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对亲兄弟被授少将衔,为何没能成为“美谈”流传?
在1955年大授衔时,有一对亲兄弟都被授予少将衔,这兄弟两人就是哥哥贺晋年和弟弟贺吉祥。一家出了两位开国少将,按理说足以成为美谈流传后世,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贺晋年是副兵团级干部中军衔最低的一个。1910年10月,贺晋年出生在陕西子长县的一个穷苦之家,他比弟弟贺吉祥要大5岁。在贺晋年8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作为长子
1955年谭友林被授少将,8位将军集体向中央反映,罗荣桓:我有错
1955年那年的秋天,新中国搞了个挺大场面的首次授衔仪式,谭友林呢,就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可当这消息传开后,不少人,特别是许国人,都觉得挺纳闷的。要是论起老资格,谭友林14岁那年就参加了革命,16岁就碰上了关乎生死的关头,到了19岁,他已经是个政委了,21岁就开始指挥部队打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有抗...
贺晋年进修期间还在写检讨,杨得志看不过去:没完没了?快别写了
哪怕组织调查发现贺晋年没本质大问题,但相关事件的影响还是必须淡化——于是,军衔评级下来,贺晋年只能领个“暂授”少将,比其它同级的干部低了一大截。按北京城普通老百姓的话讲:“有理也说不清,夹生饭难嚼。”反过来看,还有反方声音当时就很大。有的人认为,军队纪律最重要,哪怕你个人能力再强,只要涉及“...
开国将军中唯一一对亲兄弟,同授少将,哥哥是唯一副兵团少将
开国将军中唯一一对亲兄弟,同授少将,哥哥是唯一副兵团少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历史中,有这样一对同胞兄弟。他们并肩作战,共同走过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最终,在1955年全军授衔仪式上。这对兄弟,一同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了开国将军中独一无二的一对。更为特殊的是,哥哥还是唯一一位副兵团级少将,他的...
打仗亲兄弟:开国将军中的“双子星” - 知乎
1955年,贺晋年、贺吉祥兄弟同时被授予少将军衔,是首批授衔的开国将军中唯一的亲兄弟。但贺晋年是副兵团级少将,贺吉祥是副军级少将,两人的级别相差还是很大的。1955年授衔时,在所有副兵团级的将军中,基本上是一半上将,一半中将,只有贺晋年一个人是少将,而且是唯一一位享受副兵团级待遇的开国少将。 来源:《党史博览》2...
他是最年长开国少将,授衔时已45岁,亲弟弟和儿子也都是少将
1955年大授衔时,有一对少将兄弟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后人称之为“兄弟将星”,他们就是贺晋年和贺吉祥兄弟2人。 实际上,贺吉祥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实至名归,但哥哥贺晋年被授予少将确实是低了些。因为根据当时的授衔标准,贺晋年被定义为副军团级别。他的老战友们大多被授予上将,少数为中将。
开国将帅中的7对兄弟,仅有的一对儿亲兄弟,哥哥军衔被授低了
兄弟二人都是江西兴国人,1955年大授衔时哥哥谢良被授予少将军衔,弟弟谢有法被授予中将军衔。哥哥谢良1930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一直在中央红军任职,曾因阻击敌人有功受到毛主席的嘉奖,1936年在与敌人作战时左腿受了重伤,作战失败后被俘,在国民党狱中失去了左腿。抗战爆发后谢良本来是要被送到苏联安装假肢的,但...
1955年谭友林被授少将,8位将军集体向中央反映,罗荣桓:我有错
1955年9月27日,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在中南海隆重举行。这一天,将领们身披戎装,胸前挂满勋章,见证着他们为新中国流血奋斗的辉煌历程。只是,授衔名单公布后,一位少将的军衔评定却引发了巨大争议。这位少将便是谭友林。与他并肩作战的王震、萧克等8位将军得知这一结果后,联名向中央反映,认为谭友林的战功与资历...
陕北两兄弟,同授开国少将!哥哥贺晋年,派亲弟当敢死队长 - 兵说
【贺晋年、贺吉祥兄弟,1955年同时授予少将军衔】【贺晋年、贺吉祥兄弟出生于陕北窑洞,被称为“窑洞里走出的将军”】贺晋年,1910年出生,1927年到绥德师范学校读书。当时陕北红军创始人谢子长到绥德师范宣传革命,扩充兵源,贺晋年第一个报了名。1932年5月,谢子长领导靖远起义,建立陕甘红军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
上将资历的他,授衔时被内定为大校,毛主席说低了低了,遂成少将
贺吉祥的弟弟同样功勋卓著,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这对兄弟凭借赫赫战功,双双跻身新中国将星行列,共同书写了军旅传奇。贺晋年与王平的人生轨迹,不仅仅是两个个体的故事,更是那个风云变幻年代的生动写照。他们的经历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革命洪流中,每个人的命运都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无法割裂。不少人会...
他们同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开国将军中唯一的同胞兄弟,他们是谁?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贺晋年伤口逐渐痊愈,之后兄弟俩又重新投入战斗中。贺晋年和贺吉祥经历过多场战斗,并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在我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上,他们同时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并且贺晋年获得了多枚勋章,成为首批授衔的唯一一位副兵团级少将。这里虽只讲述了兄弟俩的一两段故事,但不难看出他们的深厚感情,同是军人,同为国家做贡献,哥哥是...
1955年授衔背后:毛泽覃未竟的将军路与毛家兄弟的时代选择
1955年授衔背后:毛泽覃未竟的将军路与毛家兄弟的时代选择 1955年,人民大会堂里热闹非凡。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授衔仪式,一众开国将帅身披勋章、神采奕奕。可在台前荣耀落幕之后,毛主席却独自回到书房。他没有和谁多说一句话,只是盯着窗外发呆。工作人员送文件进来时,发现他眼圈泛红——那一刻,他想起了三弟毛泽覃...
两特殊授衔:兵团副司令少将,副军长中将,原因何在
从资历、职务和搭档比较来看,贺晋年的少将授衔都偏低。再加上陕北红军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授予贺晋年上将也不为过。但最终他仅被授予少将军衔,主要原因是受到了“东北王”的影响。同时,在这次授衔过程中,贺晋年的亲弟弟贺吉祥也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对亲兄弟同时成为开国将军,实在是让人惊叹不已。杨秀山,这位被...
1955年授衔谜案:贺晋年、解方、钟伟为何功高衔低
意外不意外,少将一枚,自己的师长温玉成还是中将。人家都替他不值。钟伟一拍桌子:“老子前线糊树皮,他们后方分细粮!这军衔评得我真是肝疼!”其实说到底,老钟自个儿也明白,有些因果早写在命里。红军时打输了仗,手头被降了级。抗战又擅离队伍,差点误事。这些旧账,评衔的时候翻出来明算账呗。还有一茬青...
1955年,干部子弟比父母官大小,皮定均儿子:我就说你是个和尚
皮定均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在多个重要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关键战役中的表现。他的英勇与智慧,令无数敌军胆寒,战友钦佩。按照当时的军衔评定标准,皮定均被评定为授予少将军衔,似乎也在情理之中。毛泽东主席在得知皮定均的晋升情况后,作出了不同寻常的决策。主席亲自批示:“皮有...
1955年授衔,皮定均被评为少将,毛泽东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1955年,为加强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授衔。当时主要是按照军功、资历、任职等各方面因素来进行军衔的评定。时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的皮定均,按资历和军功在华东地区被评为少将。然而,毛泽东在审阅上报人员名单时,却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那么,毛泽东眼中的“皮...
从这个村的窑洞里,走出共和国唯一一对同胞兄弟,两位开国将军...
建国以后至1954年,贺吉祥任第二兵团四军十一师副师长、代师长、师长,后入朝参战,任50军副军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贺晋年、贺吉祥从这个村子走出来的一对亲兄弟,他们戎马一生,爱憎分明,立场坚定,敢...
1955年授衔风波:彭德怀为何力压陈赓,坚持降低亲侄军衔?
1955年9月的北京,哈军工院长办公室的门被“砰”地推开,陈赓攥着军衔评定表冲了进来,军靴踏地的声响震得窗框嗡嗡响。坐在藤椅上的彭德怀头都没抬,手里的红蓝铅笔在文件上划出一道刺啦声。“老彭!启超的战功够得上尉!”陈赓一巴掌拍在桌上,搪瓷茶杯哐当跳起半寸高。彭德怀缓缓摘下老花镜,两道浓眉拧成...
大授衔时,得知此人的军衔后,彭德怀严肃地说:高了,要降低
这份较真,换到今天职场,怕是要被说不近人情。可彭德怀和陈赓的默契,就像小品里互挖陷阱的喜剧搭档,让人哭笑不得。正当外界以为“关系户”事件到此为止的时候,话锋一转,重大真相浮出水面:彭德怀亲压侄子军衔,是出于铁板钉钉的制度自信。一边是规定年代入伍、参加战斗,按部就班应授上尉军衔;另一边却是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