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与不良率惊现倒挂,银行经营持续面临挑战
息差倒挂的本质,属于银行成本覆盖能力的系统性削弱。王良行长的论断揭示了经营底线,净息差需覆盖信用成本(不良损失)、运营成本(网点、人力)与资本成本(股东回报)。当前1.43%的息差面对1.51%的不良率,信用成本覆盖已岌岌可危。更严峻的是资本约束,在资本充足率刚性监管下,银行净利润被捆绑于两大用途:补充
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
“首先,不良贷款率与净息差的(计算)分母不同,一个是生息资产,一个是贷款总额,对比基础不同;其次,两项指标属性不同,不良率属于存量概念,净息差属于流量概念。”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相关指标的一下一上能够反映出银行业的经营压力,但对二者进行单纯的数字比较并不严谨。从信用成本来看,资产...
不良率与净息差出现“倒挂”,银行业迎来重要拐点?|大鱼财经
“一家银行的净息差应该覆盖三项成本,一项是信用成本,资产质量对信用成本的影响最直接;另一项是运营成本,包括各项成本开支;还有一项是资本成本。”王良提到,不良率和净息差水平出现“倒挂”,意味着银行的净息差可能难以覆盖三项成本,这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目前看来,净息差回到2%以上的困难比较...
不良率与净息差出现倒挂,银行业迎来“重要拐点”?
2025年6月25日,在招商银行深圳总部,王良在年度股东大会上直接把监管数据抛了出来。不良贷款率1.51%,净息差只剩1.43%。净息差竟然跑不过不良率,这让不少银行人神经紧绷。前几年银行靠净息差赚钱,怎么也没人想过有一天会倒挂。如今净息差掉到1.43%,已经低于监管红线1.8%。放眼全球,这种局面也很少见。大...
银行业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倒挂”:招行行长王良解析行业挑战与...
行业拐点: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倒挂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1%,而同期净息差仅为1.43%。这是中国银行业历史上首次出现不良贷款率超过净息差的情况。不同类别银行的表现差异明显:农商行以2.86%的不良贷款率和1.58%的净息差成为压力最大的群体,城商行情况也不乐观(1...
银行业绩,为何出现罕见一幕?
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宏旭对中国新闻周刊进一步解读,净息差与不良率出现“倒挂”,意味着银行的主要业务可能面临一定的亏损压力,或只能依靠中间业务或者投资业务“赚钱”弥补信贷业务的损失,这也意味着银行经营压力的增大。 以股份行中出现“倒挂”的华夏银行为例,202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
银行苦日子来临:净息差 1.43%,不良率攀升,员工薪水腰斩
首先是净息差跌破生死线,传统靠吃利差躺着赚钱的商业模式被釜底抽薪。其次,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也杀进来了。不但支付宝、微信抢走了大量支付业务,银行信贷业务也被“截胡”,牌照护城河正在被流量和数据填平。最后是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率上升。房地产风险暴露、地方融资平台再融资困难等等。不过,危机也倒逼银行开始...
有史以来首次出现,银行业是怎么了?
有史以来首次出现,银行业是怎么了?在大众的印象中,最赚钱的行业之一肯定有银行。银行主要靠的就是通过资金错配等业务获得利差,同时覆盖掉产生的不良、各项费用等。正常情况下净息差肯定是要大于不良贷款率的,不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首次出现了两个指标倒挂的情况:净息差一路下滑到1.43%,...
不良贷款率和净息差“倒挂”,9家A股上市银行发展堪忧?
6月25日,招商银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深圳举行。在谈及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净息差水平低于银行不良贷款率现状时,招行行长王良提出了自己的担忧。王良行长表示,今年一季度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如果不良率和净息差的水平出现倒挂,就意味着银行难以覆盖信用成本、运营成本和资本成本,这将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银行业净息差和不良率首次倒挂
净息差与不良率的“倒挂”虽非直接可比指标,但释放出银行业三大关键压力信号: 信用成本覆盖难度增加:净息差难以完全覆盖不良贷款拨备需求; 运营成本刚性约束:息差缩窄压缩利润空间,但人力、科技等固定成本难以下降; 资本补充压力提升:盈利下滑可能导致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减弱。 ...
净息差与不良率惊现倒挂,银行最快的止血点或在降薪和裁员?
行业外部,社会舆论也在关注。银行服务收费、裁员降薪,每一步都牵动民众情绪。监管层反复强调公平、稳定,舆论期待银行能承担更多责任。作者认为,银行业困局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开的。净息差与不良率倒挂,是行业传统模式的警告。利润下滑,资本补充难,行业必须找新路。行业里的分歧也很大。有人坚持守住阵地,稳住利润;有人主张激进转型
净息差居然出现倒挂,银行们也要“砸锅卖铁”了?
今年一季度,全国商业银行的平均净息差是1.43%,而不良贷款率是1.51%。历史上第一次,银行的“赚钱差价”低于“坏账比例”。这种局面在地方银行尤为明显。比如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86%,净息差却只有1.58%;城商行也一样,不良率1.79%,净息差只有1.37%。而哪怕是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型银行,也...
招行行长警告 银行业重要拐点到来!净息差难以覆盖不良率
金融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1%,而同期净息差为1.43%。这是不良贷款率首次超过净息差。其中,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86%,净息差仅为1.58%,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为1.79%,净息差为1.37%。都出现倒挂现象。大型商业银行表现较好,不良贷款率为1.22%,净息差为1.33%,股份制...
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倒挂,商业银行经营面临考验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的整体净息差为1.43%,而平均不良贷款率是1.51%。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倒挂。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表示,招商银行行长王良表示,今年一季度是一个重要拐点,即银行净息差水平已经低于不良贷款率。一家银行的净息差应该覆盖三项成本:一是信用成本,其中资产...
农商银行遇难题:不良率高达 2.86%,净息差倒挂,盈利模式亮红灯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由 2024 年四季度的 1.5% 微升至 1.51%,同期银行业净息差则由 1.52% 下降至 1.43%。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商银行的处境更为严峻:不良率高达 2.86%,净息差为 1.58%,出现了明显的倒挂现象。这一倒挂现象背后,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净息差低于...
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 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_压力_市场_资产质量
与银行股在资本市场上涨势如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的盈利和不良压力仍引人担忧。近期,随着银行年度股东大会密集召开,关于银行利润与成本“一下一上”趋势的讨论再度升温,焦点指标仍是净息差与不良率。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指标首次较大幅度低于不良率,引发市场关于二者“...
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 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息差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与银行股在资本市场上涨势如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的盈利和不良压力仍引人担忧。近期,随着银行年度股东大会密集召开,关于银行利润与成本“一下一上”趋势的讨论再度升温,焦点指标仍是净息差与不良率。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指标首次低于不良率,引发市场关于二者“倒挂”的...
净息差与不良贷款率倒挂,商业银行经营面临考验_金融_华夏时报网...
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王良表示,今年一季度是一个重要拐点,即银行净息差水平已经低于不良贷款率。一家银行的净息差应该覆盖三项成本:一是信用成本,其中资产质量对信用成本的影响最直接;二是运营成本,包括各项成本开支;三是资本成本。 如果不良率和净息差水平出现倒挂,直观地看就是存贷款赚的钱已经...
净息差和不良率“倒挂” 银行盈利承压如何破局?_压力_市场_资产质量
与银行股在资本市场上涨势如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的盈利和不良压力仍引人担忧。近期,随着银行年度股东大会密集召开,关于银行利润与成本“一下一上”趋势的讨论再度升温,焦点指标仍是净息差与不良率。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今年一季度,银行业整体净息差指标首次低于不良率,引发市场关于二者“倒挂”的...
净息差居然出现倒挂,银行们也要“砸锅卖铁”了?
大伙儿把钱存进来,银行给点利息;银行再把钱贷出去,收更高的利息,中间这个差价就是利润。过去这些年,中国银行就靠这个模式,钱赚得那叫一个稳当,只要贷款放得出去,利润就哗哗来。可现在,这台“利润引擎”卡壳了。今年一季度,全国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缩水到1.43%,可不良贷款率却涨到了1.51%。这可是破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