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被留在苏区的领导人,大部分都是毛主席的人_土地革命...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这些坚守在中央苏区的领导干部,也离不开那些在背后默默奉献的人民群众。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红军才得以顺利转移,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而这段历史,也成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长征的伟大精神,必将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生根发芽。
红军长征时,被留在苏区的领导人,大部分都是毛主席的人_项英_陈毅...
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部队不得不开始踏上漫长的长征之路。然而,当时的中共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项英却认为:“这只是短暂的战略转移,红军主力很快就会回来的。”为了保护中央苏区以及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央领导层决定将部分红军战士和干部留在苏区。而这些留下的干部大多熟悉...
历史解码:参加长征的人员是如何确定的 - 中国军网
他们面对国民党军及地主武装的疯狂“围剿”进行了英勇的斗争,终因敌我力量悬殊队伍被打散,多数人牺牲、被俘。幸存部队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1.6万将士悲壮的留守-新华网
从1934年11月瑞金失守至1935年2月,中央苏区在三个月内几乎全部沦陷,许多村庄被杀绝户,青壮年遭受“断代性”的牺牲。 史料记载,福建长汀县楼子坝村34户人家143人,除一名八旬老妪外出探亲幸免于难外,全村被屠戮殆尽;赣州市烈士10.8万余人,其中约半数为苏区沦陷后被杀害的苏区干部、群众。 “四面是敌人,到处是枪声...
毛泽东险些未能踏上长征之路,留守者生死两茫茫,验我坚贞 - 北晚新...
长征去留间,山高水长,生离死别。“虽死不辞”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启程时,红军要走到哪里?走多远?一切还是未知数。“长征”这个词还没有提出来,中央最初的计划,是向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因而叫“西征”。三个月前,第五次反“围剿”的形势已经日趋艰难。中革军委派出红七军团和红六军团...
百炼成钢|长征开始后 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的瞿秋白英勇就义_共产党员网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开始实施战略转移。10月16日,各部队在于都河以北地区集结完毕。 时任中华苏维埃政府教育委员徐特立,特地赶到30里外的地方,和留守中央苏区的老友瞿秋白道别。患有严重肺病的瞿秋白,要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他特意将自己的马匹和强壮的马夫都换给徐特立。两人分别八个月后,瞿秋白英勇就义...
信仰之魂 九嶷丰碑丨八十九年前 毛泽东随中央红军长征途经宁远
据党史资料记载,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离开江西瑞金开始长征,毛泽东是随中央红军一道长征的。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长征前毛泽东被撤销了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书记职务,被剥夺了党的领导权,后又被撤销了军事领导职务,此时毛泽东已完全被排斥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之外...
红色记忆:南方八省红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新华社北京2006年11月25日电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时,中共中央决定留下红军第24师及地方武装共1.6万余人和部分党政工作人员,在中央苏区及其邻近地区坚持斗争。成立苏区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项英任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领导中央苏区和闽...
丛莽斧钺 验我坚贞【3】--党史频道-人民网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瑞金,被任命为苏维埃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教育部部长。自1931年1月的六届四中全会之后,时隔三年多,瞿秋白再次得到了党组织分配的工作。 被誉为苏区“三大赤色红星”之一的石联星,当时就在瞿秋白的领导下工作。长征即将开始的时候,石联星带了一个20多人的剧团,到三...
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的领导大都是主席的人,他们后来结局怎样?_贺...
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的领导大都是主席的人,他们后来结局怎样?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气氛紧张,高层收到了来自红色卧底莫雄的绝密情报。刚刚结束的庐山牯岭秘密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听从智囊杨永泰的建议,制定了“围剿”红军的“铁桶计划”。 这个计划极其毒辣,如果做实,红军将前途堪忧。在此情况下,中央军委当机立断,决定趁着敌人没有开始部署
红军长征时,被留在苏区的领导,大多数都是毛主席的人_博古_李德_部队
红军长征时,被留在苏区的领导,大多数都是毛主席的人 1934年10月,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 不过,中央红军并不是全部都要走,还是留下了一部分人员,继续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战斗,同样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斗争篇章。
8.6万人锐减至3万人,他们以开阔的胸襟纠正了错误
“我的脑袋没有被坏掉”长征初期的毛泽东,职务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然而,随着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毛泽东早已被排挤出了中央领导层。事实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与一直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的毛泽东格格不入。在1931年的中共六...
1934:红军不怕远征难——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主力开始长征 - 国际...
中央红军参加战略转移的主力部队,总人数8.6万余人。10月17日,中央红军主力出发了。毛泽东感慨万千地说:从现在起,我们就走出中央苏区了。这一天,参加长征的每个人并不知道,人类历史上一次惊心动魄的军事远征就要开始了,踏上征程的每一个红军都将成为前所未有的英雄史诗的主人公。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江西...
中共苏区中央分局 - 百度百科
周恩来从1932年1月下旬开始,正式担任苏区中央局书记,主持苏区中央局工作。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博古、张闻天到达瑞金与苏区中央局成员会合后,组成了新的中共中央局,领导中央苏区各项工作,但仍常用苏区中央局名义行文。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时机构撤销,成立中共苏区中央分局,负责领导中央苏...
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 中国军网
1934年10月11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红军总司令部和总政治部及其直属部队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主力红军组成野战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 从1930年开始,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的正确指挥下,中央苏区先后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第四次反“围剿”期间,中共临时中央迁到...
3份名单的生死抉择!中央苏区女干部的长征去留_共产党员网
由于李坚真当时担任中央妇女部长,又是亲自拟定第三份参加长征女干部名单的人,因此她在几十年后的回忆录中记述的上述三份参加长征名单上的人员,应是准确无误的。 然而,长征开始前后,33人的名单又出现变动。 首先是已列长征名单中的贺怡因为丈夫毛泽覃没能参加长征,她自己也留在了中央苏区。毛泽覃牺牲后,贺怡在...
百炼成钢|长征出发前 毛泽东将两岁的儿子毛毛留在苏区_共产党员网
百炼成钢|陈毅如何度过最惊险的生死考验? 百炼成钢|留守中央苏区的领导人都有谁壮烈牺牲? 百炼成钢|张学良杨虎城为何会与红军结成“三位一体”? 百炼成钢|毛泽东准确预言抗战将是一场持久战 百炼成钢|抗战初期 中国共产党在做什么? 百炼成钢|“速胜”抑或是“亡国”?毛泽东给出了铿锵有力的... 百炼成钢|写...
苏区五老 - 百度百科
在中央苏区,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5人年龄较大,资历较深,德高望重,被誉为苏区“五老”。1934年10月,除何叔衡留在苏区继续战斗外,其他“四老”随中央红军踏上长征的漫漫征程。所以后来的“四老”就是“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四人。何叔衡 何叔衡(1876~1935),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何叔衡牺牲 - 百度百科
何叔衡牺牲是1935年2月24日发生于福建长汀的历史事件,涉及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何叔衡在转移途中的突围战斗。何叔衡为中共一大代表,曾参与创建新民学会,并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监察部部长等职。1934年红军长征后,他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斗争。次年2月,在与邓子恢等人向福建转移途中,于长汀水口镇附近遭敌三面包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