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公布:巡视工作变了!公务员这7类“小动作”,将被实名倒查问责
名字、账号、痕迹在记录中,你就可能被点对点查到。 7月14日,官媒已公布新一轮巡视对象名单,覆盖党委、纪委、组织、人事、事业单位、基层部门, 全链条拉通,不少处级、科级公务员也被直接点名。 有行为、有指令、有默认、有参与的, 哪怕你不是主责人,也将一并倒查、通报、问责。 01 想抹掉痕迹?晚了 上图为第五、六轮巡视公
最新通报:公务员7类“动作”将被实名倒查,巡视不再是看看而已
7月14日,官方正式公布了新一轮巡视对象名单,覆盖党委、纪委、人事、组织、事业单位等关键领域,不少处级、科级干部甚至基层办事员都被明确点名。01 别试图“抹掉痕迹”——数据、账号、记录全在盯着你 有些干部习惯性操作:“资料补签、会议重录、系统里撤回聊天记录”。巡视还没进门,办公系统里已经删得干干净...
巡视风向变了!公务员这7类“小聪明”玩不转了!
巡视制度这次动真格了,不光查“形式”,更查“实质”。一张名单,拉通党委、纪委、组织、人事、下属单位、事业编、临聘工,无一例外,全链条盯人,实名倒查。能不能挺过去,已经不是“你签没签字”的问题,而是你曾经动了什么心思、做了什么事、说过什么话——都记录在案,谁也别想走“灰色地带”。这次,不...
一定之规•纪检监察干部必读丨巡视工作人员有这些情形,将被处理...
一定之规•纪检监察干部必读丨巡视工作人员有这些情形,将被处理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3-06-21 16:30 分享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京ICP备 15039510号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公务员“私底下这7个习惯”,已被列入四风问题!入高压整治清单
习惯七:网络购物和消费行为异常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公务员的消费行为变得更加透明。纪检部门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消费异常的公务员。四川某环保局的一名处长,就因为在某购物平台上频繁购买奢侈品而被关注。调查发现,他一年内在该平台消费了30多万元,购买的都是名牌包包、手表等奢侈品,而这些消费明显超出了他...
中纪委再敲警钟:公职人员对群众的这7类行为,必被问责!
这类态度横、服务差,甚至说假话糊弄群众的行为,现在也被列入重点整治范围。纪委明确指出,干部不是主子,面对群众不能拿腔拿调。不只是制度收紧,是在恢复公权力的温度 别以为只是“小毛病”,这6类行为背后,其实是对公权力的滥用。有的基层干部仗着“权小事多”就胡作非为,不但寒了群众的心,也损了党和政府的...
公务员“私底下这7个习惯”,已被列入四风问题高压整治清单
中纪委2025年第一季度通报显示,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四风问题12937起,处理1856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9526人。在调查中发现,公务员私底下的七种习惯已成为新型四风问题的集中体现,这些看似个人行为的习惯正被纳入高压整治范围。生活中,公务员代表着政府形象,其一言一行都关乎公信力。北京市行政学院公共管理研究...
中纪委再划红线!公务员这些行为将直接开除,注意别犯错!
中纪委此次划定的七条红线,实际上勾勒出了新时代公务员的底线行为规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已有487名公职人员因触碰这些红线被开除,较去年同期增长23.6%,震慑效果初步显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开除的人员中,基层干部占比高达76.3%,表明基层治理仍是当前反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从更深层次看,中纪委...
中纪委明确!公务员这8个行为被纳入监管,查实就严肃处理!
近日,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了一则重要通知,明确指出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杜绝一切违规行为。通知特别强调了8类典型问题,这些行为一旦查实,将被严肃处理。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公务员队伍管理,维护政府公信力。1 与服务对象有非正常礼尚往来 公务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应当...
动真格了!严查公务员私人开销,这7类行为将全程监督! - 知乎
过去那种“事后补账”或“能省就省”的做法,逐渐过去了,体制内的支出管理越来越严。该花的钱必须合规合理,偏差越小越好,否则一旦被查出问题,就可能引发问责。 01、私下垫支变“暗账” 最常见的事情之一:自己掏钱,帮忙买点水、茶歇、点心,或是逢年过节时帮忙凑份子。
权力监督新动向:七类异常行为进入纪检监察重点关注范围
高档场所出入频繁、朋友圈晒奢侈品、公私不分使用车辆、收礼套取各类利益...这些看似平常的个人习惯,正逐渐成为权力监督的新焦点。据权威渠道透露,这七类行为模式已被纳入纪检监察部门的高压整治清单,成为识别和预警腐败风险的关键指标。近日,多地纪委监委相继公布了一系列案例,揭示出公职人员私生活中的异常消费行为往往是腐败
条例正式落地!6月1号起,公务员8类私下行为将进人监察视野
公务员不能兼职经商,但有些人偷偷开网店、炒股票。之前有个科员,用父母名义开了家淘宝店卖特产,被同事举报后,因“违反廉洁纪律”被处分。8. 被处分后的“死灰复燃”有些干部受处分后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比如某镇长被警告处分后,仍通过中间人向企业施压,最后被加重处分。现在纪委不仅查“当前行为”,...
公务员“私底下6个习惯”,已被认定为四风问题!入高压整治清单
公务员“私底下的6个习惯”,已被认定为四风问题!列入高压整治清单 2025年6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通报中首次明确将公务员“私底下的6个习惯”纳入“四风”问题整治范畴。这些看似寻常的行为,因边界模糊、隐蔽性强,正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从“八小时外”的社交圈到办公桌上的微腐败,制度的显微镜正以更严苛的视角...
公务员四风新变种!这几种表现很明显,已有人被查办!
对抗隐形变异监督手段同步升级。 大连市纪委监委建立“负面清单”锁定35种变异表现:例如虚列“工龄工资”发补贴(占违规津补贴的40%)或拆分婚宴分批操办(占大办喜庆问题的12%)。技术手段成为破局关键:云南税务系统通过发票扫描发现某单位将80.9万元公款包装成“员工红包”;广州“四风监督平台”用消费数据碰撞揪出...
纪检规定的7种行为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纪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公务员或党员干部违反廉洁纪律的多种行为,这些行为被统称为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虽然用户问题中提到的“纪检规定的7种行为”可能是一个概括性的说法,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党纪规定,违反廉洁纪律的行为远不止7种,而是涵盖了多个方面和具体情形。以下是对一些典型违反廉洁...
6月1日起,公务员8类‘私下行为’进入监察视野
条例要求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务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包括开展勤政廉政教育,建立日常管理监督制度,对公务员的思想政治、履行职责、作风表现、遵纪守法等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还要求公务员自觉接受监督,按照规定请示报告工作、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三)问责与处分 对于违反条例规定的公务员,将依法给予政务处分或纪律处分...
纪委公布:巡视工作变了!公务员这7类“小动作”,将被实名问责
公务员这7类“小动作”,将被实名问责 中央巡视组去了各省以后,大批官员落马,我们为巡视组的敢于、正义点赞,为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定支持!但是现在仍然还有很多腐败分子存在侥幸心理,所以当你遇到冤屈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大胆举报,切记一定要实名举报! 以下这7种“常见操作”,已经被列入重点监管清单 ,① 自掏腰包垫支,...
公务员8类私生活内容正式被纳入监察,新规正式执行!
“工作之外的时间,爱怎么过是我自己的事。”这句话听起来很合理,但对公务员来说,这种想法正在被彻底打破。2025年6月,修订后的《监察法实施条例》正式上线,有一个重大变化特别引人关注:公务员的“下班生活”不再是监管的盲区了。从非在岗时间的言行,到离职后的活动,都可能纳入监察视野。如果你是体制内人员...
公务员敲响警钟:私下打着幌子的这5类行为,已被纪委锁定清查
这名公务员的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手握公权,专心公务就好,别老想着“接私活”赚外快。 在全面从严治被纪委锁定清查党的大背景下,纪律规矩的篱笆越扎越紧。但仍有少数干部心存侥幸,给违规行为披上“私事”外衣,在公与私的模糊地带游走。 以下五类行为被纪委锁定清查,公职人员千万不可以身试法。 一、违规从事营利活...
公职人员7种犯罪行为
公职人员罪名有哪些 职务违法的七类情形 公务员违反廉洁纪律七种行为 相关案例 高某某某等贪污案 这是一起涉及贪污罪的刑事案件。会议讨论了用公款购买私房的问题,经研究决定,每人交集资款30 000元,并动用某某大厦给付办事处的拆迁补偿费,给包括四被告人在内的9人共购买房屋9套,并要求参与买房人员要保密。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