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的三条主线和四种情形
基于三条主线,至少有以下四种基础情形:一是经济数据好,特朗普强势按期执行“对等关税”;二是经济数据差,再次延期执行,按照目前市场对下半年经济数据的预期,前者可能性大于后者;三是最高法院认定“对等关税”违法,完全禁止,这种可能性较小;四是最高法院有限支持“对等关税”,这种可能性较大。关于情形一和二,
很多人没注意到,美国对中国发动关税战,本质上是一场全新的战争
其一、经济层面:全球滞胀与产业链断裂。美国加征关税已导致其国内通胀反弹,3月CPI同比上涨3.5%,消费者信心连续4个月下滑。若各国报复性加税,全球贸易可能重演1930年代“大萧条”场景,贸易规模萎缩超60%。半导体、稀土等战略物资的争夺,将进一步撕裂全球供应链。其二、政治层面:地缘冲突风险激增。美国将贸易与安全...
美国关税战的阳谋路径分析 - 今日头条
关税主战场路径:关税政策抛出——对中国54%——中国反制34%——对中国104%——中国反制84%——美对跪舔的暂停90天加关税。 次要战场:欧盟对美发起25%关税,加拿大对美25%关税。其他无。 第一番战结束,结果是美国对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都没有收割到。 这里说一下,为何美国的市场这么大,为什么全世界的商品都...
关税“暗战”: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与破局路
2020年签署的RCEP带来三方面影响:一是扩大出口市场,2024年中国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5%,三年累计占比超30%;二是降低贸易成本,十年内90%以上货物零关税,提升通关效率,促进生鲜类产品交易;三是整合产业链,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降本增效、高端产业扩大份额。 中国贸易结构更趋多元,2025年5月美国占...
中美关税战(四)美国关税战策略剖析及特朗普相关解读
关税战可能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球压力测试与 “服从性测试”测试目的:特朗普宣布向全球无差别加征关税,除增加财政收入外,主要是对原有美国盟友体系不满,欲搭建新的 “服从圈子”,该圈子核心前提是听话程度而非共同利益协作。实施情况:白宫因加拿大和墨西哥不屈服,未给予其 “90 天的关税暂缓期”。从公告...
关税大战是一场美国维护霸权的全球掠夺战 - 今日头条
三、国际反制:霸权失道与多极格局的加速形成 1. 盟友离心与“去美国化”趋势*。欧盟、日韩等传统盟友对美政策强烈反弹。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关税“损害全球利益”,法国直接抨击美国“霸权行径”,意大利紧急制定反制策略。东盟、金砖国家加速区域合作,如中日韩重启经贸部长会议,中国与欧盟深化经济协作,形成对抗美国霸权的统...
策略专题:特朗普关税战2.0的三大交易主线_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主线三:错杀与转口贸易 寻找“错杀”类个股或板块即出口链中寻找超跌后的反转。反转逻辑来自原先因为对美出口敞口较大经历下跌的板块,但由于关税政策的落地延缓、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改善下,关税实际负面影响没那么大的预期差。反转的第一类是转口贸易,在其他国家关税政策扭转与美国进口需求中短期找不到替代的前提下...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与我国如何应对
一是进口价格上涨将导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耶鲁大学的模型显示在关税征收幅度平均为13.3%时,将给美国家庭平均增加2700美元成本,推高美国核心通胀1.7~2.1个百分点(不考虑反制情形)。 二是关税带来双边贸易减少,原对美出口国获得的美元储备减少,同时加大美元和非美货币的脆弱性。本轮关税战中,美债收益率连续上涨,动摇...
美国对全球发动关税战的背后阴谋和深层逻辑
在他看来,关税战是一种政治工具,可以向选民展示他在为美国的利益而战,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对美国经济和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二)政治极化下的对外转嫁矛盾 美国国内政治的极化现象日益严重,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分歧难以调和。在这种情况下,对外发动关税战成为了一种转嫁国内矛盾的手段。通过制造外部敌人,将国内民众的...
从中美关税大战读懂人生博弈——囚徒困境 - 少数派
两个人都沉默:各判 1 年(共同最优); 两个人互相背叛:各判 2 年(理性次优); 一人背叛、一人沉默:背叛者无罪释放,沉默者判 3 年(单方最优); “中美关税贸易战”最终体现的是 “互相背叛” 的结果:美国先行加税属单方背叛,中国随后以对等关税回应,从而把两国一起推向“理性次优”——双输的局面。对于...
美对中贸易战:性质、影响、政策与资产配置(上篇)——美国关税政策...
因此,贸易战实质上是美国结构性矛盾的外化,标志着中美竞争进入范式转换期,是中美竞争全面升级的转折点,甚至不排除是从经济竞争到系统性对抗的临界点。二、对中美经济的影响:预计GDP均下滑超1个百分点。一是预计美国关税将导致中国出口下滑6%~14%,影响GDP增速下降1-2个百分点。对出口影响方面,分两步来测算:1)
美国关税战:争夺市场与资源的全球博弈
三、美国的战略悖论:短期政治收益与长期经济反噬 美国关税战的背后是国内政治的短视逻辑。民粹政客将关税包装成“捍卫美国工人利益”的武器,借此争取选票。然而,耶鲁大学研究显示,2025年新关税将使普通美国家庭年支出增加4200美元,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6%。更讽刺的是,尽管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但截至2025...
美国对华关税3条,招招致命! - 知乎
我们都知道,上一轮关税大战也在特朗普任期上,2018年开始,美国分批对中国5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过关税,但是,最后都被中国化解。但是这一次,美国调整了政策,对我们的打击也更为精确。 我们来看美国针对中国的第一条关税政策:对中国输美光伏组件加征54.32%关税。 4月3日起,对全球汽车和卡车征收25%关税,5月3日前,...
7月9日关税大限临近:组合拳预期下的多重情景与市场影响
3. 照章办事(恢复原定关税):中性偏利空的情景是美国既不额外加征,也不降低或推迟关税,而是严格按照4月初宣布的对等关税方案执行。从4月起美国对多数国家都拟定了一个“对等关税”税率并暂缓90天。如果7月9日到期后不延长,美国将把目前暂时适用的10%基准税率提高到原定水平。
中美关税博弈升级:分级征税背后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破局之道
金融反制:中国对美进口商品加征 84% 关税,并限制美国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苹果手机、英特尔芯片等产品在华销量暴跌,倒逼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调整政策。#关税战十日谈# 三、全球震荡:供应链重构与经济脱钩风险 分级关税的连锁反应已波及全球,引发供应链 “大迁徙” 与经济秩序重构。产业链迁移的 “三大流向”:东南...
美国现任政府发起的关税战走到今天,再看其战略意图是什么? 截至...
截至2025年4月21日,美国现任政府发起的关税战已形成复杂的多维战略意图,其核心逻辑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层面: 一、经济层面:债务危机与财政平衡的“权宜之计” 缓解债务压力与财政窟窿 美国36万亿美元国债与34万亿美元债务规模构成结构性矛盾,关税收入成为填补减税政策导致的财政赤字的关键工具。特朗普团队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获...
中美关税战已演变为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核心事件!!! - 今日头条
- 中国的“三维策略”:内需驱动(消费对GDP贡献率超70%)、技术自主(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50%)、规则博弈(推动数字贸易、绿色关税标准)。 - 美国的“三重困境”:制造业PMI跌至47.3(2009年以来新低)、国债突破40万亿美元、盟友体系瓦解,难以承受长期关税战代价。
全球产业链视角下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与应对
全球产业链视角下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与应对 在全球经济深度交融、产业链高度协同的当下,贸易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全球经济格局的连锁反应。近年来,美国频繁调整关税政策,将其作为贸易博弈与政治施压的工具,对全球经济秩序、通胀走势、投资市场以及中美经贸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最近3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
策略专题:特朗普关税战2.0的三大交易主线_报告网
核心结论:我们认为,无论关税最终落地节奏与幅度如何,底线思维来看,美国软着陆叙事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中国在关税摩擦具备韧性。围绕关税2.0判断二季度三个交易主线分别为内需消费、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错杀与转口贸易。美国财政空间受到债务上限掣肘,而经过前几年较为克制的财政,我国财政周期正处于由收缩走向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