地位。从同年末开始,苏联开始履行协议,对华提供了P-2导弹作...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新华社莫斯科5月7日电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
王毅谈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
2025年5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行程结束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向随行记者介绍此访情况。 王毅说,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11次到访俄罗斯,也是时隔10年再次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庆典。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
新中国接受第一份国书——定格中苏交往历史时刻
仪式中,毛泽东和罗申紧紧握手之后,苏联大使馆的参赞、秘书、武官一一与毛泽东握手,毛泽东还微笑着亲切询问着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份、姓名…… 据外交档案记载,罗申在祝词中说,以苏联大使的资格向毛泽东主席呈递苏联政府所授予的国书,令他感到“十分荣幸”。
赫鲁晓夫首次访华内幕_新闻中心_新浪网
10月12日,苏联代表团在苏联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举行答谢宴会。这次宴会经他们精心安排,具有相当的规模。宴会前,周总理前去万寿路宾馆拜会赫鲁晓夫,告诉他我方主要领导人,包括毛主席,都将出席他们的招待会。周总理还向他谈了到东北等地参观游览的安排事宜,并征询了他的意见。
1957年,侯波随毛泽东到苏联,拍照时镜头被挡直接跳上桌子按快门_毛...
当然,侯波也不是只拍摄毛主席的日常,那些大场面她也和毛主席一块见证过,并忠实的记录下来。侯波拍照镜头被挡,直接跳上桌子,惊呆赫鲁晓夫 1957年11月1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纪念日,中国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去庆祝,担任代表团团长的是毛主席,副团长则是副主席宋庆龄,而担任拍照任务的人中就有侯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