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业到底怎样?
进入香港保险业后,是否真的能一年收入200万? 在香港保险业从业十年的团队长李希向界面新闻表示,优才和高才群体在保险业绩上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一些可以快速上手,几个月实现MDRT(首年保费约150万港币)、COT(首年保费约450万港币),但也有一些一直开不了单,渐渐被行业淘汰。 据李希观察,高才群体中拿A类、B类和C类签证的人在保险业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年薪 200 万背后的行业变局
典型案例:2024 年,河南省高考状元、清华博士刘也行从 VC 行业转型加入香港友邦保险,其团队通过服务内地高净值客户,首年佣金收入超 400 万港元。这类人才通常自带行业资源,A 类签证持有者(年收入 250 万港元以上)因客户圈层匹配度高,更容易实现业绩突破。二、收入真相:佣金结构与市场分化的双重逻辑 香港保险业...
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业到底怎样?
一、郎咸平教授的这番言论无疑给香港保险业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自2023年香港政府推出高才计划并放宽优才计划限额以来,大量内地高学历人群涌入香港,他们中的许多人选择了加入香港保险业。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保险业一直备受瞩目,不仅产品种类丰富,而且监管严格,服务质量高。这些内地高学历...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年薪 200 万的背后是机遇还是陷阱?
数据显示,自 2023 年香港推出 "高才通" 计划以来,已有近 9.2 万内地人才获批来港,其中超 34% 涌入保险业。某头部保险公司团队中,清北毕业生占比高达 45%,硕士以上学历从业者占比同比上涨 18%。更令人瞩目的是,部分顶尖代理人年收入突破 200 万港元,这一数字是内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 5-8 倍。(一)...
清北学霸扎堆香港卖保险?年薪两百万是馅饼还是陷阱?
清北复交的学霸们扔下实验室和PPT,西装革履地给你推销"美金保单";年薪百万的企业高管,转身成了朋友圈里最活跃的"理财顾问"。郎咸平最近跳出来骂这是"骗局",说他们年薪200万全靠收割投保人,可为啥高才们还像飞蛾扑火一样往里冲?今天咱就扒开香港保险业的底裤,看看这到底是精英的逆袭还是韭菜的狂欢。一、高...
年薪200万!清北毕业生扎堆香港卖保险?行业变天了!
当你还以为“卖保险”是中年人的退路时,一群清华、北大高才生,正在悄然涌入香港保险行业,年收入轻松突破200万元,把这条传统赛道卷出了新高度。香港,一直是亚洲金融与保险重镇。近年来,受疫情后经济调整、内地客户财富配置需求激增等多重因素影响,香港保险业“复苏+爆发”双驱动,一跃成为高学历人才的新风口。...
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 来自界面新闻 - 微博
【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业到底怎样?】“我告诉你,10个香港的高才,有9个在卖保险。连清华北大的学霸们开始做保险经纪人,为什么?太有利可图了!”日前,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前讲座教授郎咸平在社交媒体上公然“炮轰”香港保险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并直指香港保险“七大坑”,引发争议。郎咸平在视频...
评论 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业到底怎样?
香港保险监管严格,产品需明确披露现金价值。社会影响这一现象折射出金融业收入结构失衡、高端人才就业观念转变(从稳定转向高回报),也引发对教育资源与职业价值匹配的讨论。综上,香港保险业为清北高才生提供了高回报机会,但需面对激烈竞争与政策调整风险。理性看待"200万年薪"的个案性,行业整体仍遵循"二八定律"。
一年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的香港保险业到底怎样? 高才计划推动...
高才计划推动下的新趋势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系前讲座教授郎咸平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批评香港保险业,称其为“精心设计的骗局”,并指出香港保险存在“七大坑”。他提到,有保险销售人员年薪高达200万,这些收入主要来自投保人。他认为保险销售第一年的佣金即为首年所有保费,因此利润丰厚。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年入200万是机遇还是陷阱?
“10个香港高才,9个在卖保险!”近日,香港保险业因清北等名校高材生的涌入成为舆论焦点。有消息称,部分从业者年薪可达200万港元,这一数字背后,是香港保险业对高端人才的激烈争夺,还是行业泡沫的隐现?自2023年香港推出“高才通计划”以来,已有超11.6万份申请,近9.2万宗获批,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顶尖学府...
清北高才生为何扎堆香港保险业?年薪200万背后的财富密码
年入200万的生存法则:创业思维碾压打工人逻辑 在香港保险业金字塔顶端,收入断层现象极为明显。普通代理人月薪4万港元是常态,但掌握高净值渠道的精英早已突破七位数年薪。关键差异在于思维转换:将保单销售视为微型创业,而非简单职场晋升。清北群体对此具有先天优势——他们擅长将学术研究的系统方法论移植到客户开发中,比如用大数据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据说有人年薪200万
大家好,我是小咸鱼!最近听说香港保险业成了“学霸收割机”,连清华北大的高才生都扎堆往那儿跑,这行业到底有什么魔力?,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心动不已。不过,小咸鱼我更好奇的是,这高收入背后,是不是也藏着不少坑?毕竟,保险这行,口碑一直两极分化,有人爱得深沉,有人恨得牙痒痒。先说说这人才涌入的背景...
清北学霸扎堆香港卖保险:年薪200万背后,是骗局还是暴利?
“有人年薪200万,钱从哪来?从投保人身上收割!”经济学家郎咸平近日在社交媒体上炮轰香港保险业,直指其“七大坑”,引发全网热议。矛头直指近年涌入香港保险业的清北高材生——这群顶尖学府的精英,为何纷纷转身投入保险销售?他们真的靠“收割”投保人赚得盆满钵满?一场关于高学历与保险行业的争议,揭开了跨境...
收入200万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香港保险业魅力何在?
然而,就在大众被这一重磅言论惊得目瞪口呆之时,另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悄然在这个行业上演 —— 内地清北等顶尖学府的高才生们,如同发现宝藏的探险家,纷纷涌入香港保险业,甚至有消息传出,有人在此行业年薪高达 200 万。一边是权威人士的严厉指责,一边是精英人才的踊跃加入,这一冷一热、截然不同的场景,...
清北学霸扎堆香港卖保险:年薪200万是真红利还是营销噱头?
“清华北大毕业卖保险,一年狂赚200万!”这条消息在社交平台掀起轩然大波。一边是郎咸平痛批香港保险“收割投保人”,另一边是清北高材生涌入保险业的“财富神话”。这场争议背后,折射出高学历人才跨境择业的深层矛盾,也撕开了香港保险业的真实面纱。高才计划催生“保险新贵”:数据背后的两极分化 自2023年香港推出高...
收入200万,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2025年行业热点新趋势
2025年盛夏,一则“清北毕业生涌入香港保险业,年薪突破200万港币”的消息刷屏社交网络。 这并非偶然——随着香港“高才通”计划持续放宽,内地顶尖学府精英正批量南下,投身亚洲最大保险市场的掘金潮。 与此同时,2025年政策巨变接踵而至:内地取消港澳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的资产门槛,深圳前海力推跨境金融合作;香港却...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一年收入两百万?这个行业前景究竟怎样
1: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一年收入达到两百万?这个行业前景究竟如何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的知名教授郎咸平在社交平台上表示:“10个香港的高才生,有九个是在卖保险。就连著名清华北大的学霸门都开始做保险经纪人,就是两个字,为了利益。”然而其话锋一转,又说所谓的香港保险其实是精心设计的骗局。曾经有人年收入...
清北高才涌入香港保险业,年入200万真的那么容易吗?
这些客户往往需要更专业的服务,而清北毕业生的教育背景和综合素质恰好能满足这一需求。一位从业三年的北大毕业生透露:"我们的客户大多是企业家或高管,他们更愿意与同等教育水平的人打交道。"年入200万背后的残酷真相 虽然媒体热衷于报道保险业"造富神话",但高收入绝非唾手可得。香港保险业实行严格的"优胜劣汰"...
清北高才奔赴香港卖保险,真能年入200万?
高才计划大揭秘 要弄清楚清北高才为何涌入香港保险业,得先从香港的高才计划说起。香港高才,全称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就像是一块强力的磁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奔赴香港,探索无限机遇。香港入境处把申请者细致地分为三类:A 类申请针对的是在紧接申请前一年,全年收入达港币 250 万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币...